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

邵陽縣

邵陽縣為湖南省邵陽市下轄縣,屬革命老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國家退耕還林項目重點縣。邵陽縣位於湖南省中南部偏西,東鄰邵東縣、祁東縣,南連東安縣、新寧縣,西接武岡市、隆回縣,北抵新邵縣和邵陽市區。邵陽縣農產品主要有水稻、辣椒、柑桔、茶油、花生、百合、黃花、生豬、烤菸等;礦藏主要有無煙煤、大理石、石膏石、重晶石、鐵、錳、銻及油頁岩。2012年,邵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312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52447萬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36640萬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14037萬元。截至2013年,邵陽縣總人口為919500人;漢族占99.6%,其餘主要為回族。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邵陽縣境,西漢初置昭陵縣;漢元始(5年),境內封昭陽侯國。

三國時期,東吳寶鼎元年(266年)改昭陽侯國為昭陽縣,與昭陵縣同屬昭陵郡。

晉代,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昭陵、昭陽縣為邵陵、邵陽縣。

邵陽縣城區邵陽縣城區

南北朝時期,陳並邵陵於邵陽。

隋代,開皇十年(590年)廢郡,並夫夷、都梁兩縣入邵陽,移邵陽縣治乾昭陵故址;隋末析邵陽置武攸。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析置邵陵、建興兩縣,後復並邵陵入邵陽,並建興入武岡。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升邵州為寶慶府,邵陽仍為附郭之縣。

元、明、清三朝,循宋制。

1949年7月析置邵陽市(縣級市);1951年11月析縣境東北置邵東、新邵縣,邵陽南部和新劃入的武岡東部6鄉為邵陽縣,遷縣治於塘渡口,屬邵陽專署;1986年屬邵陽市。

行政區劃

邵陽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南,邵陽市南部,資水上游。東接邵東、祁東,西抵武岡、隆回,南鄰東安、新寧,北連新邵、邵陽市區。

