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定職業

選專業定職業

《選專業定職業》是一本幫助考生進行專業選擇和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工具書,是金橋《志願寶典系列叢書》的主要分冊之一,由全國著名聯考專家、聯考志願填報課題組負責人、北京清大師德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明祥教授主編。

基本信息

簡介

選專業定職業是一本幫助考生進行專業選擇和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必備書。專業涉及職業、關係就業,在我們考大學的時候選擇一個好專業,無疑將對一生的發展奠定一個好的基礎。曾經就大學專業與職業問題進行過一項調查,高達52%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再給一次機會,我會選擇另外一個專業”,有34%的人希望在原來所學專業基礎上再學第二專業,只有14%的人對當年的選擇不後悔。由此可見,填報志願時的專業選擇是多么的重要!尤其在大學生就業難和不少專業人才供需比例嚴重失衡的狀態下,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在報考大學時就十分關心未來的就業。該書針對這一實際,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新鮮、翔實的資料向讀者展示了每個專業都是一個什麼樣的專業,適合什麼樣的學生學習,畢業後乾什麼、待遇怎樣;什麼樣的專業前景廣、好就業,什麼樣的專業易考研(或公務員)、潛力大,什麼樣的專業已供過於求、人滿為患,已是招生、就業“冰火”兩重天!選專業就是選未來,只有選對專業才能好就業。本書從行業背景的角度詮釋專業的未來發展,使考生在報考大學時就能基本預測專業將來的前景,及早把握人生的未來,因而被譽稱“人生職業生涯規劃第一書”!

本書由全國著名聯考專家、聯考志願填報課題組負責人、北京清大師德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明祥教授主編,是金橋《志願寶典系列叢書》的主要分冊之一。部分內容示例如下:

『初識廬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本學習領域主要集中在上層建築範疇,著重研究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和組織活動問題。要問目前最時尚的專業是什麼?最牛的專業是什麼?繁衍最快的專業是什麼?也許,對於每個問題大家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但如果三者綜合呢?這樣就別無選擇了,答案肯定只有一個,那就是管理類專業。

【認識專業家族】

管理家族裡,幾乎每年都有新成員閃亮登場。從最初的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到中生代的人力資源管理,再到新生代的會展與經濟管理,管理家族可謂緊跟時代、與時俱進。於是乎,這么多的管理類專業就讓人眼花繚亂了,讓人覺得好像隨便選一個都不錯似的,但怎么樣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個呢?對任何一個漂亮的管理專業,都要執行“看清、看懂、看自己”的“三看”策略,才能助你如願。我們不妨大致分類如下:

“數位化”管理 “數位化”,一聽就知道是偏理的啦,而且與計算機還結合得非常緊密,歸於這個小類的專業是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兩“管”的名字聽起來是最時尚、最現代化的,都是比較年輕的專業,在報考時也非常熱門。

管理科學利用和研究先進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技術,以及用數學和計算機模型對運營管理、組織管理和技術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決策和組織實施。作為一個系統性的專業,它有三大學習內容——數學、經濟學和行為科學,對考生的數學基礎要求很高。可以說,由於要綜合的東西太多,能夠有雄厚實力開設它的院校就有限了,能夠學好和用好它的學生也不是很多,無怪乎它熱得發燙,錄取分數在同一大學中都要高出該校錄取平均分50分以上。就業從實際統計來看,大多數畢業生都從事管理諮詢、企業管理、市場行銷、經營戰略設計等“上層建築“的工作,薪金不菲。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專業在不同的院校專業方向有所不同,工商類、經濟類、物流管理類等,都會有所涉及。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耳熟程度要比管理科學高得多,它利用計算機建立起信息體系,並進行信息的收集、管理和系統分析。本專業在諮詢、服務、物流等行業套用極廣,大家熟知的航班訂票系統,就是對機票這個信息的查詢和系統管理。雖然開設這一專業的院校非常多,不過從它的兩大學習內容——計算機軟體開發和信息管理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院校,它可以是偏計算機軟體方向的,也可以是偏信息管理也就是情報學、圖書館學方向的。這一點,可以從它歸屬於哪個院系來判斷,必要的時候,要追查這個院系的前身是計算機系還是圖書館系。

管理科學專業在對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基礎上,更強調計算機與數學模型在管理上的套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也是與計算機和管理相交叉的一個學科,利用計算機蒐集、處理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但在管理與計算機之間更傾向於後者。對於管理科學專業來說,偏重於管理而涉及計算機技術,是在管理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技術;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則恰好相反,偏重於計算機技術而涉及管理,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得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企業化”管理 “企業化”管理,管的對象不是人,而是整個企業或是組織,工商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工程管理以及工業工程這幾“管也是很誘人的,尤其是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名頭,響噹噹的羨煞旁人。對於許多現代化企業來說,出色的CEO和財務總監都是一將難求。不過,要在這兩個行當出人頭地,都是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的,剛畢業的本科生,須得歷練一番方能有所成,就算是MBA,也是先工作幾年再去讀才能學到家。

