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是一個以促進綠色環境文化發展、推動綠色環境文化普及、進而從根本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農村生態環境為目標,集“研究與倡導、培訓與建設、環保與發展”於一體的非政府組織。

簡介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是一個以促進綠色環境文化發展、推動綠色環境文化普及、進而從根本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農村生態環境為目標,集“研究與倡導、培訓與建設、環保與發展”於一體的非政府組織。
中心始終堅持以綠色環境文化的發展與普及為重點,以綠色的公民意識教育為切入點,運用參與式的組織手法,積極開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綠色環境文化的研究、培訓及發展項目。目前中心下設專家顧問組、項目部、管理部、財務部等。

宗旨

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新農村建設的研究、諮詢、培訓、交流,倡導綠色、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斷發展形成先進的環境文化,並向社會普及推廣,進而從根本上保護和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生物圈,促進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標

關注農業生產,發展和推廣綠色農業技術與文化,有效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同時促進農村社區實現綜合、可持續發展;
發展綠色、健康的人類生活方式,並將其納入公民教育範疇普及推廣,促進能源、水、土地、植被等資源的節約和永續利用;
關注生態環境建設,開拓創新,積極開展森林與植被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建設示範項目,推動改善人類生存環境;
關注各類污染現象,調動社會資源,解決具體問題,推動政策改善,為防止大氣、水土資源等污染做出貢獻;
積極宣傳、推廣農村綠色產品,倡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提高人類健康水平,同時促使綠色生產者、消費者都能從綠色生產和消費中受益,良性循環,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創造根本條件。

機構介紹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是一個以促進綠色環境文化發展、推動綠色環境文化普及、進而從根本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農村生態環境為目標,集“研究與倡導、培訓與建設、環保與發展”於一體的非政府組織。中心始終堅持以綠色環境文化的發展與普及為重點,以綠色的公民意識教育為切入點,運用參與式的組織手法,積極開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綠色環境文化的研究、培訓及發展項目。目前中心下設專家顧問組、項目部、管理部、財務部等。

使命

促進綠色環境文化發展,推動綠色環境文化普及,進而從根本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農村生態環境。

理念

用文化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應以農村為重點。

優勢

擁有一支專業的員工團隊,專業領域涉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綠色農業技術以及公民社會教育等方面,可為中心開展有關環境保護項目與活動提供人才保證。
擁有一個穩定的、高水平的專家支持網路,可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以及環境文化倡導項目與活動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撐。
擁有廣泛的環保協作網路,覆蓋環保、林業、農業、社會學等領域的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以及科研院所,可滿足中心開展相關工作的多方面需求。特別地,與基層的有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在基層、農村開展環境保護與文化倡導工作奠定了基礎。

組織工作介紹

目前正在著手開展的項目包括灌溉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農村綠色農業施肥技術培訓項目等。

灌溉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項目:灌溉農業為解決中國的糧食供應發揮了關鍵性的保障作用,在中國農業、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灌溉農業發展中也出現了許多的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河流斷流、面源污染、土壤鹽鹼化等,已成為當前中國影響面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且缺乏社會的關注。本項目旨在以當前有關灌溉與生態環境關係的相關研究為基礎,就灌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開展系統的調查、分析、研究,全面掌握灌溉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和建議,為建立灌溉農業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機制和推行綠色灌溉農業生產奠定基礎;同時,通過調查與研討,形成具有中國農村特色的、與公民意識相結合的農村綠色環境文化,喚起社會對灌溉農業生產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為進一步利用環境文化的推廣、倡導來保護生態環境奠定基礎,全面推動農業生產、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推廣綠色施肥干預面源污染項目:肥料特別是化學肥料對糧食增產具有重大的貢獻率。多年來,相關科研單位、技術部門針對施肥的研究不少,但對廣大農民的宣傳、培訓嚴重滯後,以致在絕大多數的農村,絕大多數的農民在施肥中存在盲目性,過量施肥現象相當普遍。過量施肥一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大範圍的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不僅嚴重威脅著農村生態環境,並能通過水體污染殃及整個流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農民農業生產的成本支出。本項目旨在以黃河流域面源污染嚴重的西北貧困地區農村為起點,與當地有關農業技術部門合作,開發、編寫適合當地主要農作物特點,涵蓋公民意識、社會性別意識等內容,且適合農民閱讀的《綠色施肥手冊》,並選擇有代表性的農村進行示範培訓;同時通過在當地開展《綠色施肥手冊》的散發和各類宣傳活動,使更多的農民掌握綠色施肥。以激發農民的自信,增強其環境責任,提高施肥技術水平,同時減輕農民的農業成本,進而干預面源污染,促進農村社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志願者和會員的作用

