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淨業障分

能淨業障分,《金剛經》中的第十六品(第十六分)。


《金剛經》中的第十六品(第十六分),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每一品為一分,冠名一個小標題使讀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標題下面的內容。《金剛經》並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這一種分法,但是這種分法是最被世人認可的分法。
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奉持此經的功德、果報不可思議。哪怕前生種下五逆十惡、應墮入三惡道的罪業,只要今生受持讀誦《金剛經》,便能前世重罪今生輕報,就能掃除淨盡前生的業障(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並且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正文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南懷瑾先生注的第十六品偈頌
業識賓士相續流,茫茫無岸可回頭。
同為苦海飄零客,但了無心當下休。
我們生命的延續,就是一個業識的作用,苦海茫茫,回頭是岸,可岸在哪裡?岸就在回頭那裡,只是因為你回不了頭。都在茫茫苦海里翻滾,要怎樣才得以解脫?只有無心,無所住心,才可成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