Shaoyang Xian

區號:0739

郵政編碼:422100

政府駐地:塘渡口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邵陽縣轄12個鎮、10個鄉。

塘渡口鎮 轄:大嶺、石灣、沙坪、鳳凰、雙合、 桂竹 山、 峽山 、紅石8個 社區居委會 ;塘萬堡、梅子院、雙沖、楠木、五星、桂花、 書堂山 、後田、 羊田 、大坪、龍井、向陽、堆上、歧山、廟沖、大壩、羅吉、玉田、梅溪、良山、榨木橋、江邊、石橋、新華、東山、雲山、石虎、廟元、牡羊鋪、孔塘30個村委會
白倉鎮 轄:白倉居委會;白倉、大旺、白雲、何伏、北旗、 園藝場 、坦灣、黃連、井陽、 迎豐 、蘆家、石腳、中乙、大塘、賀家、鳥語、鄧十、農科、瓦屋、新華、岩塘、觀竹、三堆、石盆、冷水、大水、雙合、夏亮、合興、鄧八、石山、水津、喜鵲、竹元、千秋、新民、團結、石龍、勝利、高塘、沙河、塘代、莫元、 元山 、三門、橫衝、石牛、台山、企業49個村委會
金稱市鎮 轄: 金稱市 居委會;金稱市、金洲、石馬、范街、金門、羅家、金河、大興、相山、黃泥、麥元、金山、金橋、千谷、 石沖 、六龍、桃源、大塘、金良、金元、陡石、青聯、南沖、響聯、漣溪、社田、圳龍、溪田、石門、茶場、背塘、青山、六房、 秀峰 、芙蓉35個村委會
塘田市鎮 轄:塘田市、芙蓉2個居委會;扎田、園藝場、河邊、大坪、艾壩、合聯、中山、 長清 、栗山、 雙井 、曾家、柏石、油塘、 謝塘 、下一、 樂家 、橋頭、清水、山塘、 向雲 、白伏、三角、岩頭、天仁、石門、 楊義 、 赤山 、三青、楠木、肖八、屏峰、塘田、對河、水西、石山、沿灘、雙洲、花石38個村委會
黃亭市鎮 轄:黃亭市居委會;黃亭市、勝利、永塘、煙山、沿河、青草、碼頭、石沖、比田、興隆、陽光、中心、三聯、冷水、雙龍、長塘、九洲、望江、黃泥、茶鋪、 武邵 、金壇、油斯、乙龍、新田、重陽、農科、壯塘、 金峰 、民主、步田、大水、大田、大河、 柿山 、雙聯、東沖、竹山、道光、 坪塘 40個村委會
長陽鋪鎮 轄: 長陽鋪 居委會;長陽鋪、新鋪、大埠頭、鴨子土畲村、 龍王嶺 、象山、 石溪 、新立、竹塘、新鋪壠、 白江 、黃花、炭山、杉木嶺、高鞏橋、黃田、 秋田 、枳木山、石塘、雙井、石灣、荷葉、三鞏橋、銀仙橋、農科站、柏山、金龍、泉井、大坪頭、湴田、嶺上、觀雲、大院、貫沖34個村委會
岩口鋪鎮 轄: 岩口鋪 居委會;岩口鋪、豐江、雲里、油麻井、新院、白山、石腳、腰古塘、田橋、肖家、小泉、 麥蘭 、吊井樓、梅沖、渣灘、廳上、岩田、趙門前、石灘、 梅嶺 、 洋井 、新田、下馬石、桃林江、水花、竹陂、石井、皇安寺、花橋、大塘、油草橋、白地32個村委會
九公橋鎮 轄:橋東、集鎮2個居委會; 九公橋 、老屋、白果、觀密、中合、合意、新塘、東義、東中、阮家、鳳凰、傲家、 白竹 、高比、白田、 楓江 、紹田、黃花、荷葉、鎖石、長沖、七十田、古塘、湘和、人字、廟山、元塘、四聯、大灣、塘洪、 余津 、洪元、黎什、尤家、長排35個村委會
下花橋鎮 轄:下花橋居委會;儲英、黃土壩、徐家、石聯、岩 頭、杉榔、花廟、鞏橋、 新亭 、五里、大觀、 高龍 、雙聯、和平、文沖、羅家、蘇卜、兩路、岩門、三合、田中、三禾、雙江、王家排、堡口、又新、合興、正興、花橋、新茶、周家、紅星場32個村委會
谷洲鎮 轄:谷洲居委會;式南、小江、谷洲、古樓、 鳥山 、 楊柏 、決菜、六合、良山、 蘭子 、長城、 田江 、長遠、大塘、羅聲、羅塘、木山、太平、岳弄、 官倉 、灣里、西嶺、黃坳、 中廟 、湘仁、合興、柏樹、中壩、廖橋、金銀、三聯、馬家、清水、李子、灣塘35個村委會
酈家坪鎮 轄:酈家坪居委會;長沙塘、水口庵、酈家坪、紫塘、羅漢、新鋪、杜文、蔡家田、杉木橋、乾塘、和平、地田、天馬塘、鄧家嶺、雙甲、楊柳、大岩、回龍、栗樹、付家坪、水口頭、樹塘、大塘坪、曹家凼、姚家鋪、大元、橫橋、石山、甲山、大橋、流源、竹山、城天堂、三塘、九塘、 白馬石 、洞田37個村委會
五峰鋪鎮 轄:民勝、中和、興峰3個居委會;六里、荊塘、向聯、黃泥、馬蹄、合作、七里、龍巖、田東、水田、白旗、 沉安 、板橋、鷓鴣、胡橋、長江、新橋、界牌、聯旗、紅星、 六甲 、青雲、裊旗、東山、東陽、雙河、楊柳、黃金、園藝、眾和、金珠、弄子、塘詩、石井、燕塘、田中、冷水、劉家凼、白田、馬草、仁灣、農科、東井、大屋、駐馬、水口、過路、 利群 、鴨山、排橋、 陳保 、留旗、羊古、新鋪、沙田、大田56個村委會
黃塘鄉 轄:蛇灣、檀政、松合、橫衝、牛牯坪、塘仁、陡水、夏四、石牛、金桃、雙杏、蘆山、大王、魚鱗、 黃塘 、小水、 石梅 、巒山、合興19個村委會
小溪市鄉 轄:小溪市、河沿、田心、山田、梅洲、新元、 山伏 、白毛塘、龍井、扶田、大禾、岩門、川門、清水、活水、園藝場、光家、橋頭、跳石、文昌20個村委會
霞塘雲鄉 轄: 霞塘 雲、孟家塘、塔水橋、爭雲安、雷公壩、石禾塘、蔡山、 大沖 、牛軛塘、永固、太山、太平、石子江、雙江口、朝陽、雙河、石礦、聯合18個村委會
長樂鄉 轄: 塔橋 、大聯、天子、新華、南花、渡頭、星光、馬頭、余家、大叢、樂善、新聯、江東、石邊、 花江 、伏溪、新石、排頭、長樂19個村委會
蔡橋鄉 轄:農科、南林、立華、桂花、樂山、楊橋、雙龍、陡山、石河、雲豐、龍口、稠山、崑崙、五龍、德雲、城塘、回龍、柘雙、落馬、 福林 、水口21個村委會
河伯鄉 轄:源頭、江子口、 蘇江 、雙俄、興坪、青吉、石塘、五皇、 楊青 、 陳仕 、龜田、路口、雷公、黃義、井子、易仕、巒山、上陽、雙合、楊田、公屋、 河伯 、城背、五洞、永興、堆上、書院27個村委會。
黃荊鄉 轄:四塘、熊塘、高龍、仁和、付家、石塘、臘樹、青山、長鄉、毛鋪、白馬、金珠、大坪、 響石 、大付、田莊、南山17個村委會
諸甲亭鄉 轄:江下、洪廟、龍井、神山、 唐乾 、新安、長鋪、桃花、諸甲亭、匡賢、石橋、祖陽、中山、鎮風、三傑15個村委會
羅城鄉 轄:羅城、保和、八定、落旦、毛坪、長塘、大壩、向家、扣子鋪、石背、大塘、銅鑼、農科、金華、蓮花、 柑子 塘、雷公17個村委會
金江鄉 轄:金江, 新建 ,枇杷3個村委會
七里山 , 園藝場 轄:飛雲, 木鐸 ,新田3個村委會
五豐鋪林場 轄:大江村委會, 屙屎 ,凹,劉井庵,八定3個工區
河伯嶺林場 轄:馬頭嶺,豐木山,石腳樓,企坪,苗竹山,付六衝,黃付元,大水元8個工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邵陽縣邵陽縣

