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荷爾蒙

雄性荷爾蒙

雄性荷爾蒙也就是雄性激素,也稱“男性激素”。促進男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徵出現,並維持正常性慾及生殖功能的激素。以睪丸分泌的睪丸酮(睪酮)為主,屬類固醇激素。雄性荷爾蒙(male sex hormone)但國人習慣稱為“雄性激素”,對人類而言又稱之為“男性激素”,雄性激素主要的成分是睪丸分泌的睪丸酮(睪酮),占了95%,腎上腺也分泌少量的雄性激素,占了5%。

基本信息

簡介

雄性荷爾蒙也就是雄性激素(xiongxingjisu)也稱“男性激素”。促進男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徵出現,並維持正常性慾及生殖功能的激素。以睪丸分泌的睪丸酮(睪酮)為主,屬類固醇激素。成年男子睪丸每天約分泌4~9毫克睪酮(女性卵巢也分泌少量睪酮)。睪酮在肝中滅活,滅活後的衍生物經尿排出。

生理作用

對男性胎兒的影響

雄性荷爾蒙雄性荷爾蒙
雄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在胎兒時期就有了,雄性激素中的睪酮能夠促進性腺結構的分化,男性的內生殖器和外生殖器都是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相反,如果胎兒身體內缺乏睪酮或者睪酮數量不足,胎兒的性器官就會出現畸形或發育不全,例如隱睪症等。

影響性生理的發育

性生理的發育包括第一性徵的發育(如性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第二性徵(如身體外形的發育)。雄性激素在促進第一性徵的發育的作用有促進睪丸變大、陰莖變粗等;第二性徵的作用有促進體毛的出現、變聲喉結突出等。如果沒有雄性激素或者雄性激素分泌過少,那么性器官的發育和第二性徵的出現就會延遲,甚至身體出現異常。

提供精子生存的合適環境

精子生存的條件比較苛刻,如需要較高濃度的體液,一般的體液很難滿足這種條件。但是雄性激素中的睪酮的濃度比一般體液高很多倍,因此給精子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

維持正常的性功能

雄性激素通過對性神經中樞的影響和對生殖器官的刺激作用,激發人的性慾,提高性的興奮。如果雄性激素沒有或過少,人的性慾就會降低,並容易導致陽痿等性功能障礙。 睪酮缺乏會導致中老年男性的整體健康水平下降,包括性慾降低、情緒低落、疲勞及勃起功能障礙。研究表明,男性睪酮素水平越低,發生代謝綜合症的可能性越大,繼而導致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勃起功能障礙現象。
雄性荷爾蒙雄性荷爾蒙

促進機體的健康

雄性激素能夠加速機體各種蛋白質的合成,包括促進機體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人體肌肉發達,身體健壯,雄性激素還能夠提高男性機體骨骼的造血機能,使得骨髓生成更多的紅細胞

睪酮的主要作用是:

(1)刺激附睪、前列腺陰莖陰囊等男性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及成熟;

(2)刺激並維持男性第二性徵,如骨骼粗壯、肌肉發達、聲音低沉渾厚、喉結突出、長鬍須等;

(3)促進蛋白質合成,從而使尿氮減少,呈現正氮平衡;

(4)提高性感。因為雄性激素與雌性激素間可以互相轉化,故男性體內也含有少量雌性激素。睪酮的衍生物可用於因雄性激素分泌不適引起的各種疾病,及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再生障礙性貧血、發育遲緩、骨質疏鬆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的治療,並可用於晚期乳腺癌等婦科腫瘤,以抵消雌激素對癌組織生長的促進作用。

