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羚

長頸羚

長頸羚(學名:),又稱麒麟羚。它的名字起源於索馬里語的哺乳動物。長頸羚可以重達52千克及肩高超過1米,四肢細長,奔跳速度很快,並且動作十分優美。長頸羚棲息在乾燥的荊棘叢林地區,一般單獨或成對生活,偶爾也會6、7隻雌性由一隻雄性率領組成小群一起生活。長頸羚的食物主要以嫩樹葉、葉芽、花朵花蕾為主,同時也喜歡吃金合歡的嫩枝條。 長頸羚主要分布於東非索馬里、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等乾燥地區。 (概述圖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長頸羚 長頸羚

長頸羚的體長1.5米,尾長0.25米,肩高0.9-1米,體重40-50千克。雄性有角,雌性無角,角長約40厘米。它最大的特點是其像長頸鹿的長脖子和又細又長的腿。

雄性有著粗壯,像豎琴形狀,長達40厘米的角。它們的皮在背部是赤紅色,兩側顏色較淺,腹部則是白色的。

長頸羚的名字起源於索馬里語的哺乳動物,它們可以單以後腿站立。只有雄性有著短厚,像豎琴形狀,長達17厘米的角。它們的皮在背部是赤紅色,兩側顏色較淺,腹部則是白色的。長頸羚僅產在非洲的索馬里和肯亞。長頸羚因體型細長優美而著名。

棲息環境

長頸羚棲息在乾燥的荊棘叢林地區,甚至沙漠地帶。

生活習性

長頸羚 長頸羚

長頸羚一般單獨或成對生活,偶爾也會6、7隻雌性由一隻雄性率領組成小群一起生活。與其他羚羊不同,長頸羚不會吃低處的植物,覓食習性很像長頸鹿,用長的上唇及舌頭扯樹葉吃。它們經常用後腿直立,前腿支著樹幹,伸長脖子與軀體成直線,夠食最高處的新鮮多汁的嫩葉吃。長頸羚極少飲水,身體所需水分多靠從食物中攝取。長頸羚整個白天都可活動,只在夜間休息。由於四肢細長,奔跳速度很快,並且動作十分優美。

長頸羚的食物主要以嫩樹葉、葉芽、花朵花蕾為主,同時也喜歡吃金合歡的嫩枝條,很少吃青草和草本植物,尤其獨特的是,能以後腿直立支撐起身子吃到較高處的樹葉,無需任何多餘的姿勢即可維持重心的平衡。長腿和長脖子使得長頸羚的覓食空間擴展到2-2.6米的高度。

長頸羚的天敵有豹子、獵豹、獅子、鬣狗和野狗等猛獸,當猛獸接近時,長頸羚不像絕大多數羚羊那樣立刻逃跑,而是力圖儘可能隱蔽自己不被發現。棕紅色的皮毛是很好的偽裝,當它們一動不動時,能和背景融為一體,根據猛獸距離的遠近,它們儘可能地躬身曲體隱藏在樹叢之中,一旦猛獸離得太近,它們會猛然從樹叢中衝出,飛馳般地跳躍逃跑。

分布範圍

長頸羚分布於東非索馬里、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等乾燥地區。

繁殖方式

長頸羚 長頸羚

雄性長頸羚在交配期間求偶姿勢奇特,常以一種凌然的姿態尾隨著驅趕雌性,反覆踢雌性的腿,最終才騎到雌性的身上。雌性經過6-7個月的孕育期產下幼崽,並迅速吃掉產後的胞衣,不給天敵留下任何幼崽出生的痕跡,以免幼崽落入天敵之手。幼崽被單獨的隱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哺乳之後,與母羚分離,又一動不動地隱藏起來。

