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文化

西域文化從總體上講是一種東西方文化匯聚、綠洲農耕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與屯墾文化並存、多種宗教文化輝映的多源發生、多元並存、多維發展的複合型地域文化。

基本信息

簡介

西域西域

新疆古稱“西域”。古代新疆絲綢之路的樞紐,因此也就成了東西文化交流、薈萃之地,古代中華文明、古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於此匯聚融合,形成了這種多源發生、多元並存、多維發展的多民族的中國地方文化。

新疆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見證了歷史發展的進程。從生產方式與自然環境的差異看,古西域文化分為南部綠洲農耕文化、北部草原遊牧文化、屯墾文化三大類型;從文化結構看,又可分為西域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觀念形態文化;從民族發展歷史看,可分為古代民族文化和近現代民族文化;從語種看,既有印歐語系、阿爾泰語系諸民族文化,又有漢藏語系民族的文化;從宗教傳播角度看,薩滿教、祅教、佛教、伊斯蘭教、摩尼教、基督教等文化兼容並蓄;從文化形態看,有民族音樂、舞蹈、書面文學作品、口傳民歌和故事,還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形成歷史

西域風光西域風光

新疆南部的綠洲農耕文化大約形成於距今3000多年的鐵器時代,在漢代(前206——220)定型,魏晉時期(220——420)得到發展,到唐宋時期(618——1279)達到鼎盛,一直沿續到清代(1644——1911)。絲綢之路穿過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片片綠洲,在南北兩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于闐文化、龜茲文化、樓蘭——鄯善文化和高昌文化,綠洲農耕文化為絲綢之路的輝煌留下了歷史的印跡。
考古發現,在新疆南部鐵器時代,農耕及生活用品已使用鐵器,同時兼用銅器和石器;喪葬習俗多為屈肢葬和二次葬,與中國陝西、甘肅地區的秦文化、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馬廠文化及中亞、南西伯利亞文化有一致性,足見古西域文化早期就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影響。此地出土的彩陶造型、紋飾、製法與中國中原、甘肅、青海等地的彩陶有共性;信仰習俗既有土著性,亦受周邊地區民族的影響,比如孔雀河下游古墓冢外部的太陽輻射狀標誌是當時普遍存在的太陽崇拜信仰的證明。
處在絲綢之路南北道上的于闐、樓蘭——鄯善、龜茲——焉耆和高昌等地,是絲綢之路貿易興盛時進行東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在漢代,中國中原地區的絲綢、漆器、鐵制農具、服飾、銅器、錢幣就已傳入這些地區,而中亞、西亞的名馬、毛皮、毛織品、香料等,也是經過這些地區傳入中原的。從漢到魏晉,于闐一帶的居民操於闐塞語,龜茲、焉耆一喧的居民操焉耆——龜茲語(亦稱吐火羅語),而鄯善一帶則通行佉盧文。隨著西漢王朝在公元前60年統一西域,這些地區也流行漢語,如鄯善國上層就使用漢語文。在佛教傳入前,新疆南部綠洲的居民崇拜自然,信仰祅教,祭天拜火多用巫術儀式。公元2世紀左右,印度佛教沿絲綢之路傳入這些地區,于闐成為大乘佛教的文化中心,龜茲是小乘佛教的文化中心。于闐在佛教雕塑、繪畫、建築上受犍陀羅藝術影響較濃,與中原文化也有密切聯繫;龜茲佛教石窟藝術在風格上受中原、印度、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同時龜茲樂舞東傳、龜茲名僧東進,又豐富了中原文化;鄯善文化是一種漢文化和犍陀羅文化並行的文化,樓蘭、尼雅出土的漢文化簡牘、黃曆及標有“萬事如意”、“延年益壽大宜子孫”、“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等紋樣或字樣的漢錦、服飾和日用品就是明證;興起於公元4世紀的高昌文化是以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漢文化,延續了三百多年。
隋唐時期(581——907)是南部綠洲文化鼎盛時期,這與民族大融合密切相關,文化交流、整合現象十分突出。此時期的龜茲樂、高昌樂被納入隋唐宮廷樂,龜茲音樂家影響中原樂壇,于闐畫派為中原開一代畫風。同時,中原的不少詩人從軍到西域,西域邊塞詩寫入了中國文學史。南部綠洲的本土民俗文化與佛教、突厥文化交相輝映。公元840年回鶻西遷到高昌地區建立回鶻汗國後,突厥文、回鶻文、摩尼文、粟特文等又在高昌地區流行。

