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祠

蔡侯祠

蔡侯祠位於耒陽市(縣級)城東10公里處的龍亭侯蔡倫墓前。初建於東漢,因年久失修塌毀,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重建。祠坐北向南,南北長144米,東西寬76米,呈長方形。殿宇皆磚木結構,以天井為中心,堂房兩廂呈平面,構架為穿逗式與抬梁結合的混合型。檐頭用青龍白虎瓦當遮椽,方磚鋪地,斗拱出兩挑,雙下昂並由昂外淺及廂拱,內額大而直接由挑承壓,補間鋪作。房頂單檐、歇山造,拱穿頭全雕龍浮。祠內有漢桂一株,高9米,直徑0.8米,挺拔蒼翠,中秋開花;並有古柏10株和幾株藥樹,枝繁葉茂,四季常青。1957年5月,蔡倫墓蔡侯祠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2月,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旅遊點,對外開放。

基本信息

概況

蔡侯祠蔡侯祠

蔡侯祠,原為東漢造紙發明家蔡倫(公元63—121年)故宅,後人就其宅基建祠,紀念蔡倫。《水經注》載:“(耒水)西北經蔡洲,洲西即蔡倫故宅,旁 有蔡子池”。位於前進國小西約100米,前(北)有蔡子池,祠後(南)約30米處有蔡倫墓。蔡侯祠始建年代不祥,元至元四年(1338年)耒陽知州陳 宗義重修。後幾經興廢,現存建築為清代重修,古樸典雅。占地面積408平方米,座南朝北,磚木結構。

分三進兩院,前廳三間單坡小青瓦頂,兩側有走廓,中軸 為甬道,有屋蓋與中廳相連;中、後廳三間懸山頂,亦有走道、甬道相連。大門石額“蔡侯祠”,石聯:“芳池月映,故宅風存”。1985年12月北京農業電影 片廠在耒陽縣拍攝了《蔡倫造紙》的科教片。

歷史由來

蔡侯祠蔡侯祠

蔡倫,耒陽人,東漢和帝時發明造紙,封龍亭侯。歿後,邑人為紀念了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在他故宅基地建祠設像以祭祀,在祠後左側築墓以吊念,祠前洗紙遺址開鑿蔡子池。祠後為洪水漂沒,元至元四年(1338)重建,祠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後三棟。祠門聯:“芳池映月,故宅風存”。

中廳柱聯云:“凝忠賢智勇創造發明傳播世界;集池湖橋亭弘揚精神激勵人民。”現闢為蔡倫紀念館,展出了蔡倫生平及其發明造紙的經過,造紙術向全世界的傳播,約對人類文明進步的作用。蔡倫墓在蔡侯祠後面,相距約百步。墓為單室外雙拱。抗日戰爭時期,曾遭國民黨軍、日軍兩度盜墓,陪葬物品洗劫一空,現可從墓門進入墓室。解放後幾次修葺,1959年郭沫若題“蔡倫之墓”門額。祠、墓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防大學義教育基地之一。

主要景點

蔡侯祠位於市城北蔡子池畔,傳為漢代蔡倫故居,後人就其建祠,由三棟磚木結構平房組成,外砌圍牆,古樸典雅。 蔡倫是耒陽人,自幼好書,多才學,用樹皮、麻頭、魚網造出世界上第一張紙。“蔡侯紙”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蔡侯祠幾經興廢,現建築 為清代重建,一主間,二次間,磚木結構。四合院式。祠前廳的石屏風,上刻蔡倫生平功績;後廳有蔡倫用於舂紙的石臼。

祠後有一單室磚墓,為衣冠冢。墓前牌坊額題“蔡倫之墓”,為郭沫若手書。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倫紀念園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造出了“蔡侯紙”,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美 國麥克·哈特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說:“今天,紙張成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紙,世界將會怎樣。” 為緬懷蔡倫的千古功德,耒陽人民已在其故宅建“蔡侯祠”,2001年又以祠為基礎擴建成蔡倫紀念園。

紀念園占地8萬多平方米,園內主要由主大門、蔡子池、 懷聖台、碑廊、手工造紙作坊、思侯亭、蔡侯祠、蔡倫墓等景點組成,整體上體現了“弘揚蔡倫文化、緬懷蔡倫功德”的主題思想,極具古典雅致的江南園林特色, 是“尋訪蔡倫故里,領略紙史文化”的絕好佳所,是弘揚科學、傳承文明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郭沫若、周谷城、胡繩、周光召等先後為蔡倫墓、蔡倫紀念館、蔡倫紀念園題字。

人物簡介

蔡侯祠蔡侯祠

蔡倫(61—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漢和帝時,蔡倫入宮做皇帝的侍從,後來升任“尚方令”,負責管理皇室工廠,監造。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破魚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合適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

蔡倫約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陽地處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穀米之鄉。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的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但他聰明伶俐,很會討人喜歡。漢章帝劉旭(公元56~58年)即位後,常到各郡縣挑選幼童入宮。永樂十八年(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約15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黃門(宦官中職務較低者)。