中心項目部主任:於述民先生,東北林業大學本科畢業,高級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專家,主要負責中心項目的策劃、組織協調以及執行等工作。
中心財務部主任:郭麗筠女士,專業會計師,負責中心的財務管理。
中心的專家顧問組:目前由彭祚登、王志輝等6人組成,分別來自國內大專院校和NGO組織,為中心的主要志願者,對中心項目和活動的策劃、申請、實施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支持以及監督作用。

未來計畫和戰略

第一階段:計畫用3-4年時間,以農村為重點,以中國傳統的優秀環境文化為基礎,吸收國際上先進的環境、社會、文化等理念,發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生產技術與環境文化,並進行示範推廣,為推動用文化保護環境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計畫用5-6年時間,在繼續探索、豐富綠色環境文化內涵並示範推廣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廣農村綠色產品以及綠色經濟合作組織,實現綠色環境文化應有的經濟附加值,把綠色與健康和經濟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推動綠色文化與綠色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三階段:廣泛宣傳、倡導、推廣綠色環境文化以及綠色經濟模式,全面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綠色經濟的發展,為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以及保護人類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NGO組織之環境保護協會一

NGO,是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它是指是一個不屬於政府、不由國家建立的 組織。雖然從定義上包含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但該名詞一般僅限於非商業化、合法的、與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的倡導群體。

廈門綠拾字環保服務社
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
綠石環境行動網路
保護國際基金會
北京綠之光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新鄉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遼寧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
昆明環保科普協會
橄欖綠環境文化傳播中心
淮河衛士民間環保組織
雲南省大眾流域管理研究和推廣中心
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
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
太平洋環境組織
重慶市萬州社區文化促進會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
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
綠眼睛環境組織
濟南走進自然環保志願者協會
屏南綠色之家
江蘇綠色之友
江西山江湖可持續發展促會
盤錦市黑嘴鷗保護協會
大同市環保志願者協會
霍山環境扶貧發展中心
青藏高原環長江源生態經濟促進會
甘肅綠色志願者之家

“綠色駱駝”志願者組織
綠色學生組織網
長江黃河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
長江環境組織
浙江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綠色環保志願者分會
大海環保公社
華中農業大學綠色協會
LEAD國際環境與發展學院
曾經草原網站
中美民間清潔能源合作組織“聚思”
甘孜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文化協會
大足縣生態農業種植合作協會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
內蒙古楚日雅牧區生態研究中心
重慶市萬州綠色三峽志願者協會
“綠色鄂溫克”草原牧民環境保護協會
衡水市地球女兒環保志願者協會
石油與環境網路
國仁綠色聯盟
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
連氏援助組織
昆明思得瑞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河北省燃氣協會
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
綠色和諧使者愛心驛站
治多縣野氂牛隊環境生態促進會
襄樊市環境保護協會

蕪湖生態中心
福特汽車環保獎
通榆科爾沁沙地治理區
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茂縣九頂山野生動植物之友協會
信陽市生態環境協會
青島市青年環境保護促進會
湖南省綠色瀟湘環境發展中心
全球環境研究所
拯救民勤協會
綠色大學生論壇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
樂清市綠色志願者協會
四川省阿壩州茂縣社區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環境友好公益協會
武漢綠色江城環境文化發展中心
海南省自然保護髮展研究會
渾善達克沙地治理協會
綠色家園環境保護中心
內蒙古草原環境保護促進會
海南生態環境教育助學中心
河北節能協會
上海綠洲野生動物保護交流中心
河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風景園林學會

河北承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石家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貴州田野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
赤峰沙漠綠色工程研究所
內蒙古草原生態經濟文化研究中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山莊
河北省廊坊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河北省農村能源協會
河北省生態經濟學會
吉林通榆科爾沁沙地(萬平)治理區
世界青年水行動組織
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
國際計畫中國國家辦公室
內蒙古土默川環保志願者工作室
河北省水利學會
貴州綠色家園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
綠色營·廣州自然分享會
左權縣環境保護工作協會
河南省長垣縣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
濟南殘友之聲志願者協會
河北省災害防禦協會
中國香根草網路
岳陽市濕地環保促進會
湖南科技大學綠色家園環保協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態與經濟協會
河北省能源研究會
古塘可持續生活實踐與教育助學中心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博雅文化協會
中國青年水論壇
河北省林學會
河北邯鄲市環境保護產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