邵陽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南,在邵陽市南部,處資水上游。地處東經110°59′-110°40′、北緯26°40′~27°6′之間。東鄰邵東、祁東縣,南連東安、新寧縣,西接武岡、隆回縣,北抵新邵縣和邵陽市區。縣境東西最長66.7公里,南北最寬64.3公里,總面積1992.4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邵陽縣地處衡邵丘陵盆地西南邊緣向山地過渡地帶。南部河伯嶺山脈與東部四明山脈相接;中北部黃荊嶺石灰岩低山突起,喀斯特地貌發育,背部地勢低緩,紅土崗地發育。南嶺山脈越城嶺余脈伸入縣境東南部,最高峰河伯嶺海拔1454.9米。地貌類型以丘陵為主,山地、平原、崗地兼有。

氣候

邵陽縣縣城蓮子湖邵陽縣縣城蓮子湖

邵陽縣為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9℃,一月最冷,平均氣溫為4.9℃,七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8.3℃。雨季出現在汛期4-6月,歷年平均降水為545.4mm。7-9月是乾旱時段,歷年平均降水273.1mm。無霜期平均為286.4天,最長的1961年有30.8天,最短的1969年只有23.3天。

河流水系

邵陽縣境內河流屬湘、資兩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61條,主要有資水、夫夷水、赧水、檀江等。芙夷水、赧水匯合於境內雙江口,成Y型展布北上,檀江縱貫境東。

自然資源

水流環境

河川水系發育。境內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的河溪62條,分湘、資兩大水系,主要河流有資江、夫夷水、郝水、檀江、大霸溪、石馬江等,水資源總量12.73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9.24千瓦,其中夫荑水占31.6%,郝水占23.6%,資江占35.9%,邵水占5.8%,湘江水系占3.1%,可開發量4.6萬千瓦,現利用1.65萬千瓦,占總量的35%。