工商管理是一門套用性學科,所學的知識廣而不專,從課程來看,基本涉及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的所有知識。即依據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通過運用現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學習這個專業,要具備一定的領導潛力。開設這個專業的院校非常多,由於這是一個培養“精英”的專業,所以用人單位特別在意畢業生的大學“出身”,如果要在這行有所成,最好選擇學校名氣比較大的,對一些名氣不響的院校,這倒不見得是一個好專業。至於它的專業方向,沒有分得很明晰,但由於自身學習內容的豐富,畢業生在企業管理、項目管理、行政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財務管理常常是一個單位尤其是一個企業的命脈所在,工商管理管的是全身,財務管理就扼住了心腦血管。它將科學的決策方法運用於理財活動的方方面面,如合理分擔企業的投、融資風險,科學選擇最佳分配方案和投資,以最低成本為企業籌資等等。相對同做財務的會計學,財務管理是一種巨觀的調控指揮,而會計學就是具體的實務操作。經濟學和工商管理是它的兩大學習內容。設財務管理的院校以財經類大學為主,綜合類大學為輔,用人單位對於它的大學出身不是非常注重,而對學生的在校成績很看重,畢竟,無論為企業做財務分析,還是為客戶做理財服務,或是擔任會計、出納工作,靠的都是紮實的技能。而如果把財務總監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的話,也要加上一定的領導能力——巨觀管理不易啊!

改革開發以來,審計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經濟越發展,審計越重要。同時,人們也清晰地看到了審計的發展和社會對審計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需求的潛力。審計學專業是管理學科的一個分支,也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專業。它融合了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審計等方面的知識。審計人才按照主體分為政府審計、註冊會計師審計和內部審計,而證券市場不吃皇糧的經濟警察則是針對社會審計。審計學專業人才必須是在文、史、哲和外語、計算機等基礎上,向經、管、法和工程技術方面延伸的多面手。此外,由於近年來該專業錄取分數較高,同時要想學習這個專業還必須努力學習才行,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應該出類拔萃。

公共事業管理是一個只有幾年歷史的新專業,它運用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理論方法,專門研究教育、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障等公共事業組織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相對工商管理,它的服務對象指向明確,專門針對公共事業。其管理對象是一個系統或是一個組織之間的各個部門,如何設計最佳的部門設定,如何明確它們的責權,如何協調好各部門間的利益衝突,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等,都是它的責任。本專業在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需求比較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前途不可限量,它的碩士MPA名氣大有趕超MBA之勢,同樣的,用人單位對它的大學出身要求也比較高。

工程管理是一門建立在土木工程技術上的管理學專業。培養具備公路與橋樑建設及高等級公路管理等方面深厚的基礎知識,具有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高等級公路運營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實際工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高級項目管理與經濟管理人才。例如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畫出設計圖紙,而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則是需要看懂這些圖紙,並在施工現場把它實現出來。

工業工程主要面對各種工業企業的生產問題,為企業提供有效率的解決問題方案,是一門集工程學和管理學而成的綜合型、交叉型專業。這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可以選擇機械工程或電子工程等。

“人物化”管理 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物業管理這“幾管”,除了行政管理之外,都是後起之秀,許多院校爭相開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得欣欣向榮。它們的學習和工作內容,大家都不陌生,也很好想像。要想投身這“幾管”,要有一個好性情,細緻、耐心、平和、善於表達,少一個都做不來事。而且受職務限制,幹這行不如“企業化”的“三管”那樣容易躋身企業高層。

行政管理是一個沒有大起落的專業,要用人的單位,就需要行政管理,小至一個小私企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大至整個國家公務員體制的建立及政府機構的有效運轉,都離不開行政管理。在很多單位,本專業畢業生除了擔任辦公行政人員外,還常常扮演人事管理、政治宣傳的角色。行政的崗位工作雖不如業務工作易出成績,卻是無孔不入,幾乎每行每業都需要。

人力資源管理,是人力資源的生產、開發、配置和利用等環節的總稱,是一個組織為了實現組織目標,提高效率,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和人類學等相關的科學知識和原理,對組織中的人力資源進行規劃、培訓、選拔錄用、考核激勵的計畫、組織、控制和協調的活動過程。說白了,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人才都在合適他們的位置上人盡其才。

勞動與社會保障主要分為兩個大方向:勞動經濟學和社會保障,該學科形成於20世紀初,在中國的興起大概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中勞動經濟學的意思就是用經濟學方法研究勞動的問題,是經濟學的分支;而社會保障則包括保險、福利、救治,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法學的交叉學科。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於這個專業的人才需求將越來越大。不過,因為就業等方面的—些問題,目前這個專業一直不是很火。

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採用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探查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規律,以此制定衛生政策,實施公共衛生措施,達到提高人群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物業管理在房地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出現,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仍處於高職高專層次,本科的院校還不多,多由京滬兩地的高校開設。本科層次的物管人才是複合型人才,專為智慧型化、網路化的高檔物業市場服務。畢業生必須有某方面的專業知識,知識面廣、有豐富管理經驗、溝通能力好、應變能力強,熟悉有關物管政策法規。其中的“某方面專業知識”在不同院校有不同體現,如北京林大的就體現在園林綠化管理上,同濟大學的體現在樓宇智慧型化管理上……隨著外資物管公司的大量湧入,高級物管人才用武之地十分寬闊。

“行業化”管理 旅遊管理、會展與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物流管理、圖書檔案管理等,這幾“管”行業特徵非常鮮明,所以只要從各行業的前景來看看它們就可以了。