長頸羚性成熟期為雄性18個月,雌性9個月。全年可繁殖,孕期6.5-7個月,每胎一仔,通常情況下,雌長頸羚3年產下4隻幼仔。

亞種分化

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長頸羚指名亞種Litocranius walleri walleriBrooke,1879
長頸羚索馬里亞種Litocranius walleri sclateriNeumann,1899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公元前5600年的古埃及墓中的繪畫上就有長頸羚的形象,索馬里人一直不肯吃長頸羚的肉,他們認為長頸羚是駱駝的親族,如果殺死長頸羚,疾病就會傳播,奪去他們的駱駝。但是在歐洲人來到這裡後,長頸羚便開始遭到捕殺,以致差點滅絕,好在長頸羚得到了及時的保護,近50年來數量還略有增長。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NT)。

非洲動物

非洲大陸棲息著許多其他大陸所沒有的奇特動物,一向被稱為“天然動物園”。尤其是東非高原有遼闊的熱帶草原,是非洲野生動物的集聚地區。據估計,生活在這裡的野生動物有近200種,僅大型哺乳動物就有700~800萬頭,其中有許多非洲特有的珍稀種類。東非許多國家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資源,都在動物集聚區建立了天然野生動物園或野生動物保護區。現在就來介紹一下這些生長在非洲的動物吧!

偶蹄目百科

偶蹄目是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目,約220種,其中包括許多對人類生活很重要的動物。偶蹄目是唯一在現代仍然繁盛的有蹄類。因蹄多為雙數,且第三、四趾同等發育,共同支持體重而得名。
阿拉伯長角羚
北山羊
北普度鹿
巴島花鹿
斑紋麂羚
斑羚
波斯黇鹿
白唇鹿
白尾牛羚
白尾鹿
白臉牛羚
白腹麂羚
貝氏新小羚
布氏小羚羊
草原鹿
藏原羚
赤斑羚
赤短角鹿
赤額瞪羚
赤麂
長頭麂羚
長角羚
長頸羚
赤鬣羚
藏羚羊
大羊駝
大羚羊
大耳羚
大額牛
德氏大羚羊
戴氏盤羊
短角羚
大角羊
鄂氏麂羚
鵝喉羚
菲律賓黑鹿
菲氏麂
非洲水牛
高加索山羊
高鼻羚羊
互氏水羚
亨氏牛羚
紅瞪羚
紅麂羚
褐麂羚
黃背麂羚
黑尾鹿
黑斑牛羚
黑斑羚
黑耳岩羚
黑額麂羚
黑馬羚
黑麂
華西鬣羚
紅斑羚
加島花鹿
加拿大盤羊
家山羊
居氏瞪羚
巨角塔爾羊
高棉野牛
喀氏小羚
肯亞林羚
利氏麋羚
林羚
林麝
羚牛
藍牛
藍馬羚
藍麂羚
驢羚
駱馬
安氏林羚
鬣羚
鬣鹿
鹿瞪羚
明多羅水牛
梅花鹿
棉蘭老水牛
毛冠鹿
氂牛
秘魯馬駝鹿
美洲犎牛
美洲駝鳥
馬羚
馬鹿
麋羚
麋鹿
南葦羚
扭角林羚
捻角山羊
歐洲犎牛
歐洲盤羊
坡鹿
普度鹿
普氏原羚
盤羊
青臀麂羚
雙峰駝
四角羚
宿氏鹿
山地羚
山瞪羚
山羚
山葦羚
斯氏瞪羚
沙羚
索氏瞪羚
藪羚
麝牛
山羊
土耳其盤羊
湯氏瞪羚
豚鹿
跳羚
駝鹿
台灣水鹿
倭岩羊
倭新小羚
倭短角鹿
紋背麂羚
維氏盤羊
葦羚
魏氏麂羚
喜馬拉雅塔爾羊
小林羚
小短角鹿
小羚小岩羚
小野豬
小麂
鏇角羚
細角瞪羚
西伯利亞狍
西敏山羊
西班牙山羊
西里伯斯水牛
雪山盤羊
須野豬
馴鹿
西里伯斯鹿豚
喜馬拉雅麝
印度羚
原牛
原麝
岩羊
岩羚羊
疣豬
羊駝
野山羊
銀小羚
野氂牛
侏羚
智利馬駝鹿
棗色麂羚
棕短角鹿
沼水羚
沼澤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