礦產含量

邵陽縣邵陽縣

礦產資源富足。迄今已基本探明的礦藏有煤、石膏石、大理石、重晶石、錳、鋅、鐵等20餘種。其中無煙煤儲量8768萬噸,含煤面積197.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為全國重點產煤縣。石膏石儲量為3.6億噸,居全市第一,主要分布於長樂、黃亭市,95%以上為硬石膏,平均晶位在92%以亡。大理石儲量3.3億立方米,有寶慶墨玉、桃花紅、漢白玉等10多種品種,主要頒布於黃荊、下花橋、白倉、谷洲、酈家坪、五豐鋪等地。

動植物種類

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有野生植物約191科485屬1166種;其中木本植物95種268屬717種,草本植物96科217屬449種。現有林地面積131萬畝,活立木蓄量223萬立方米,森林復蓋率為41.3%,現有野生動物計168種。其中系國家二級保護珍稀動物有10餘種。

旅遊景點

邵陽縣旅遊景區(點)主要分布崀山風景名勝區北麓,邵陽市南端,資江上游,總面積約90平方公里。景點主要坐落在塘渡口鎮、霞塘雲鄉、小溪市和塘田市鎮、白倉鎮、金稱市鎮、河伯鄉。

境內景點多而美,既有湖光山色、洞府仙境,又有文物名勝、奇風異俗,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和古代楚文化景觀。現具開發價值的景點40多處,如西漢的夫夷侯國古城遺址、侯王寨、 羅公廟、天子山、天子洞、芙蓉峰、響水洞、濟公岩、桃花島、渣灘人工湖、觀音閣、塘田戰時講學院、歷史學家呂振羽故居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邵陽縣總人口為9195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588人,占總人口 7.2%。

民族

截至2013年,邵陽縣總人口中,漢族占99.6%,其餘主要為回族。

經濟

綜述

邵陽縣新城區邵陽縣新城區
2012年,邵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3124萬元,比2011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52447萬元,增長4.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36640萬元,增長10.7%;其中工業增加值286113萬元,增長10.3%;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0527萬元,增長1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14037萬元,增長16.1%。第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7.9:37.3:34.8。

第一產業

2012年,邵陽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1702.9萬元,實現增加值252447萬元,比2011年增長4.5%。其中農業產值222753.4萬元,實現增加值148148.3萬元;林業產值17389.3萬元,實現增加值112612.1元;畜牧業產值128793.5萬元,實現增加值84426.9萬元;漁業產值9271.5萬元,實現增加值5594.9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495.1萬元,實現增加值1664.9萬元。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168.32萬畝,增長3.7 %。糧食種植面積120.20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95.15萬畝,增長1.83%;優質稻種植面積61.92萬畝,增長0.81%。菸葉種植面積2.92萬畝,增長17.49 %;玉米種植面積16.82萬畝,高粱種植面積1.29畝,薯類種植面積2.99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7.8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8.75萬畝,糖料種植面積0.27萬畝。出欄牲豬102.5萬頭,其中肉豬102.5萬頭;出欄肉牛3.71萬頭;出欄羊4.16萬頭;出欄家禽472萬羽。生豬存欄63萬頭,家禽存籠395萬羽。肉類產量80820噸,其中肉豬肉產量69010噸,禽蛋產量3000噸,水產品產量10472萬噸。

第二產業

2012年,邵陽縣工業實現總產值927034萬元,比2011年增長11.02%;實現增加值286113萬元,增長10.3%。62家規模工業完成產值775294萬元,增長10.4%;實現增加值241644萬元,增長12.9%。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48113萬元,輕工業實現增加值93532萬元。建築業實現總產值63452萬元,增長45 %。實現增加值50527萬元,增長1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71.03萬平方米,增長22.68%;建築竣工面積71.03萬平方米,增長22.68%。