旅遊管理是一門新聯的邊緣性學科,系統融合了多門學科的知識——管理學、經濟學、地理學、數學、文學、外語、相關歷史、法律乃至基礎財會、禮儀常識等等,涉及的內容包括旅遊區前期規劃、旅遊區開發管理、旅行社管理、飯店及餐飲管理等同旅遊相關的各個方面。當前,在我國旅遊業前景大好的形勢下該專業行情走高。

會展與經濟管理是一個很新的專業,但發展迅猛,會展業在各個省市都發展得很快,各市拔地而起的會展中心的巨大建築催生了對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一個會議展覽,從籌劃到組織,從預算到招商,從布展到設展,一系列的環節,都需要專業人才來進行系統性地操作。

土地資源管理可分為兩大分支:土地資源管理和土地資產規劃,前者主要是從政府的角度研究土地的規劃和利用,後者則更側重從商業的角度進行一些房地產和市場方向的研究。這是一門經濟學和管理學交叉的學科,研究對象是土地,也可以說是在環境科學的基礎上添加了市場的因素,從而更傾向於資源綜合管理的學科。這個專業比較老牌,它市場需求量不大,主要是土地管理部門房地產開發商用人。前者是炙手可熱的好單位,進入不是容易的事,後者雖然在土地規劃測量、地產評估方面需要這方面人才,但量不多,且常常用測量工程、城市規劃專業的畢業生代替。

農林經濟管理研究的對象是農林,但用的是經濟學的原理和管理學的手段,因而這是一門糅合了農、經、管三大類別的學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農業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配置稀缺的自然與經濟資源,如何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如何對農業實行保護政策,如何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我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農業的市場問題變得更加重要,而這些問題需要大批仁人志士為之奮鬥。

物流業是當代經濟發展的熱點,被喻為“第三利潤源泉”。它涵蓋了國民經濟中的海陸空交通、運輸、倉儲、採購、供應、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第三方物流、連鎖銷售、製造業以及與物流相關的眾多行業。按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物流人才供不應求,目前的中高級人才已能拿到lO萬元以上年薪。中國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物流業將持續保持高強度吸納力,但由於高校對此專業擴招勢頭過猛,在往後的時間裡,估計競爭會趨向激烈。所以在選擇學校時,最好選擇那些經濟、管理類學科師資比較雄厚的或者一些交通類大學,這樣才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圖書檔案管理作為一門套用性和方向性都比較明確的專業,工作的性質屬於社會公共服務範疇,被稱作是將來“為社會服務的人才”。雖然本專業比較平靜、沉悶,所研究的領域鮮有重大突破,但對於那些希望將來生活比較穩定,工作強度和壓力都比較小的同學,選擇這類專業還是不錯的。

管理學類專業招生時大多是文理兼收,究竟是偏文還是偏理,與院校的自身特色有關。一般來說,財經類院校管理學類專業的培養方向偏重於文科,而綜合性院校和工科類院校則偏重於理科或工科。另外,要求具備技術背景的專業,比如工程管理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更多地偏向理科。從歷年高招情況來看,管理學類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基本處於各院校總體分數段的中等水平,而那些較為“熱門”的工業工程、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分數線會稍微高些。

【行業背景分析】

組織是人類存在和活動的基本形式。人類社會中存在組織就必然有人群的活動,有人群的活動就有管理。有了管理,組織才能進行正常有效的活動,簡而言之,管理是保證組織有效地運行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有些企業儘管人員充足,而且擁有較為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卻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有些企業儘管人員不多,物質技術條件也較差,卻能夠憑藉科學的管理,充分發揮其潛力,反而能更勝一籌。這就是管理所產生的魅力與作用。報考管理類專業,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部分管理崗位的人才需求重心上移。雖說任何時候、任何企業和單位都會需要各種類型的管理人員,管理學類專業人才發揮作用的空間很大,畢業生的市場需求相對穩定,但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企業管理層次的不斷升級,用人單位在招聘中對於多數管理類崗位則越來越傾向於碩士與博士,這種傾向尤以“人物化”管理和“企業化”管理的部分專業突出。有資料顯示,在1999年~2003年全國授予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中,管理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9.18%,管理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64%。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21406名博士生導師中,有981名是管理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58%;2005年開設管理學專業的大學共有561所。由此可見,一方面管理類專業招生持續猛增,一方面說明該類專業人才重心在上移。因此,這些專業本科畢業繼續考研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不打算考研,考生在報考管理學類專業時,應儘量避免選擇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定位較模糊的專業,因為這些專業的涵蓋面大而全,而應屆畢業生又缺乏管理方面的經驗。目前就業需求的實際情況是,一些管理類崗位所需要的人際溝通能力、領導管理能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等在大學的學習和考試中難以得到鍛鍊和體現。以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為培養目標的工商管理專業,其畢業生大都暫時走向其他非管理崗位,在基層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後才能尋求繼續的發展。

二是要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選擇那些未來成長性好的專業。第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前不久宣布,中國全面履行入世的基本承諾,面向外資銀行全面開放人民幣零售業務。其基本的導向是鼓勵外資銀行在本地註冊,外資銀行註冊後便獲得完全的人民幣零售業務資格,可獲得從事銀行卡以及諮詢服務的業務。從這則訊息我們應當看到,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使金融類人才的機遇明顯增加,但是其對學信息的人才需求量更大!滙豐銀行在廣州的信息分析中心2006年就招收了數百名專業信息處理人才,花旗銀行也有自己的金融軟體開發公司。從每年銀行招收的員工專業構成上來看,學習計算機信息方面的人才總是可以進入到所招收專業排名的前五位,但許多相關專業人才卻沒有把金融業當作自己的就業首選。未來的金融業,是信息發展的前沿,而國內還沒有哪所學校為這個行業培養相關專門人才,因此學習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同學可一定要把握機會!

