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

一相無相分第十品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三品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七品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叢書名: 南懷瑾選集
精裝
開本: 0開
ISBN: 7309035968
條形碼: 9787309035964
尺寸: 20.4 x 14.4 x 3.8 cm
重量: 762 g

內容簡介

《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是我國禪宗、淨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經典。自唐以來,光是它的註疏就有一百多種,至於寺院內外的誦持講習則更為普遍,有名的“楞嚴法會”就是據此建立的。《楞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譯出。經中主要論述了“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的理論,以及“二十五圓通法門”。明末高僧智旭評價說:“此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閱藏知津》卷十一)《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撰著的《楞嚴經》全本的大義今釋,內容包括:原文、注釋、今譯和串講(用括弧的方式標出)。譯丈力求信雅達,推陳出新,化古為今,是一部質量較高的《楞嚴經》白話讀本。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台灣老古丈化事業公司授權,將老古最新版(2001年3月初版第35次印刷)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媒體評論

書評
南懷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的一戶書香門第之家,現年85歲。他幼蒙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之學。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時值青年的南懷瑾投筆從戎,躍馬於西南邊陲。爾後返蜀,執教於當時的中央軍校、金陵大學。他資稟超脫,不為物羈,每逢假日閒暇,輒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訪求高僧奇士。曾隱遁於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三年,通讀卷帙浩瀚的《大藏經》。旋走康藏,參訪密宗大德,對藏傳佛教的各派學說均有精深的研究。離藏以後,轉赴昆明,初講

目錄

金剛經說些什麼出版說明 前言再版說明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實相般若 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 眷屬般若 無堅不摧 鳩摩羅什和武則天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第十五 品持經功德分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第二十品離色離相分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五 品化無所化分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二十九品 威儀寂靜分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後記楞伽大義今釋出版說明 敘言 凡例 楞嚴大義指要第一章 心性本體論第二章 宇宙心物認識論 第三章 心理與生理現狀為自性功能發生的互變第四章 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同為自性功能的顯現第五章 修習佛法實驗的原理第六章 修習佛法的程式與方法第七章 修習佛法定慧中的錯誤和歧路楞嚴法要串珠增補楞嚴法要串珠修證次第楞嚴大義今釋 後記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