第三產業

2012年,邵陽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632.7萬元,比2011年增14.6%。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282006萬元,增長14.37%;住宿和餐飲業58627萬元,增長15.91%。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增加值47413萬元,增長9%。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3633萬元,增長8.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46個,完成零售額68447萬元,增長32.4%;其中食品、飲料、菸酒類零售額18716.7萬元,增長31.2%;限額以下及個體批發零售業額213529萬元,增長9.6%。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16家,完成營業額5254萬元,同比增長37.4%;其中餐飲業4718萬元,增長35.5 %。完成郵政電信業務總量19704.29萬元,其中郵政業務量3356.49萬元,通訊業務總量16547.8萬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80776.54萬元,增長19.89%。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34571萬元,增長20.22%。各項貸款餘額242529.1萬元,增長16.45%。其中短期貸款164330.44萬元,增長13.06%。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邵陽縣有學校257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169個班;初級中學48所,536個班;國小202所,1840個班。在校學生115191人,其中高(職)中生12524人,國中生31057人,國小生71610人。特殊學校11個班,在校193人。公立幼稚園15所,新建7所。有專職教師5667人。高級職稱473人,中級職稱4621人,初級職稱3503人。

文化

邵陽縣中宏步行街邵陽縣中宏步行街

2012年,邵陽縣文化產業總產出34209.24萬元,文化產業增加值22578.1萬元。至2012年末,擁有縣級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6.5萬冊,紀念館1個;公共文化設施23個;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項目2處,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項目2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4處,鄉鎮文化站23個,藝術表演場所1處。2012年,新建農家書屋186個,配送農家書屋書籍290532冊;民間藝術表演團體37個。

體育

2012年,邵陽縣有教練員12人,其中女性5人。2012年,共開展民眾體育活動26次,開展民眾體育活動參與人數13萬人,達到國家規定體育鍛鍊標準人數8.9人,其中女性4萬人次。舉辦縣級以上運動會30次,參加人數3.2萬人,其中女性0.7萬人。參加省級以上比賽獲獎牌4枚,獲得全國冠軍1人次。

衛生

2012年,邵陽縣有衛生機構35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9個,婦幼保健院1個,專科疾病醫院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共擁有床位2295張。其中鄉鎮衛生院26個,擁有床位1045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85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助理醫師725人,註冊護士676人。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40人,衛生監督檢驗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5人,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886人。

交通

兩廣高速縣城塘渡口段兩廣高速縣城塘渡口段

截至2012年,邵陽縣境內有鐵路線長37.4公里,火車站2個。公路線路里程3610.7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156公里;二級公路295.251公里,三級及以下公路3253.362公里。2012年,貨物周轉量396126.57萬噸公里,其中公路貨物周轉量391123.45萬噸公里,貨運量1336.23萬噸,其中公路576.23萬噸。旅客周轉量54788.46萬人公里,其中公路54223.11萬人公里。客運量1396.44萬人,其中公路1312.23萬人。

風俗民情

白倉高蹺

藍印花布藍印花布

白倉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表演難度大,形式活潑多樣。

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藥斑布”、“澆花布”。藍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採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製成。邵陽縣藍印花布已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目錄。

布袋戲

布袋戲也稱為被袋戲、被窩戲。邵陽縣布袋戲發祥於白竹村燕窩嶺,系口傳心授,表演方式和表演技巧為:一個藝人一副戲擔,不管大戲小戲、文戲武戲,生旦淨末醜,吹打彈唱耍,全靠藝人一個人手、腳、口、舌並用,十指靈活調度。主要劇目有《封神榜》、《三國演義》、《西遊記》、《楊孝打虎》等,以武打戲、鬼怪戲、滑稽戲居多。音樂以祁劇唱腔為主,風格清新、古樸、純真,自成流派。

著名人物

胡曾

胡曾,生卒年不詳。鹹通中,舉進士不第,滯留長安。鹹通十二年(871年),路岩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召為掌書記。有《詠史詩》共3卷,有《安定集》10卷,今佚。

呂振羽

呂振羽(1900-1980),原名典愛,字行仁,瑤族。1926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工科,後參加北伐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擔任大連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東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主任、東北人民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等職。

姚喆

姚喆(1906-1979),1928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綏遠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副司令員,總參謀部步兵學校校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

徐鵬飛

徐鵬飛(1936- )漢族。1958年入空軍地空飛彈學院深造。1962年8月分配到空軍飛彈部隊工作。1968年被軍委空軍委派出國擔任軍事顧問。1976年調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作,歷任參謀、副處長、總參某部副部長。1991年7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溪濱

李溪濱(1939- )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8月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1991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起任博士生導師,歷任中南工業大學粉末冶金研究所副所長、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黨總支書記等職。