學習這個專業的同學有時會抱怨自己的計算機技術不如計算機專業的,經濟類知識不如經濟類專業的,找不到合適的方向。其實在現代企業尤其是金融類行業,非常需要這種複合型人才,懂得如何運用信息手段來處理分析各種經濟數據和客戶信息。每年四大國有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大型企業招聘人員的專業要求名單上,都會出現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名字。基本上每個大型企業都會有自己的資料庫,尤其是銀行、證券公司,所以一般每個金融機構都需要有自己獨立的信息管理團隊。當許多同學在為學了這些“不實用”的專業內容而苦惱的時候,金融信息管理產業正在悄然發展=ㄉ枰?小⒄猩桃?卸加凶約憾懶⒌男龐每ǚ?裰行模??浞?竦暮艽笠豢檳諶菥褪歉涸鶇?沓汕?賢蚩突У男龐眉鍬肌⑾?鴨鍬嫉刃畔Ⅰ;?舊廈磕甓薊嵊幸?蟹⑿行縷分值男龐每ɑ蛘哂行碌囊?謝衽?⒖ǎ???械男畔⑾低塵突岵歡俠┐蠊婺#?宰ㄒ等瞬諾男棖笠不岵歡顯黽印3?艘?幸醞猓?負跛?兄行推笠刀薊嵊凶約憾懶⒌牟莆襝低常?揮卸讕呋堊鄣耐?Р嘔崽崆罷易級ㄎ唬??郵掄庖恍幸禱??髯急浮H綣?臚渡斫鶉諦畔⒐芾硇幸擔?詈醚≡衲切┰誥?醚Х矯嬗凶酆嫌攀頻母噝#?員隳芙?嗬虢詠?飧魴幸怠?

第二,隨著國際網際網路的不斷拓展與日益成熟,電子商務活動在世界各國興起並得以迅猛發展。它的觸角已延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國際商務領域則是最早感受到電子商務影響和衝擊的領域之一。這主要體現在貿易方式的變化上,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於l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活動,使國際商務出現網路化趨勢。

目前,電子商務因具有無紙化交易、成本低、快速、便捷等優勢,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種重要的貿易方式。世界各國、WTO和世界其他一些經濟組織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極為關注。據統計,國際貿易中80%是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的,目前全國有10萬左右國際貿易從業人員,其中大部分人雖能利用電子商務手段從事貿易工作,但卻沒有受過電子商務專業的系統培訓。另據有關專家預計,未來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缺口為200多萬人。

第三,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與建築業及其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休戚相關,特別是隨著專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的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我國加入WTO,全國建築業及其相關行業對各類專業人員的學歷水平和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工程管理高級人才(項目管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等)將有不斷增長的需求。有資料顯示,我國現有的工程管理方面的高級管理人才還很少,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供求比例大致為1:3。這可是一個通天的豌豆藤——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找到成功的捷徑。

房地產行業內的另一個就業熱點是物業管理。隨著物業行業趨於專業化、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集團化,專業物業管理人員需求量將持續走高。據統計,我國80%左右的物業管理從業人員來自城市企、事業單位下崗分流人員、部隊退伍軍人以及農村剩餘勞動力。高素質物業管理人才緊缺。據一些行業調查資料顯示,深圳大部分物業管理企業中,管理人員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60%,專科以上的僅為35%,即使在國家一級資質企業,高級職稱的工程師、碩士以上的人才也寥寥無幾。人才是現代企業發展永恆的基石,而對於“朝陽產業”的物業管理,人才的作用就顯得愈益重要,而歷來被視為物業管理業軟肋的人才問題顯得愈發嚴重。

目前,物業管理行業主要需求四類人才:一是日常物業管理人員,比如居民小區經理、物業管理顧問等;二是技術支持人員,比如給排水工程師、空調工、計算機操作、保全等;三是特殊物業管理人員,比如會務經理、高級管家、樓面經理等;四是從事現代智慧型化樓宇設備設施的運行維護、能源和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及大型物業管理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未來,既懂得財務分析,又懂得園林藝術的英式物業管理人員都會有不少的需求。

三是細分專業成氣候。從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可以看出,專業細化是目前各院校管理學類專業設定的一大趨勢。除了諸如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等這些老面孔外,很多院校都新設了如連鎖經營管理文化產業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物流管理、信用管理等指向性更為明確的管理學類專業。儘管名為“××管理”的專業數量很多,但都是建立在“管理”的基礎上,再根據不同的行業、職業需要,加入一些與相應行業、職業相關的課程與技能培訓,以及涉及的深度和廣度而已。

