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資源管理

信息資源管理

信息資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是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屬於微觀層次的信息資源管理的範疇,指企業為達到預定的目標運用現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對與企業相關的信息資源和信息活動進行組織、規劃、協調和控制,以實現對企業信息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企業信息資源是企業在信息活動中積累起來的以信息為核心的各類信息活動要素(信息技術、設備、信息生產者等)的集合。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任務是有效地蒐集、獲取和處理企業內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信息資源的質量、可用性和價值,並使企業各部分能夠共享這些信息資源。

不對稱性

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資源之所以在當今社會受到人們的青睞,得到普遍的重視和廣泛利用,其根本原因在於它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作為構成客觀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其基本作用就是消除人的認識的不確定性,增強世界的有序性。對於現代的企業來說,信息資源也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信息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則是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目標。在社會的多元開發與多層次組織中,信息資源的形態呈多樣化趨勢,各種形態的資源在形態轉化中相互作用,成為一體,由此形成社會的信息資源結構,在企業中也是如此。

信息產生於人類的活動,就我們所使用的信息而言,大致有三種狀態:接受狀態,既存在於人的頭腦中,被人理解或吸收的狀態;記錄狀態,即信息存在於各類載體中的狀態;傳遞狀態,即各種方式的信息傳播。而從信息資源的存在方式來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口頭信息,文獻信息和實物信息資源。而這些信息的掌握有兩種狀態,那就是個人的和公共的,其中公共信息資源掌握在公司,大學,科研機構等地方。由於信息在不同機構和個人的掌握中,所以信息的交流和整合對於信息資源開發來說非常的重要。根據下圖1信息交流系統可以看出,虛線以上是直接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明顯帶有個體性質,由個人之間直接進行,而虛線一下是間接交流過程,它是通過科技服務和科技文獻、信息服務進行交流的過程。因此對於信息資源管理來講,對於間接交流的部分,由於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和規範的信息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和管理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對於直接交流的部分,由於它的個性特徵,很難進行規範化的管理,同時,這部分信息可能對於企業的決策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也是信息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之一。

信息不對稱理論研究的是在實際生活中所存在的各方面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對稱問題,這對於信息資源管理來說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兩點,其一就是有關交易的雙方之間的分布是不對稱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較多的相關信息;其二就是交易雙方對於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對地位都是非常清楚的。

對於信息資源管理來說,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就要從開發信息資源著手,而開發信息資源就要從信息資源的交流過程人手。我們在上面的論述中知道,信息資源的交流大致分為兩個層次,即直接交流和間接交流,而信息資源管理的難點就在於直接交流這一部分。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信息往往是非對稱的,對於個人來說,所掌握的信息有兩個部分: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對於機構來說所掌握的信息就有公開信息和內部信息,專指性信息與瀏覽性信息。

如果就一個世紀的決策過程或者行為方式,用信息環境來衡量,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或者只占有部分信息,就形成了信息不對稱環境。信息不對稱,會使行為過程發生扭曲,產生很多缺陷障礙,影響正確執行制度,甚至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對於決策者來講,信息不對稱對於企業的重要決策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信息資源管理本來就是輔助企業決策,儘可能的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因此研究信息不對稱理論對於信息資源管理的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信息不對稱環境下會對於信息資源管理產生一些障礙。

首先是時滯現象。信息在活動過程中因為受各種因素的不良干擾與影響,有時就會出現信息過剩、信息阻塞或者信息過時。增加了獲取信息的難度,表現出一種難以克服和無法避免的狀態。

其次是限制現象。信息具有消耗成本的制約,大量的搜尋、過度的檢索會使信息本身的成本加大,從而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受到約束。

最後是激勵制度,由於直接交流的影響和信息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個人的信息不能夠得到共享,浪費了大量的信息資源。

相關圖書

清華大學出版社圖書

書名:信息資源管理(高等學校教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ISBN:730211583

作者:張凱等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29

頁數:367

出版日期:2005-9-1

版次: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學校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專家為信息系統專業主幹課“信息資源管理”編寫的教材。本書對國外(特別是美國和英國)信息資源管理的產生、發展和現狀進行了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比較充分地借鑑和吸收了國際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努力結合本國的實際,逐步建立起一個新的知識體系。主要內容包括信息資源管理的歷史沿革、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信息資源管理的目標與任務,信息資源的內容管理與系統管理,企業與政府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政策與法規,信息資源最佳化配置,知識管理等方面。本書適於作為本科生教材,同時也可供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廣大信息工作者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篇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概述

