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麻河鄉

曲麻河鄉

曲麻河鄉以境內著名的曲麻河(長江北源最大支流楚瑪爾的別稱)而得名,“曲麻河”藏語意為“紅水河”。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建政於1963年10月,以境內著名的曲麻河長江北源最大支流楚瑪爾的別稱)而得名,“曲麻河”藏語意為“紅水河”。地處青藏高原腹地,位於青海省的西南部,玉樹州的西北部,是純農業藏族鄉。下轄昂拉、多秀、勒池、措池四個村十二個牧業社,均為省級絕對貧困村共1009戶,4636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9.5%以上。貧困戶占60%,2781人。

地理環境

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地處青南高原,地理位置:東經92º26’40”——94º59’00 ”,北緯34º02’58”——35º00’40 ”。東以曲麻河為界與同縣葉格鄉萊央村毗鄰,南及西南以通天河為界與治多縣扎河、索加兩鄉隔江相望,西接可可西里以青藏公路109國道為界,北連格爾木崑崙山山脊相界。整體地形東西長、南北窄,地勢東低西高,呈斜狀分布,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境內高山河谷,灘地相間,屬山原地貌。主要山脈有貢恰嘎義桑托、貢恰巴拉達澤、巴顏扎色嘎那、巴顏夏鄂巴巴顏色索和雜日嘎那等,灘地以勒池灘、勒瑪灘為典型代表。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岩石裸露,終年積雪,發育著現代和吉代冰川。鄉政府駐地平地海拔4316米,地理座標為東經94º30’,北緯34º30’。同時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曲麻河鄉在青藏交通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實現。青藏公路109國道線和青藏鐵路橫貫鄉域西北邊陲,“曲——不”(曲麻萊至不凍泉)公路貫穿鄉區,境內里程約320公里。

氣候條件

曲麻河鄉曲麻河鄉

曲麻河鄉牌世界第三級——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具有高寒缺氧、少雨多風(沙)的氣候特徵。其中空氣缺氧量高達40%,七、八級大風年累計日數可達100天以上,年均氣溫——2.9℃左右。全年無明顯四季差別,僅以月均溫在0℃上下為標準粗略分為冷、暖兩季,其中冷季長達7-8個月,最低氣溫可達-42℃;暖季(5-9月份)相對短促(其中五道梁地區僅6-9月份共4個月),全年最高氣溫為26℃。無絕對無霜期,牧草生長期和青草期短(分別為4-5個月和3-4個月)。大氣降水主要來自印度洋上空的西南暖濕氣流,降水時空分布同氣候變化和地區海拔高度基本一致,整體降水量小且高度集中於暖季,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形成高溫、乾旱的氣候特徵,從一定程度上導致草場大面積退化。冷季空氣嚴寒乾燥,降雪頻繁,且多風沙,易成災。以上氣候條件決定了全鄉屬自然災害易發區和多發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乾旱、冬春雪災、霜凍冰雹、寒潮等,尤其“五年一大災,三年一中災,年年有小災”,已成為當地對雪災規律,另外近年來的春旱和沙塵暴災害也逐年加重。

生態環境

曲麻河鄉地處藏北高原,當地生態環境極度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土壤相對貧瘠,土地資源自然生產力較低。同時,受制於自然、歷史、社會、經濟等諸多條件,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仍處於低投入低生產的低級水平。由於人為和自然原因,目前全鄉區高山草甸上——高山草原土——高山寒漠土的退化現象已相當嚴重。據粗略統計,僅95年以來全鄉約有40%的高山草甸土已退化為高山草原土,約有20%的高山草原土已退化為高山寒漠土。據估算,目前全鄉沙漠化土地面積已超過40%,其中約有10%的土地變為裸露沙礫地,超過30%的土地變為半裸和半固定沙地。隨之而來的是可利用草地面積逐年縮小,草場質量不斷下降,草地畜牧業面臨重重困難和嚴峻挑戰。