這些細分專業的誕生,是與我國經濟的發展及對人才的需求分不開的。由於專業指向明確,與行業結合密切,加上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出現不斷看好的勢頭。例如隨著我國信用管理體系的逐步確立,信用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的需求量將急劇上升,信用管理專業應運而生。本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都能夠參與其中,而市場行銷、企業管理、電子技術、商法等專業都是它的組成內容之一。再如物流行業近年來發展非常快,物流管理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十分看好。不僅可以進入政府經貿管理部門、工商企業、各類物流企業和研究單位從事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組織與管理、供應鏈最佳化與管理、集成物流經營管理、電子商務套用及管理工作,也可在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關領域教學和科學研究。業內專家估計,近幾年我國至少需要物流管理人員36萬人以上,而國內高校培養的物流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每年不足1000人。可以說,物流管理人才可以說是社會人才需求中的“國寶”。商務策劃管理專業的出現,則是基於近年來社會對商務策劃人才求賢若渴,企業戰略策劃、商務談判策劃、企業策略方案設計、投資策劃、項目策劃、品牌策劃、行銷策劃、廣告策劃、公關策劃、促銷策劃人員已成為企業的核心人才。就連檔案學這樣聽起來很古舊的專業,雖然目前還未能得到很高的地位(待遇中等,畢竟不是精尖技術人才),但就業率卻在年年攀升。而且這個專業文理雙修,又學編輯和計算機,且開設院校多為名校,在此雄厚背景下,學生收穫不匪。

值得注意的是,像圖書館學專業,由於專業的圖書館及檔案管理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國家對圖書館事業又給予了很好的支持,而開設這類專業的院校卻並不多,目前全國只有20多所院校開設有這種專業,每年畢業生才八百多人,並不能滿足崗位的需求,因此就業形勢較好。該專業畢業生中大多數都能對口就業,工作單位一般是大學圖書館和其他公辦圖書館,且待遇不錯,就業狀況不是“學生找工作”,而是“工作搶學生”。另外,該專業畢業生也可到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工作或繼續深造,該中心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科技圖書館和自然科學情報中心,擁有檔案學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四是一些認識誤區要澄清。在管理類專業中,有些被人們誤解的專業。例如會計學就是—個被誤解很深的專業,認為會計只是簡單的算帳、記錄什麼的,前景不會好到哪兒去。豈不知,在當今的職場上會計學的人才恰如風華絕代的公主一般被人所追捧,而且也是歷年統計數據中為數不多的屹立不倒、高居前十的熱門專業。在各個公司招收的應屆畢業生中,提供職位數量最多的專業就是會計、財務管理、金融等。世界知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僅德勤一家在中國就有接近4000名員工,每年的校園招聘數量也達數百人。而諸如英特爾、索尼等技術型產業公司,也會招收財務管理崗位的應屆畢業生,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學生有不錯的競爭實力。中國加入世貿之後的第一年,普華永道、畢馬威等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華招收的新員工數量翻了一番,而且幾乎每一年都保持高速度增長。隨著更多國際企業的進入,財務類人才將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另外,會計所從事的也決不只是寫寫算算的事情,現代會計專業人才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已經超過了人們的一般想像。可以說文科類專業中唯一稱得上技術型專業的就是財會類專業,就拿註冊會計師考試來說,需要考察的項目有會計、經濟法、稅法、財務管理、審計五大塊,可以看出光涉及法律方面的就有兩門。在求職市場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是廣大學子們心中所嚮往的,其良好的發展平台可以讓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迅速成長為一名專業的會計從業人員,並且在審計、財務管理和稅務方面都可以做得得心應手。每年從“四大”會計所跳槽到世界五百強公司從事財務方面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另外,聯合利華的人力資源部門招收管理培訓生,對英語專業的應聘者有很大的加分;中國銀行財務部的招聘中對本科專業是財務類的和獲得註冊會計師資格的人才有照顧。可見,同樣一門專業,同學們怎樣錘鍊和出脫自己很關鍵。

再比如有人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只能進政府機關,就業面太窄。其實,雖然這幾個專業屬於公共管理的範疇,和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是近親,但畢業生去向卻是很廣的。例如加入世貿以後,我國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行業——“獵頭”公司,指專門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諮詢的服務公司。這些公司不僅負責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更要負責這些人才的招聘、薪酬待遇談判、勞動契約簽訂等一系列工作。隨著中國入世之後現代服務業需求的不斷增長,人力資源類公司還將有更長遠的發展。尤其在人才流動持續加劇的社會潮流下人力資源管理日益紅火,除了各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外,各個人才市場乃至獵頭公司都大量招攬人力資源管理人才,這個專業可謂管理行業中的新貴。有資料顯示,21世紀我國急需的人才有八大類,人力資源管理位列其中。

另外,旅遊管理專業也並非一定要當導遊。正如前文所說,這時一門涉及領域非常寬泛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領域也相當寬廣。按照世界旅遊組織(WTTC)的預測,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和旅遊目的市場,旅遊業將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到2020年,每年將有1.37億人來華旅遊。可以說,旅遊業前景會越來越好。據人事部權威預測,旅遊代理員將成為今後幾年社會急需的人才。

總之,管理家族的擴充永遠不會停止,與時俱進地結合國情可以判斷出它的前景,再結合自身性情特長,就能夠挑到一個既適合自己又有前途的專業了。

【特色院校綜述】

目前開設管理學類專業的院校對管理學類各專業的側重不同。有的綜合性院校實力很強,但其管理類專業很弱;有的院校牌子不起眼,但某個專業的實力在全國卻是名列前茅。同時,雖然同為管理類專業,不同類型的院校所開設的專業性質不同,其辦學水平差異也很大。例如“工程管理”屬於新興專業,培養既懂土木工程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總體來說,由於技術背景的差異,財經類院校的工程管理專業不如工科類院校。其它一些新開設的管理學類專業如公共事業管理,考生最好報考實力比較強的綜合性院校,如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因為很多二本和三本院校雖然開設了這個專業,但可能無法提供必要的教學條件。開設一直屬於就業冷門的圖書館學、檔案學的院校比較少,一般都集中在綜合性院校,其中以中國人民大學為最強。而綜合性院校在旅遊管理專業上並不占優勢,建議報考華僑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下面就辦學水平頗有影響的一些院校分類作以介紹:

