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古鎮

結古鎮

結古鎮是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氂牛之地、歌舞之鄉之地的玉樹州州政府所在地。藏語意為“貨物集散的地方”,結古鎮附近的草甸草場面積廣大,“玉樹草原”一直以獨特的風情名聞於外。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結古鎮結古鎮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轄鎮,州、縣府駐地,是唐蕃古道上的交通、軍事、貿易重鎮,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便是青海西寧,四川康定,西藏拉薩三地之間的貿易重鎮。位於縣境東部。

人口2.3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9%。面積807.7平方公里。轄鎮東、鎮南、鎮北3居委會和團結、紅衛、解放、民主、先鋒、躍進、勝利、東風、前進、甘達、果青11個牧委會。

產業以商貿、服務業為主。農牧結合,以牧為主,牧養氂牛、綿羊、馬等,種植青稞、油菜等。
境內有貝納溝文城公主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在信教民眾中負有盛譽的新寨瑪尼石堆,每年7月25日的州慶活動在這裡舉行,省州縣及國外遊客來此經商、觀光。

歷史革沿

結古鎮廣場結古鎮廣場

1951年建區級結古市,1952年設第一肖格(區),1956年設結古鎮,1958年設紅旗公社,1963年改設結古鄉,1965年恢復結古鎮,1972年改結古公社,1984年復設結古鎮。

地處青南高原扎曲(河)谷地,扎曲(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境中匯入通天河長江)。

結古鎮是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氂牛之地、歌舞之鄉之地的玉樹州州政府所在地。藏語意為“貨物集散的地方”,歷史上,川西雅州每年要發出9萬馱茶葉至結古,然後由結古發5萬馱至西藏拉薩,4萬馱在青海省南部各蒙藏族聚居地區銷售,所以這裡古來就是青、川、藏三地的重要貿易集散地和交通樞紐。
玉樹全縣的海拔非常高,在4500米左右。其中附近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00多座。還有許多的淡水湖泊和河流遍布全境。

民俗風情

結古鎮結古鎮結古寺

結古鎮附近的草甸草場面積廣大,“玉樹草原”一直以獨特的風情名聞於外。結古鎮時值賽馬會舉辦的時候,整個就會沉浸在鋪天蓋地的歡騰之中,歌聲時聚時散,有的婉轉,有的激昂,五色彩袖舞著美麗的“伊”……在結古鎮這樣天高雲低的地方,有著絕對不同於別處“花兒會”的特別的味道。這是青海規模最大的藏民族盛會,舉辦時間是每年7月25日--8月1日。
結古鎮是一片天然美麗富饒的草原,而更使人難以忘懷的是玉樹摹上雄壯有力、粗獷豪放的歌舞盛況,人稱玉樹草原是"歌舞的海洋"、 "歌舞的家鄉"。 青海廣大藏區被稱為"安多"地區,而玉樹地區長期同川西區,西藏昌都地區聯繫密切,稱為"康"區,連同這一帶的藏胞,統稱"康巴"地區。
結古鎮地區歌舞的興起,年代十分久遠。結古寺一世喜那活佛有著非凡的藝術天賦,他獨創的一百多種"多頂求卓",奠定了玉樹成為歌舞之鄉的基礎。加上玉樹毗鄰藏、川、滇的地域優勢,不斷吸收這些地區藏族歌舞的優秀成果來豐富自己的文化藝術創作,日積月累,歌舞為成為玉樹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要。"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便會跳舞"。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間歌舞中獨樹一幟,別具風采,有著極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因此,傳統的玉樹康巴文化藝術節不僅吸引著來自青、藏、川、滇、甘等省(區)的藏族民眾和國內遊客,還有美、英、法、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和遊客不遠萬里慕名而來,還有眾多中外記者前來報導藝術節盛況。
每年7、8月份,玉樹草原牧草茂盛,一片碧綠,到處盛開著一束束、一簇簇奼紫嫣紅、燦若雲霞般和各種野花,宛如一幅盡善盡美的大型歌舞表演、騫馬和物資交流為主要內容的康巴藝術節拉開了帷幕。屆時,會場周圍幾公里搭滿了各種各樣五彩繽紛的帳篷,遠遠望去 ,如同一座獨具風情的帳篷城。

古蹟景點

文成公主廟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

《玉樹州志》記載:文成公主廟別名“沙加公主廟”,位於玉樹縣結古鎮東南25公里的貝納溝。這是一條大峽谷,兩邊的山脈不見邊際,矗立在青藏高原的藍天下,山上松桕如畫、山下小河如詩。藏式建築的文成公主廟緊貼百丈懸崖,風景幽靜,金光閃閃的屋頂光芒四射。