風景名勝

渣灘湖

渣灘湖渣灘湖

渣灘湖位於邵陽縣霞塘雲鄉,距縣城6公里。1980年建成渣灘大壩後,上游形成長6.2公里、水域寬1.8萬餘畝的渣灘平湖,為縣內一景。湖區面積30多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賽艇訓練基地。

響水洞

響水洞位於邵陽縣河伯鄉和塘田市鎮交界處。有上下2洞,上洞有4處洞門,有容100人以上的洞10個。主洞有六個洞室,高15米,寬12米,長250米,可容數千人,主洞左側有4個支洞。

河伯嶺

河伯嶺,原名吳王嶺、五馬嶺,位於縣境南端,處邵陽、新寧、東安三縣交界處,為資、湘水系的分水嶺。邵陽縣境內約36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50座。主峰海拔1454.9米,為縣內最高點。

湖南省-知名景區

所在地景點名稱
長沙市
長沙市橘子洲頭 | 嶽麓山 | 毛澤東紀念館 | 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 天心閣 | 馬王堆 |長沙市動物園 | 烈士公園 | 海底世界 | 火宮殿 |秋收起義紀念館
望城縣銅官窯 | 雷鋒紀念館 | 千龍湖
寧鄉縣劉少奇故居
瀏陽市胡耀邦故居 | 大圍山 | 石燕湖 | 豐竹園 | 青竹湖
沙縣櫻花溫泉
婁底市
婁底市湄江 | 波月洞 | 洛陽灣 | 水府廟 | 曾國藩故居 | 蔡和森紀念館 | 紫鵲界梯田 | 梅山龍宮
常德市
常德市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桃花源 |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 常德詩牆 | 柳葉湖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 太浮山森林公園 | 蒙泉湖 | 城頭山 | 太陽山 | 德山公園

郴州市
郴州市仰天湖草原 | 蘇仙嶺 | 萬華岩 | 王仙嶺 | 五蓋山 | 天堂溫泉| 義帝陵
宜章縣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 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資興縣東江湖 | 觀瀾書院 | 回龍山 | 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汝城縣福泉山莊
蘇仙區飛天山天下十八泉 | 湘粵古道
北湖縣石林 | 龍女溫泉
永興縣便江 | 板梁古村
永州市
永州市上甘棠古村
祁陽縣金洞漂流| 文昌塔 | 三聖湖
東安縣舜皇岩
零陵縣柳子廟
江華縣盤王殿
江永縣女書園
雙牌縣大黃江源瀑布群 | 文廟
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
道縣月岩
株洲市
炎陵縣炎帝陵
攸縣白龍洞
醴陵縣紅色官窯
茶陵縣南宋古城
湘潭市
韶山縣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 |滴水洞
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 | 齊白石故居
衡陽市
衡南縣江口鳥洲
衡陽縣南嶽衡山 | 南嶽大廟 | 石鼓 | 回雁峰 | 岣嶁峰 | 陸家新屋 | 湘西草堂
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耒陽縣蔡侯祠
懷化市
芷江縣芷江受降紀念坊
會同縣粟裕故居| 高椅古村
漵浦縣向警予故居
新邵縣白水洞
新寧縣崀山
城步縣南山大草原
隆回縣魏源故居 | 高洲溫泉
綏寧縣鐵杉林
武岡縣中山堂 | 雲山 | 法相岩
岳陽市
岳陽市岳陽樓 | 君山島 | 東洞庭濕地| 張谷英村
汨羅縣屈子祠 | 任弼時故居
張家界市
張家界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黃龍洞 | 寶峰湖 | 慈利五雷山 | 桑植九天洞 | 賀龍故居洪家關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 茅岩河漂流 | 崇文寶塔 | 土家風情園 | 普光寺 | 葫蘆殼溫泉 | 澧水源頭五道水 | 烈士塔 | 秀華山館 | 老院子 | 大庸府城 | 婁江漂流
湘西自治州
湘西鳳凰古城 | 猛洞河漂流 | 芙蓉鎮王村 | 德夯苗寨 | 關田山古苗寨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長沙市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株洲市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湘潭市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衡陽市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邵陽市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岳陽市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常德市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張家界市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益陽市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郴州市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永州市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婁底市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