(一)財經類院校:上海財經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為代表,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也頗有建樹。它們在管理學類專業方面的實力有著傳統的強勢地位,師資力量雄厚,多年來培養的畢業生在用人單位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是該校前身國立上海商學院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迄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國只有兩個國家級重點會計學科點(首批),一個是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另一個是廈門大學會計系。1999年3月國務院批准全國成立兩個國家會計人才培養基地,一個是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學上依託清華大學;一個是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學上依託上海財經大學。該校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與IBM公司合作,成立了電子商務實驗室,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信息管理、企業管理決策博士點,凸顯其在企業信息管理方面的實力。

東北財經大學東北地區唯一的會計學科博士點,本專業碩士生招生規模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名列前茅。2000年,在有多所大學競爭的背景下,教育部批准該校與香港大學香港地區聯合舉辦會計專業學位班,使該校成為內地唯一可以在香港辦學授予會計學專業碩士和學士學位的教學單位。學院曾與英國會計師公會(ACCA)合作,首家在東北地區培養國際公認的ACCA會計人才。近期又與加拿大註冊會計師協會(CGA)達成合作培養國際會計方向人才的協定,使用CGA提供的原版專業教材,用英語授課,學分得到國家承認,可直接參加CGA考試。此外,學院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4+2”和“3+1”合作培養國際會計人才的項目也已獲得批准,正在積極實施中。堅持特色辦學是東北財經大學的一大亮點,該校工程管理專業就弱化了技術背景,偏重於投資管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金融管理類專業上的教學人脈比較強。其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引進美國工商管理教育方式和西方企業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等學科的教材體系,並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企業管理實踐,創建了頗具特色的貫通中外的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教育體系,取得了優異的教育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均使用美國優秀英文原版教材,由教授、專家採用英語或雙語教學。作為北京市市屬重點建設學科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專業,自建立以來一直是首都培養中高層次財會審計專業人才的搖籃。1996年開始招收註冊會計師專門化本科生,1999 1999年9月開始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澳大利亞註冊會計師公會聯合培養澳大利亞會計學碩士和註冊會計師。該校國際經濟貿易學院下設國際運輸與物流系,優勢主要是國際物流操作。要求學生精通海、陸、空運和多式聯運等具體操作環節,加上外經貿的特殊背景,外語、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都比較好。

屬於二本院校的安徽財經大學的會計學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天津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市場行銷專業在國內影響也很大,畢業生就業形勢不錯;西南財經大學等在金融管理類專業上的教學人脈比較強;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為國務院學位辦批准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的項目管理碩士(MPM)培養點,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報考本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另外,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天津商業大學等學校的人力資源、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公共管理類專業性價比很高,值得考慮。

