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子[漢語詞語]

繩子[漢語詞語]

繩子的出現最早可以上溯到數萬年前。在人類開始有最簡單的工具的時候,他們便會用草或細小的樹枝絞合搓捻成繩子了。人們用它捆野獸、縛牢茅草屋、做腰帶系住草裙……再後,出現了“結繩記事”,用繩子結出大小的疙瘩記錄事件。那是文字誕生前,人們的記事方法。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繩子[漢語詞語] 繩子[漢語詞語]

指由兩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纖維或金屬絲絞合而成的條狀物。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當下不由分說,叫兩個夯漢把牛浦衣裳剝盡了,帽子鞋襪都不留,拿繩子捆起了,臭打一頓。”

基本概念

繩子圖片 繩子圖片

“繩”字的絞絲偏旁,說明了它是由草、麻或絲、絞合編成的。在古書中,它除了解作名詞的繩索之外,還常以其功用引申出“約束、捆綁、限制”等意思,作動詞用。 《爾雅》中有“繩之謂之束之”句,此處的“繩”字即捆綁之意了。現代中文中,“繩”字作動詞用的已經極其少見,“繩之以法”或“以法繩之”是尚存常見的一個。

隨著人們對生活的完美追求和工業的快速發展,繩子由之前的幾股扭織變成兩股,三股、8股、16股、24股、32股、48股編織而成,使得繩子表面紋路越來越細緻美觀,可由一色或多色有規律的編織在一起,顏色更可觀,材料可用,麻、棕、丙綸絲、滌綸絲、棉紗、尼龍絲8等纖維或金屬編織,生活到處可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