第1章信息資源管理概述3

1.1信息概述3

1.1.1信息的定義3

1.1.2信息的特性4

1.1.3信息的類型5

1.1.4信息的功能7

1.2信息資源9

1.2.1信息資源的概念9

1.2.2信息資源的特徵9

1.2.3信息資源的類型11

1.3信息資源管理12

1.3.1信息資源管理的起源與發展12

1.3.2信息資源管理學的對象14

1.3.3信息資源管理學的內容16

1.4國內外信息資源管理17

1.4.1國外信息資源管理17

1.4.2國內信息資源管理19

1.5信息科學與管理科學19

1.5.1信息科學20

1.5.2管理科學20

1.5.3傳播科學22

參考文獻24

第2章信息資源過程管理25

2.1信息採集25

2.1.1信息採集的任務25

2.1.2信息採集的原則25

2.1.3信息採集的對象27

2.1.4信息採集的過程29

2.2信息組織加工31

2.2.1信息的篩選31

2.2.2信息的分類33

2.2.3信息的評價33

2.3信息存儲與檢索39

2.3.1信息存儲39

2.3.2信息檢索41

2.4信息服務45

2.4.1信息服務原則45

2.4.2信息服務類型45

2.4.3信息服務對象47

2.4.4信息服務評價49

參考文獻50

第3章信息資源管理法規51

3.1信息資源管理政策法規概述51

3.1.1基本概念51

3.1.2國內外信息政策法規的發展歷史52

3.1.3政策法規方面存在的問題54

3.2信息政策法規體系結構57

3.2.1信息政策法規體系的設計57

3.2.2信息政策體系結構60

3.2.3信息法規體系結構63

3.3智慧財產權66

3.3.1智慧財產權概述67

3.3.2我國智慧財產權制度的發展現狀68

3.3.3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70

3.3.4現代智慧財產權的特徵74

參考文獻75

第4章網路信息資源配置與評價77

4.1信息資源配置77

4.1.1信息資源配置的概念與基本原理77

4.1.2信息資源配置效益79

4.1.3信息資源配置80

4.1.4信息資源配置的市場失靈82

4.1.5信息資源配置與共享問題83

4.2網路信息資源配置84

4.2.1網路信息資源的特點與發展趨勢84

4.2.2網路信息資源配置環境與分布85

4.2.3網路信息資源配置的原則87

4.2.4網路信息資源配置的方法89

4.2.5信息資源配置的結構模式90

4.3網路信息資源的利用91

4.3.1網路信息資源的利用形式91

4.3.2網路信息資源的利用模式92

4.3.3網路信息資源服務模式的變革93

4.4網路信息資源配置評價95

4.4.1評價網路信息資源的必要性95

4.4.2網路信息資源評價指標96

4.4.3網路信息資源評價方法97

參考文獻98

第2篇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

第5章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手段103

5.1信息資源採集技術103

5.1.1文本生成103

5.1.2圖像掃描106

5.1.3音頻採集和生成109

5.1.4視頻採集111

5.1.5自動識別技術112

5.2信息資源壓縮技術116

5.2.1壓縮編碼的評價與分類118

5.2.2靜止圖像的壓縮技術118

5.2.3運動視頻圖像的壓縮技術119

5.3信息資源存儲技術121

5.3.1紙張存儲技術121

5.3.2微縮存儲技術121

5.3.3聲像存儲技術123

5.3.4磁存儲技術123

5.3.5光存儲設備125

5.4信息資源共享技術130

5.4.1網際網路130

5.4.2超文本與超媒體135

5.4.3流媒體技術137

參考文獻143

第6章信息資源標準化管理144

6.1標準化概述144

6.1.1標準與標準化144

6.1.2

標準化的必要性與重要性145

6.1.3標準化空間146

6.1.4標準化分類147

6.1.5標準化分級149

6.2標準化實施150

6.2.1標準化原則與方法151

6.2.2標準化的管理原理152

6.2.3標準化的過程153

6.3信息資源的標準化155

6.3.1信息資源標準化概述155

6.3.2信息資源的標準化157

參考文獻162

第7章信息系統資源管理163

7.1信息系統概述164

7.1.1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164

7.1.2信息系統的發展168

7.1.3信息系統在企業信息資源管理中的戰略地位171

7.2信息系統規劃階段的管理173

7.2.1信息系統戰略規劃173

7.2.2信息系統項目的計畫175

7.2.3招標與投標管理176

7.3信息系統開發階段的管理181

7.3.1組織管理181

7.3.2進度管理187

7.3.3質量管理190

7.3.4文檔管理193

7.4信息系統運行階段的管理197

7.4.1運行管理197

7.4.2維護管理198

7.4.3安全管理200

7.5信息系統的評價、監理和審計202

7.5.1信息系統評價203

7.5.2信息系統監理206

7.5.3信息系統審計209

參考文獻212

第3篇經濟信息資源管理

第8章信息產業的組織管理217

8.1信息產業的構成217

8.1.1信息產業概述217

8.1.2信息產業的構成219

8.2信息產業的特徵和作用221

8.2.1信息產業發展的動因與信息技術發展過程221

8.2.2信息產業的特徵224

8.2.3信息產業的地位和作用226

8.3信息產業運行與管理模式229

8.3.1信息產業的企業和市場運行特點230

8.3.2信息產業管理模式237

8.4信息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趨勢243

8.4.1我國信息產業的基本情況244

8.4.2信息產業政策251

8.4.3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257

參考文獻261

第9章政府信息資源管理263

9.1政府信息資源管理概述263

9.1.1政府信息資源管理內容263

9.1.2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職能與作用265

9.1.3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框架266

9.2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實施271

9.2.1政府信息化與行政管理改革271

9.2.2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立法及標準化273