西域文化西域文化

10世紀後,伊斯蘭教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噶爾、于闐等地傳播,15世紀以後又傳入吐魯番、哈密等地。這期間蒙元控制統治權,西域社會發生了劇烈變革,文化也發生重大轉型。伊斯蘭文化深入到了南部綠洲的社會生活、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在這個時期先後出現了《突厥語詞典》、《福樂智慧》、《編年史》等文化典籍,規整的《十二木卡姆》也是這一時期的文化業績。
天山以北的草原遊牧文化經歷了以下幾個歷史時期:兩漢時期以塞種、匈奴、大月氏、烏孫為代表的遊牧文化,魏晉南北時期的(本字無法顯示:“口+厭”)噠、悅般、高車、柔然等民族的遊牧“行國”文化,隋唐時期的突厥文化,蒙元時期的蒙古遊牧文化,清代新疆北部的準噶爾蒙古、哈薩克遊牧文化和南部的柯爾克孜、塔吉克遊牧文化。草原各遊牧部落因“逐水草而居”的生產、生活方式決定,文化上有一定的共性,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仍然表現出各民族文化的個性。歷史上,這些遊牧民族幾乎都信仰過薩滿教、祅教,但在不同時期,不同民族還信仰過佛教、摩尼教、聶思脫里教和伊斯蘭教。在生活習慣上,住氈房、食肉飲酪、身著動物毛皮製成的服飾都是普遍現象。但在風俗上,卻各有特點,如突厥人敬鬼神,信巫覡,披髮左衽;倫理上賤老貴壯;實行自擇配偶和收繼婚制,實行部落外婚姻,同部落人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須七代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由於各遊牧民族之間,以及他們與外界的交往頻繁,彼此在文化上互相吸納、互補的現象也明有發生。

西域文化西域文化

古西域屯墾興於西漢,盛於唐代,清代又開創屯墾戌邊的新局面。古西域的屯墾文化是以漢文化為主體的文化。漢唐屯墾時期,中原較為先進的生產工藝如冶鐵、鑄造、絲織、造紙等技術傳入西域,豐富了西域物質文化的內涵。同時,自漢唐至清代,漢字書寫的典章制度、漢文典籍、邊塞詩、官修方誌、西行記等,更是西域漢文化光彩的一頁。清代,由於屯墾戌邊的需要,東北的錫伯族西遷到伊犁河流域,錫伯族文化與漢文化、滿族文化及其他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影響、交流,為古西域文化增添了光彩。清代建新疆省後,中國中原及南方各省的商人紛紛來到新疆各地,尤其是在城鎮落腳經商,在烏魯木齊等地建有內地諸多省份的會館,新疆的城鎮文化由此發展起來。漢族的年節習俗、方言俚語、飲食習慣、地方戲劇、婚葬禮儀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相互影響,形成新疆多元文化的內涵。

西域

西域西域

作為一地理概念,西域泛指玉門關陽關以西的廣大地區。廣義的西域是指中亞、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俄羅斯中國的一部分。

“西域”一詞自漢代出現以後便一直被沿用,一直到清乾隆始稱“新疆”,再到18世紀左宗棠復收西域,新疆正式建省,它才被“新疆”這一稱謂普遍地使用開來。人們至今仍以西域來指稱新疆,更多的帶有一種書面色彩,一種對獨特異域的夢想,以及觸撫歷史、追憶時光的情懷。在世界上委實恐怕難找出第二個像西域這樣多元文化共存的區域,這裡曾使用過的語言文字多達十幾種。這都緣於張騫鑿出的“絲綢之路”,這一美麗而偉大的紐帶,而使之成為中國、印度、波斯和希臘四大文明獨一無二的融合區。

中國地域文化概觀

中國就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在不同的人文習俗、地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薰染、影響下,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性文化。這些區域性文化各有特點和所長,對中國文化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潮汕文化 | 嶺南文化 | 客家文化 | 五邑文化 | 雷州文化 | 齊魯文化 | 三晉文化 | 荊楚文化 | 吳越文化 | 關東文化 | 燕趙文化 | 徽州文化 | 黃土高原文化 | 中原文化 | 淮河流域文化 | 巴蜀文化 | 鄱陽文化 | 青藏高原文化 | 康藏文化 | 草原文化 | 兩淮文化 | 江西文化 | 八桂文化 | 八閩文化 | 滇雲文化 | 瓊州文化 | 隴右文化 | 西域文化 | 陳楚文化 | 黔貴文化 | 三秦文化 | 秦隴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