廟四周所有的懸崖和面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著數不清的藏經。該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細刻,形象生動。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築特點的古式建築。 1300多年來,這裡的香火一年四季從不間斷,酥油燈晝夜常明,前來朝拜的藏漢民眾也絡繹不絕,親如一家。
據史料記載,唐太宗宗室女文成公主,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與吐蕃松贊乾布聯姻。文成公主一行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翻日月山,長途跋涉到達拉薩。據傳,玉樹縣的貝納溝是文成公主進藏途中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這裡的藏族首領和民眾曾為她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動,決定多住些日子,並教給當地民眾耕作、紡織技術。
文成公主離開這裡進入拉薩後,這裡的藏民便依據公主的畫像,在石壁上造像,以示懷念,遂又建廟。此廟已經成為藏漢團結的象徵。從此桕溝便成了玉樹地區的一大聖地,成為信徒們頂禮膜拜的佛堂,香火繚繞,經久不衰,當地藏族民眾把這裡視為玉樹高原上的“洞天福地”。

地方特產

藏家銀器藏家銀器
銀器可分為四類,生活用品、首飾、服裝飾品和宗教用具等。生活用品有銀碗、銀勺、銀筷、酒具、銀壺、銀盤等30餘種;首飾有銀耳墜、耳環、發卡、銀項鍊、戒指、手鐲、發箍等40餘種;服裝飾品有銀飾刀具、銀盾、奶鉤、帶環、腰盤、腰牌、針線盒等大20餘類;宗教用品有酥油燈、淨水壺、平安頂、銀塔、銀帽、護身佛龕、鎖吶、喇叭等40餘種。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又叫蟲草,是一種名貴神奇的藥材,前人對蟲草曾有“一物競兼動植”兩性的記載。它真實地麥角菌科植物,的謂出,是一種名叫草蝙蝠蛾的幼蟲。所謂草是寄生在蟲子頭頂上的一株菌類植物的菌體。也可以說冬蟲是受真菌感染而死的蟲體。夏草是寄生在蟲子頭上的真菌座,蟲草生長在38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營養藥用價值物高。
蟲草在青海地區主要產地,玉樹、果洛、黃南、海南、海北州均有土產,由於玉樹地區蟲草體大粗壯,質量優並而著稱。

地震震中區

結古鎮是2010年04月14日07時49分許,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7.1級地震的震中區。

第一次地震

發震時刻:2010-04-14 05:39:57
震級(M):4.7
緯度(33.1°), 經度(96.6°)
深度(千米):6
參考位置: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

第二次地震

發震時刻:2010-04-14 07:49:40
震級(M):7.1
緯度(°) :3 3.1
經度(°) 96.7
深度(千米):33
參考位置: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
引第三次地震
發震時刻:2010-04-14 09:25:17.8
震級(M):6.3
緯度(°) :33.2
經度(°) 96.6
深度(千米):30

4·14玉樹地震地點

參考位置: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
地震類型:青海本次地震屬於強烈的淺源性地震

餘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介紹,截止2010年4月14日下午14時,青海玉樹縣7.1級地震已經發生18次餘震,未來震區餘震活動頻繁。
截至15日23時,地震監測部門一共記錄到的餘震總數為890個。其中,3.0級以上餘震9個,6.0-6.9級地震1個,4.0-4.9級地震3個,3.0-3.9級地震5個。

文化保護

結古鎮是玉樹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玉樹地區各種傳統文化集中的重鎮,是這次震災的中心,玉樹傳統文化在這次重大災害中遭受了嚴重破壞。其中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新寨瑪尼佛塔全部受損,世界最大的瑪尼石堆40%完全倒塌,60%瀕臨倒塌,瑪尼石牆體整體坍塌,部分石刻斷裂;貝大日如來佛石窟寺勒巴溝摩崖石刻山體岩石松動,大經堂出現裂縫;禪古寺建築90%倒塌,結古寺建築90%成危房,其他文物也有不同程度損毀。保存千年以上的“藏族百科全書”《東倉大藏經》被埋在廢墟中,幸虧被當地政府全力搶救,完璧搬至珍藏館保存。剛剛在北京參加表演玉樹土風舞並獲得極高聲譽的4名代表性傳承人不幸遇難,其他一些傳承人在強震中的遭遇還不清楚。很多傳統文化項目受損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核查。
中央和各級政府十分關注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文化部及時撥款300萬元用於文化搶險救災,並表示在制定2010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央轉移地方專項經費分配方案時,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對玉樹災區予以大力傾斜,支持災後文化重建工作。青海省文化廳在震後下發了《關於做好玉樹震區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對救災中的文化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接著從文化設施重建,文物搶救、保護、維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渡期的保護和設施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災後重建計畫。這些措施對災區傳統文化的保護已經或正將發揮作用。

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那些鄉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