荷爾蒙對人一生的影響

生長性荷爾蒙(兒童期)
因為荷爾蒙中有一種叫生長性荷爾蒙的激素,他影響著一個人從出生開始的生長過程,例如一個人從出生到20歲長到180CM(我們假設這是正常身高)。需要100點生長性激素,但是這個人只有50點,那么他就只能長到90CM甚至更低,因為他就像一個缺乏營養的果樹一樣,沒有足夠的營養長大,這就是侏儒症,而相反,如果他的生長性激素是150點,他就極有可能長到200CM甚至更高,但不要覺得這是好事,因為一個正常人分泌的鈣質是只能支持他180CM身高骨頭的密度正常。一旦超過這個身高太多,就及其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和易骨折的症狀,這是巨人症的一種表現。這是生長性荷爾蒙對人一生的影響。
性荷爾蒙(13--18歲)
除了基因染色體上的XX(女)和XY(男)能分辨男女之外,就只有性激素來幫助分辨是男是女了。性激素中的雌激素會使女性更加溫柔嫵媚,性激素中的雄激素會使男性更加粗狂陽剛。同時女性胸部開始在雌激素中的黃體素的刺激下開始快速發育飽滿,而男性則在性激素的幫助下開始出現變聲、長鬍須、出喉結的現象。
並且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也就是早戀的開始,越發育成熟、也就是我們看著越像大人的越容易發生早戀,這不是他們不懂事,而是身體因為生長在荷爾蒙作用下產生的一種自然相互吸引的反應
孕激素(22歲以上)
現在新婚夫婦除了貝克族,有很因為沒辦法懷孕沒有孩子的家庭中,女性不孕的人群中,少數一部分是因為輸卵管堵塞和病變之外,大多數就是孕激素水平不足,導致身體中一系列的影響,就算懷孕也容易掉胎。當然和宮寒等也有關係。
胰島素(40歲以上居多)
這個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胰島素是人體唯一一個降低血糖的激素,所以功效不說你們也知道了。緩解糖尿病症狀。

激素的發現

1853年,法國巴納德研究了各種動物的胃液後,發現了肝臟具有多種不可思議的功能。貝爾納認為含有一種物質來完成這種功能。可是他沒有研究出這種物質,實際上那就是激素。

1880年,德國奧斯特瓦爾德甲狀腺中提出大量含有的物質,並確認這就是調節甲狀腺功能的物質。後來才知道這也是一種激素。

1889年,巴納德的學生西夸德發現了另一種激素的功能。他認為動物的睪丸中一定含有活躍身體功能的物質,但一直未能找到。

荷爾蒙
1901年,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高峰讓吉從牛的副腎中提取出調節血壓的物質,並做成晶體,起名為腎上腺素,這是世界上提取出的第一激素晶體。

1902年,英國生理學家斯塔林和貝利斯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發現當食物進入小腸時,由於食物在腸壁磨擦,小腸黏膜就會分泌出一種數量極少的物質進入血液,流送到胰腺,胰腺接到後就立刻分泌出胰液來。他們將這種物質提取出來,注入哺乳動物的血液中,發現即使動物不吃東西,也會立刻分泌出胰液來,於是他們給這種物質起名為“促胰液”。