此後作黃門侍郎,掌管宮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正宮竇太后無子,指使蔡倫誣陷章帝妃宋貴人“挾邪媚道”,通令她自殺。宋貴人所生太子劉慶被貶為清河王竇後又指使人投“飛書”(匿名信)誣陷章帝妃梁貴人,強奪其子劉肇為養子並立為太子。章帝於公元88年卒,10歲的劉肇登基,為和帝,由竇太后聽政。蔡倫因功被提拔為中常侍,隨侍幼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中國歷史上宦官干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 永平九年(公元97年),竇太后卒,和帝親政。

蔡侯祠蔡侯祠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鄧綏為皇后,蔡倫立即投靠鄧皇后。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御用器物和宮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等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受到和帝稱讚,造紙術也因此而得到推廣。同年,和帝卒,鄧後所生百日嬰兒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鄧後再立13歲皇侄劉祜(公元94~125年)嗣位,為安帝。劉祜是清河王劉慶之子,但由於他即位初期仍由鄧太后把持朝政,蔡倫繼續受到重用,被封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陝西洋縣),從此進入貴族行列。由他監製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約於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倫又被提升為長樂太僕,相當於大千秋,成為鄧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滿朝文武的奉承。 正當他權位處於頂峰之際,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鄧太后卒,安帝親政。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皇父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蔡倫自知死罪難免,於是自盡而亡。蔡倫一生在內廷為官,先後侍奉4個幼帝,投靠兩個皇后,節節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卻以慘死告終。但他在兼管尚方時,推動了手工業工藝的發展,被稱為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因而留名後世,得到史學家的首肯。

湖南省-知名景區

所在地景點名稱
長沙市
長沙市橘子洲頭 | 嶽麓山 | 毛澤東紀念館 | 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 天心閣 | 馬王堆 |長沙市動物園 | 烈士公園 | 海底世界 | 火宮殿 |秋收起義紀念館
望城縣銅官窯 | 雷鋒紀念館 | 千龍湖
寧鄉縣劉少奇故居
瀏陽市胡耀邦故居 | 大圍山 | 石燕湖 | 豐竹園 | 青竹湖
沙縣櫻花溫泉
婁底市
婁底市湄江 | 波月洞 | 洛陽灣 | 水府廟 | 曾國藩故居 | 蔡和森紀念館 | 紫鵲界梯田 | 梅山龍宮
常德市
常德市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桃花源 |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 常德詩牆 | 柳葉湖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 太浮山森林公園 | 蒙泉湖 | 城頭山 | 太陽山 | 德山公園

郴州市
郴州市仰天湖草原 | 蘇仙嶺 | 萬華岩 | 王仙嶺 | 五蓋山 | 天堂溫泉| 義帝陵
宜章縣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 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資興縣東江湖 | 觀瀾書院 | 回龍山 | 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汝城縣福泉山莊
蘇仙區飛天山天下十八泉 | 湘粵古道
北湖縣石林 | 龍女溫泉
永興縣便江 | 板梁古村
永州市
永州市上甘棠古村
祁陽縣金洞漂流| 文昌塔 | 三聖湖
東安縣舜皇岩
零陵縣柳子廟
江華縣盤王殿
江永縣女書園
雙牌縣大黃江源瀑布群 | 文廟
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
道縣月岩
株洲市
炎陵縣炎帝陵
攸縣白龍洞
醴陵縣紅色官窯
茶陵縣南宋古城
湘潭市
韶山縣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 |滴水洞
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 | 齊白石故居
衡陽市
衡南縣江口鳥洲
衡陽縣南嶽衡山 | 南嶽大廟 | 石鼓 | 回雁峰 | 岣嶁峰 | 陸家新屋 | 湘西草堂
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耒陽縣蔡侯祠
懷化市
芷江縣芷江受降紀念坊
會同縣粟裕故居| 高椅古村
漵浦縣向警予故居
新邵縣白水洞
新寧縣崀山
城步縣南山大草原
隆回縣魏源故居 | 高洲溫泉
綏寧縣鐵杉林
武岡縣中山堂 | 雲山 | 法相岩
岳陽市
岳陽市岳陽樓 | 君山島 | 東洞庭濕地| 張谷英村
汨羅縣屈子祠 | 任弼時故居
張家界市
張家界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黃龍洞 | 寶峰湖 | 慈利五雷山 | 桑植九天洞 | 賀龍故居洪家關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 茅岩河漂流 | 崇文寶塔 | 土家風情園 | 普光寺 | 葫蘆殼溫泉 | 澧水源頭五道水 | 烈士塔 | 秀華山館 | 老院子 | 大庸府城 | 婁江漂流
湘西自治州
湘西鳳凰古城 | 猛洞河漂流 | 芙蓉鎮王村 | 德夯苗寨 | 關田山古苗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