(二)綜合性院校:北京大學是管理學類專業的最高殿堂,學校光華管理學院的經濟管理系創建於1947年,是我國自己創辦的最早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機構之一。為了體現交叉學科的特點,學院多年堅持文理兼收的原則,按理科和文科考生各半的原則招收本科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高素質學生。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於1984年,首任院長為朱鎔基教授。學院“工商管理”學科在2003年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名列第一。學院是中國MBA管理教育的創始院系之一,並且一直是其中規模最大、生源最好的學院。該院設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學、會計學和經濟學4個專業。招生報名時不分專業,按“工商管理類”專業統一招生。學生入學後,執行學分制教學計畫,前兩年為全院基礎平台課,第三年分專業培養。另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統專業之一,實行本碩統籌培養,目前該專業的畢業生較多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復旦大學會計學系已有70多年的歷史,曾培養了一大批海內外知名的會計學者、註冊會計師和高級管理人才,譽滿江南。會計學本科專業為中國註冊會計師專門化學科(原國家教育委員會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CICPA批准),本科生實行完全學分制,教學中特彆強調外語的訓練。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所有專業主幹課程均採用了原版英文教材,同時培養學生按國際會計慣例進行會計實務操作的能力,使學生畢業後能適應外商投資企業、跨國經營企業、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等處的實際工作。該校社會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為國內最早的博士點,也是全國與上海市重點學科,主要包含社會醫學、衛生事業管理、衛生經濟、醫院管理、衛生法學與衛生監督等教研室,設有公共管理博士後流動站。總體學術地位在國內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術界名列前茅。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信息管理學教育、研究機構。學院下設信息管理科學系、圖書館學系、檔案學系和出版科學系,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圖書館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5個專業和6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同時,作為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依託於該學院建立。該中心是本專業領域唯一一所經教育部批准的重點研究基地。目前,擁有情報學和圖書館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博士後流動站,以及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和出版發行管理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該校也是我國最早招收企業管理專業市場行銷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單位之一。該校商學院還設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際數理經濟試驗班、國際數理金融試驗班、國際經濟與貿易中法雙學士學位班等4個本科教學試驗班。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學科門類齊全。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企業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財務管理、產業經濟學等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企業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套用心理學、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及產業經濟學等8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還開辦了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專業碩士(MPAcc)、公共管理碩士(MPA)和企業管理專業碩士(高校師資)等專業學位教育。學院堅持走國際化合作辦學的道路。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合作培養EMBA,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尚德商學院(UBC)等簽署協定聯合培養MBA;長期與英國公認會計公會(ACCA總部)聯合培訓國際會計師,與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加拿大註冊會計師協會(CGA)三方合辦國際會計課程,培養外向型會計人才。2001年,學院與德國SAP公司合作成立華南地區唯一的ERP研究中心。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按專業招收學生,一、二年級打通各專業統一培養。學生在三年級可根據個人意願和社會需求調整專業。嶺南學院格外重視數學教學,學院學生的數學課高於文科專業學生的要求,將按物理、電子類專業的學生的數學水平要求。從2000級開始,在大一上學期開始採用全英文的原版經濟學課本,學院計畫逐步推行所有本科專業課實行全英語教學。同時,學院開設多項學生在英國、加拿大韓國葡萄牙、香港和澳門等地的學習、實踐和交流活動,從2000級開始,每年級約30名學生經選拔赴國內外大學參加為期半年的交換生學習。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下設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旅遊管理、農業經濟與管理四個系。學科設定覆蓋了管理門類的各個領域:包括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農業經濟管理三個省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業經濟管理三個博士後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三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教育經濟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八個碩士點以及工商管理(MBA)專業碩士和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EMBA)兩個專業學位授予點,並與兄弟學院共建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社會保障、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四個碩士點及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予點。該校會計與財務管理系設有資本市場與會計研究中心、財務與會計研究所兩個研究機構。會計與財務管理系在複式會計理論、審計制度、金融衍生產品會計、金融工程管理技術、中小企業信用評價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的地位。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會計學等個專業)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者可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對本科教育實施“l+2+1”的教學方式,即學生在校四年學習期間,第一年主要進行外語課程學習,第二、三年主要學習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第四年除部分專業課以外,大部分時間在國內或國外進行實踐訓練,將學生培養成為外語水平紮實、計算機套用能力強、適應我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需要的高級複合型、套用型人才。本類專業開設國際商務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旅遊管理4個專業方向,學生經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課程學習後,可根據社會需求、本人志向和學習情況,從中選修相應的專業方向課程及其實踐、實訓課程。

西南大學的旅遊管理專業實行二二分流的教學模式,前兩年注重專業基礎教育,強化文化素質,提高外語和計算機水平,後兩年分導遊與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和旅遊教育三個專業方向,學生按自願原則選擇專業方向。學習畢業,在考到了國家旅遊局全國導遊資格證和出國領隊證之後,就可以投身於日益紅火的旅遊事業,也可從事與旅遊有關的其他工作,就業前途較廣闊,近年來該專業學生就業率高達100%。另外,做旅遊每天都需要與人打交道,處理各種事務,在管理方面、語言表達方面、處理突發事件方面會對你的個人素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下設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與系統管理4個系,涵蓋了管理學門類下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學院現有行政管理、企業管理兩個碩士學位點,設有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5個本科專業。學院在中國政治、行政管理、工商管理、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電子商務等領域,具備較為雄厚的研究實力。人力資源管理系正在建設中的三大中心(人力資源測評中心、HR模擬中心、工效實驗中心),將以其學術上的先進性、社會服務上的開放性成為該系學科發展的亮點。

汕頭大學商學院專注於發展與國際商學相一致的管理學科,更把公司運營人才(COO)和財務管理人才(cFO)的培養放在首位,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管理人才需求的各種變化,並立志成為中國及亞太區一流的本科專業。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以“為中國培養世界級商界領袖”為目標的長江商學院在MBA和EMBA的招生與培養方面形成獨特的優勢,在學界和業界產生廣泛影響。

天津大學是全國高校中最早創立管理學科的6所學校之一,也是全國最早成立管理學院的高校之一,尤其工程管理專業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並在1993年率先建立“國際工程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學科優勢。東南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富有特色:強調電子商務管理和電子商務工程,定位於培養電子商務時代的高級管理人員和電子商務系統的高級設計人員。湖南大學的金融管理類專業也不錯。

另外,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會計學專業知名度很高,國家分別在北京、上海、廈門成立了三所國家會計學院,依託的高校分別是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廈門大學,可以看出其會計學的重量級地位。