後來斯塔林和貝利斯給上述這類數量極少但有生理作用,可激起生物體內器官反應的物質起名為“激素”(荷爾蒙)。

自從出現激素一詞後,新的激素又不斷地被發現,人們對激素的認識還在不斷地加深、擴大。

激素的傳遞代謝

傳遞方式主要有:
①遠距分泌,激素釋放後直接進入毛細血管,經血液循環運送到遠距離的靶器官
②旁分泌,激素釋放後進入細胞外液,通過擴散到達鄰近的靶細胞
③神經分泌,神經細胞合成的激素沿軸漿流動運送到所連線的組織,或從神經末梢釋放入毛細血管,由血液運送至靶細胞;
④自分泌,激素被分泌入細胞外液後,又作用於分泌細胞自身。
激素的合成貯存釋放運輸以及在體內的代謝過程,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但這部分內容大多數屬於生物化學範疇,僅就和生理學密切有關的方面簡述如下。
(一)合成和貯存
不同結構的激素,其合成途徑也不同。肽類激素一般是在分泌細胞內核糖體上通過翻譯過程合成的,與蛋白質合成過程基本相似,合成後儲存在胞內高爾基體的小顆粒內,在適宜的條件下釋放出來。胺類激素與類固醇類激素是在分泌細胞內主要通過一系列特有的酶促反應而合成的。前一類底物是胺基酸,後一類是膽固醇。如果內分泌細胞本身的功能下降或缺少某種特有的酶,都會減少激素合成,稱為某種內分泌腺功能低下;內分泌細胞功能過分活躍,激素合成增加,分泌也增加,稱為某內分泌腺功能亢進。兩者都屬於非生理狀態。
各種內分泌腺或細胞貯存激素的量可有不同,除甲狀腺貯存激素量較大外,其他內分泌腺的激素貯存量都較少,合成後即釋放入血液(分泌),所以在適宜的刺激下,一般依靠加速合成以供需要。
(二)激素的分泌及其調節
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規律,既受機體內部的調節,又受外界環境信息的影響。激素分泌量的多少,對機體的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
1.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和階段性由於機體對地球物理環境周期性變化以及對社會生活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使激素的分泌產生了明顯的時間節律,血中激素濃度也就呈現了以日、月、或年為周期的波動。這種周期性波動與其它刺激引起的波動毫無關係,可能受中樞神經的“生物鐘”控制。
2.激素在血液中的型式及濃度激素分泌入血液後,部分以游離形式隨血液運轉,另一部分則與蛋白質結合,是一種可逆性過程。即游離型結合蛋白結合型,但只有游離型才具有生物活性。不同的激素結合不同的蛋白,結合比例也不同。結合型激素在肝臟代謝與由腎臟排出的過程比游離型長,這樣可以延長激素的作用時間。因此,可以把結合型看作是激素在血中的臨時儲蓄庫。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也是內分泌腺功能活動態的一種指標,它保持著相對穩定。如果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往往表示分泌此激素的內分泌腺或組織功能亢進;過低,則表示功能低下或不足。
3.激素分泌的調節已如前述激素分泌的適量是維持機體正常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故機體在接受信息後,相應的內分泌腺是否能及時分泌或停止分泌。這就要機體的調節,使激素的分泌能保證機體的需要;又不至過多而對機體有損害。引起各種激素分泌的刺激可以多種多樣,涉及的方面也很多,有相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但是在調節的機制方面有許多共同的特點,簡述如下:
當一個信息引起某一激素開始分泌時,往往調整或停止其分泌的信息也反饋回來。即分泌激素的內分泌細胞隨時收到靶細胞及血中該激素濃度的信息,或使其分泌減少(負反饋),或使其分泌再增加(正反饋),常常以負反饋效應為常見。最簡單的反饋迴路存在於內分泌腺與體液成分之間,如血中葡萄糖濃度增加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使血糖濃度下降;血糖濃度下降後,則對胰島分泌胰島素的作用減弱,胰島素分泌減少,這樣就保證了血中葡萄糖濃度的相對穩定。又如下丘腦分泌的調節肽可促進腺垂體分泌促激素,而促激素又促進相應的靶腺分泌激素以供機體的需要。當這種激素在血中達到一定濃度後,能反饋性的抑制腺垂體、或下丘腦的分泌,這樣就構成了下丘腦——腺垂體——靶腺功能軸,形成一個閉合迴路,這種調節稱閉環調節,按照調節距離的長短,又可分長反饋、短反饋和超短反饋。要指出的是,在某些情況下,後一級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也可促進前一級腺體的分泌,呈正反饋效應,但較為少見。
在閉合迴路的基礎上,中樞神經系統可接受外環境中的各種應激性及光、溫度等刺激,再通過下丘腦把內分泌系統與外環境聯繫起來形成開口環路,促進各級內分泌腺分泌,使機體能更好地適應於外環境。此時閉合環路暫時失效。這種調節稱為開環調節。
(三)激素的代謝
激素從分泌入血,經過代謝到消失(或消失生物活性)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不同。為表示激素的更新速度,一般採用激素活性在血中消失一半的時間,稱為半衰期,作為衡量指標。有的激素半衰期僅幾秒;有的則可長達幾天。半衰期必須與作用速度及作用持續時間相區別。激素作用的速度取決於它作用的方式;作用持續時間則取決於激素的分泌是否繼續。激素的消失方式可以是被血液稀釋、由組織攝取、代謝滅活後經肝與腎,隨尿、糞排出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