9.2.3我國政府信息化的發展歷程277

9.2.4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人才培養281

參考文獻283

第10章市場信息資源管理284

10.1市場信息資源管理概述284

10.1.1市場信息資源的含義284

10.1.2市場信息資源的特點286

10.1.3市場信息資源的發展趨勢287

10.1.4網路市場信息資源288

10.2市場信息資源形式291

10.2.1市場信息對稱與不對稱291

10.2.2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結果294

10.2.3激勵機制與市場信號295

10.3市場信息資源搜尋、選擇和利用296

10.3.1市場信息資源搜尋與選擇296

10.3.2市場信息資源利用297

10.4市場信息系統建設298

10.4.1市場信息系統發展原則298

10.4.2國家市場信息網路系統300

10.4.3市場信息資料庫的建設301

參考文獻304

第11章企業信息資源管理305

11.1企業信息資源管理概述305

11.1.1企業信息的資源觀305

11.1.2企業信息資源的特點306

11.1.3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307

11.2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系統308

11.2.1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系統概述308

11.2.2製造資源計畫(MRPⅡ)系統311

11.2.3企業資源計畫(ERP)系統312

11.2.4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313

11.3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組織框架315

11.3.1信息資源管理與組織結構的相關性315

11.3.2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組織機構315

11.3.3信息管理體制318

11.4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新發展:企業知識管理320

11.4.1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知識化演進320

11.4.2企業知識的存在形式321

11.4.3企業知識管理的模型與方法324

11.4.4企業知識管理的機制體系326

參考文獻329

第12章經濟信息資源管理案例330

12.1銀行330

12.1.1銀行信息的基本概念330

12.1.2銀行信息系統333

12.1.3銀行信息化338

12.2證券342

12.2.1證券信息的基本特徵343

12.2.2證券信息化實施346

12.3商業351

12.3.1商業信息的基本特徵351

12.3.2商業信息系統355

12.3.3商業信息管理的實施359

參考文獻367

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作者:胡克瑾主編,劉義理副主編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2-1

版次:1

頁數:321

字數:420000

印刷時間:2005-8-1

紙張:膠版紙

ISBN:9787560826394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信息資源管理的原理,以信息資源管理與信息化為主要視角而展開分概念篇、技術篇、過程篇和展望篇四大部分,共十章。其中概念篇概括了信息資源管理涉及的基本概念與理念;技術篇實現了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管理的有機結合;過程篇復蓋了規劃與組織、獲取與實現、交付與支持、監控等信息資源管理的全過程;展望篇探討了未來信息社會的全景。本書全面透徹地介紹了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標、過程、理論方法和技術;每章以《先行案例》開始,以《綜合案例》收尾,用豐富多彩的案例建立起互動的學習環境,讓大家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從而獲得最大收益。

本書可作為信息系統主管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信息化管理者、IT諮詢顧問、IT技術人員的參考手冊,還可作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安全、計算機類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書或參考書。

圖書目錄

概念篇

1我們生存的時代:信息資源的崛起

1.1信息及信息資源成為最有價值的資產

1.2IT治理:信息資源投入風險的控制

1.3系統審計:信息資源成為最有價值資產的保證

1.4信息資源管理框架

1.5管理指南:信息資源管理模型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技術篇

2資料庫的威力:挖掘信息寶藏

2.1支持企業信息管理的資料庫

2.2什麼是資料庫

2.3如何構建自己的資料庫

2.4資料庫管理系統

2.5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3遍布世界的網路:傳遞決定一切

3.1服務於信息流通的網路

3.2國際網際網路:Internet

3.3網路技術套用(一):電子商務

3.4網路技術的套用(二):電子政務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4決策支持技術:電腦輔助人腦

4.1決策與信息

4.2決策支持系統:機器謀士

4.3人工智慧技術:機器替代人?!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5信息系統:動力創造機遇

5.1組織與信息

5.2組織中的信息系統

5.3組織的新戰略:信息系統創造機遇

本章要點

複習思考題

過程篇

6信息系統的規劃和組織:滿足組織需要

7信息系統的獲取與實現:最小成本,最大收益

8交付和支持:對信息系統進行“保養”

9信息系統監控:及時反應

展望篇

10未來社會:信息改變生活

參考文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