(三)工科類院校: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始建於1928年,是我國最早的管理學院之一,是我國管理學科——管理工程專業的第一個博士點與首批博士後流動站單位,是國家第一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和高級工商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EMBA)試點學院之一,中國——加拿大聯合培養博士生西安中心和陝西省工商管理碩士(SMBA)學院均設在這裡。在中國大學排行榜上,該校連續多年獲“管理學”學科門類排名首位。本科生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大類招生,實行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在國內最早開設的工業工程專業,成為行業內目前辦得比較有名的高校,其次就是四川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建成了以本科教育為基礎、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教育在內比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擁有4個本科專業、4個雙學位複合型本科專業、8個碩士學位點、MBA等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企業管理兩個博士點、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學院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市場行銷、金融與財務、會計學、套用經濟學、信息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8個學科系,是國內規模大、學科全、建制合理的工商管理學院之一。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學歷教育已形成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流動站5個層次的完備體系。擁有西南地區最早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西南地區該學科唯一的博士後流動站;擁有5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本科專業、4個成人教育專業,跨管理學和經濟學兩個門類。“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已成為鐵道部和四川省的雙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在原國家教委1996年碩士點檢查評估中,由於教學嚴謹、成果突出、梯隊合理、培養的人才質量好,總體成績突出,被評為A級碩士點。同時“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專業為四川省最早的博士學位授權點。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辦學水平在國內高校管理類專業中名列前茅,曾兩次獲得“上海市高校管理專業綜合辦學水平評估”第一名。該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設有碩士點,有教授3名,副教授10名,主要研究方向有農業經濟管理、農業系統工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等。依託上海交大雄厚的工科和管理學科的教科實力,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北京交通大學在物流管理方面創立了國內許多第一:第一個獲得“物資流通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第一個獲得“物資流通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第一批獲得“管理學科與工程”博士學位物流管理授予權。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專業資格最早,2001年成為國內第一個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院校,同年建系;專業體系完備,已形成較為完整、領先、特色鮮明的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專業體系,國內開設物流專業的高校大部分都曾來校學習取經;物流師資力量強,擁有國內外知名的物流專家多名。

大連海事大學主要培養具有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及相關學科基礎理論和技能的高級物流經營管理人才。

北京工商大學在全國最早開辦了物流管理本科專業,重點定位為“企業物流”與“物流企業”的管理。其物流系統理論與方法、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流通技術與方法、連鎖經營與配送等專業是該校物流專業的特色。

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除統計專業由數學系招生並進行前期教學培養外,其他學生入學後前一年不分專業,後三年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在院內選擇專業,並根據各專業的要求進行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培養。南京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這些工科類院校,都是在院校合併時吸收了原屬中國人民銀行的財經專科院校,因此在金融管理類專業上的教學人脈都比較強,畢業生都很受歡迎。北京交通大學的物流專業水平在全國同類專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實力能排進全國前十位。重慶工商大學的商務策劃管理專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四)其他類院校:如今大部分師範院校、農林院校都設有管理學類專業,有的還成立了經濟管理學院,其中有一部分專業特色明顯。比如中國農業大學開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學就具有農業特色。該校經濟管理學院是我國首批招收碩士和博士的單位,是我國研究農業經濟問題的主要單位之一,尤其在農產品市場、農業貿易、糧食經濟、畜牧經濟、農村金融、鄉鎮企業管理、農業合作經濟、農史等領域更具雄厚的研究實力和特色。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被認為是中國旅遊界的“黃埔軍校”,在旅遊及酒店管理教育方面走在其他院校的前列。

農業經濟管理是農林院校的傳統優勢專業,除中國農業大學外,南京農業大學是我國最早招收農業經濟學專業研究生的單位,現設有農業經濟管理博士後流動站,具有農業經濟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僅、碩士學科點6個。華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是該校“2ll工程”8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涵蓋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村經濟組織制度、農業資源經濟與農村可持續發展、外向型農業管理、財政與農村金融等主要研究方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也相當不錯。

南京農業大學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其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審計學專業屬於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南京審計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比較值得一提。南京審計學院是全國高校中第一個開辦審計學專業,對政府審計、企業審計、社會審計都有較強的教學水平,尤其在工程審計方向獨樹一幟。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的審計學專業從屬於會計系,劃分為政府審計、民間審計、內部審計和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四個專業方向,專業結構比較完整。

另外,物流管理是管理類專業中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專業,加上開設院校眾多,所以有必要加以重點說明。在開設此專業的一本院校中,北京交通大學創立了國內諸多第一:第一個獲得“物資流通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第一個獲得“物資流通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第一批獲得“管理學科與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該校畢業生除可繼續深造外,一般在大型企業或機構中從事管理工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優勢主要在於國際物流操作方面,相關專業畢業生經常被中外運、中化等國內外物流大公司“搶購”一空,就業地主要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大連海事大學主要培養具有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及相關學科基礎理論和技能的高級物流經營管理人才,該校畢業生主要流向國家和地方政府行政部門、物流企業、運輸企業、生產企業、港口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吉林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由原軍需大學後勤指揮系發展而來,在軍事物流方面有很強的造詣,主要培養具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物流人才,在物流工程的所有開辦院校中資歷較老。北京物資學院物流系主要研究領域為物流系統設計、物流規劃、物流管理、物流節點建設、物流信息系統、國外物流等方面。作為教育部最先批准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現已構建物流系、物流研究中心以及物流系統與技術實驗室三大體系,物流研究中心已成為專業的物流研究、諮詢基地。北京科技大學擁有以物流工程和物流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物流研究所,並相繼招收物流工程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04年成立“物流工程系”,同時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下增設了物流工程碩士點。如果你想從事航海物流工作,坐落在浪漫之都的大連海事大學則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

二本院校中,青島理工大學突出管理類專業的特色,以供應鏈管理教學為重點,以口岸物流教學為特色,以企業倉儲流通物流教學為基礎,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與教學計畫。瀋陽工業大學物流管理專業有其獨特之處,突出生產與流通的有機結合,強調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有機結合,重視物流管理與網路經濟、電子商務的有機結合。南京財經大學培養熟悉運輸、倉儲、加工、配送、信息服務等業務運作過程,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具備物流管理理論與方法,能熟練運用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物流業務管理、規劃的高級專門人才。山東經濟學院突出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現代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廣東商學院該專業區位優勢明顯,長春大學培養的畢業生就業優勢明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