動植物資源

境內現存的野生動物(含獸、鳥、魚類)有近百種之多,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就有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白唇鹿、麝、雪豹、棕熊、盤羊(俗稱大頭彎羊)、岩羊(俗稱石羊)、紅狐、猞猁、藏原羚(俗稱黃羊)、旱獺(俗稱哈拉)和黑頸鶴、金雕、藏雪雞、胡禿鷲大天鵝斑頭雁、灰雁等二十餘種。而其中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岩羊和黑頸鶴、藏雪雞胡禿鷲、斑頭雁等成群結隊,數量頗多;且白唇鹿、藏羚羊、黑頸鶴均屬世界珍稀動物,受國家一級保護。當地名貴動物藥材主要有野氂牛心臟、牛黃、麝香、熊膽、豹骨、狼舌、藏羚羊角、鹿胎、鹿角、鹿茸等,另外鹿腎、鹿鞭、鹿筋和藏原羚角、雪雞等均可入藥,亦屬珍貴。一般性經濟型動物主要有野兔、岩雞(俗稱野鴿子)、沙半雞、野鴨以及魚類等。境內大小河流和湖泊盛產淡水魚類,尤以鹵蟲和厚唇重唇魚、花斑裸鯉魚為特色水產。

境內野生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數百種為青藏高原所特有。野生植物藥材有數十種,比較名貴的主要有雪山大黃、喜冷紅景天、水母狀雪蓮花、卵瓣雪靈芝、青藏金蓮花、川北沙參多裂獨活麻花艽、獨一味的麻黃黃芪(又有斜莖、脹萼多枝糙葉黃芪等數種)、龍膽(又有高山、華麗、管花、大花龍膽等多種)等近二十種。可供食用的植物當首推蕨麻、因其富含糖類、蛋白質以及少量脂肪和多種維生素與鈣、磷、鐵等無機鹽而營養豐富,被當地牧民稱為“人參果”。此外,每年雨季盛產的蘑菇藏海帶沙蔥均不失為餐桌美味。另有西藏沙棘果(藏語稱之為“達日”),成熟季節色澤金黃,玲瓏剔透,富含維生素,享有“維生素之王”的美譽。加糖食用酸甜可口,解暑生津,調胃和脾,集美食與藥療為一體,又可制醬、汁,宜冷藏,具有一定的市場開發前景。還有一種野蔥花,加鹽搗碎後晾乾後即成為調味佳品,藏語稱之為“檫糌”,是當地牧民手抓肉的最常見佐料。

旅遊資源

曲麻河鄉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高原風光旅遊,科學考察,江源探險,野生動物觀賞、攝影以及登山等旅遊和體育活動的理想之地。當地旅遊資源主要是獨特的自然景觀,同時當地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也吸引著大量異地遊客。全鄉主要有“十大”旅遊景點:虎踞龍盤的崑崙山,千年不化的崑崙冰川,令人神往的雜日嘎那野生動物區,盛名遠播的唐蕃古道主線驛站——長江七渡門,引人入勝的昂拉古岩壁畫,雄奇壯觀的巴顏夏鄂巴神山,神秘莫測的宗扎天然石洞,百鳥雲集的措那冬湖,以及別具一格的昂拉、措池兩大紅教寺院建築群。另外,縣人民政府和縣旅遊局所我鄉崗日萊竣列入生態旅遊示範基地確定地域範圍為:東至雅拉達澤(黃河源),西接青藏線,南到長江北源楚瑪爾河畔,北連崑崙山脊,總面積約3200平方公里。該地帶以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場為主,與草原化草場、草甸草場交錯分布,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大部分屬三江源生態保護核心區,基本涵蓋長江、黃河源主要的名山大川和野生動物分布區。現存96種脊椎動物和210多種高等植物,生物多樣性和原始自然風貌保存相對完整,自然景觀獨特亮麗,具有很好的科考、旅遊開發前景。並初步拿出了“一線兩台四點五景區”項目規劃方案,其中基礎建設需求主要包括玉珠峰至雅拉達澤總長229.1公里的旅遊公路、2座觀望塔、4處野生動物觀賞點“牧家樂”以及達嘎博旅行社、野生動植物展覽館、生態旅遊示範區入口大門、登山接待站、民族風情園等。

民間自發保護動物組織

曲麻河鄉地域遼闊,具有獨特的高原生物區和植被類型,並以其所處的重要生態地位和境內多種瀕危珍稀著稱於

曲麻河鄉曲麻河鄉黑頸鶴

世,一度享有“三江源野生動物王國”的美譽,尤其措池村屬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護核心區,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是長江北源水系的發祥地,繁衍生息著野氂牛藏羚羊岩羊白唇鹿雪豹野驢黑頸鶴棕熊、盤羊等二十多種國家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境內名山綿延橫亘,大川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煤、鹽、、金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繁息地,措池村牧委會和民眾自發地於2000年5月份組織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隊,保護隊共有13人。2003年1月份保護隊更名為野氂牛守望者保護協會,會員36名。

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那些鄉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