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兩用這樣吃

藥食兩用這樣吃

《藥食兩用這樣吃》一書的出版社是人民軍醫出版社,作者是高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藥食兩用這樣吃》系統介紹了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近90種物品。對一些普通讀者在生活中能購買到但是不明確使用方法的食材,進行了解釋和指導。向讀者們詳細介紹了藥食兩用物品的性味歸經、健康功效、藥理套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食用方法,詳細列明了數百個健康食譜和分步做法,是廣大讀者日常生活和保健的指導性圖書。

編輯推薦

《藥食兩用這樣吃》:食物有藥性,五味五穀正確吃。藥物有食方,藥膳做出美味來。

性味歸經 健康功效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作者簡介

高音,生於醫學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感興趣於治病救人,懸壺濟世,現就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望聞問切之餘,騰出精力,教普通百姓吃喝之道,願大家遠離醫院,健康生活。

目錄

一 藥食並用,食助藥效

藥物與食物的性

藥物與食物的味

藥膳的常用製法

二 寒性,涼性藥食兩用品

百合

百合綠豆粥/百合蓮子煨雞脯肉

西芹百合/百合如意鮮貝/百合梨糖/百合燉香蕉/銀杏百合

菜心燒百合/百合西芹炒乳鴿/柿餅百

合鯽魚湯/冰糖百合/銀耳百合燉香蕉/百合杞子茶

百合蓮子紅棗粥/蓮子百合瘦肉粥/百合大棗銀杏羹

川貝母

川貝雞蛋/秋梨膏

川貝梨/川貝百合湯/川貝母燉瘦肉川貝母海蜇瘦肉湯川貝母蜜棗瘦肉湯川貝母燉蜜糖

丹參

丹參酒/丹參蜜飲

藍桂仁茶/紅花糯米粥/養肝消瘀蜜/山楂丹參茶五參茶/丹參枸杞茶

心痛茶/參薑茶/丹參黃豆汁

淡竹葉

竹葉甘草飲/竹葉銀花蘆根茶

百合洋參竹葉茶/竹葉石膏粥麥冬竹葉粥/淡竹葉酒/竹葉粥

番瀉葉

菠菜番瀉葉雞蛋湯番瀉葉茶/番瀉葉蜜

槐花

槐花餅

槐花豬腸/二花茶飲/槐花包子

絞股藍

絞股藍粥/絞股藍燕麥粥/絞股藍燉烏龜/絞五山茶

金銀花

銀花梔子粥/雙花飲

銀花飲/金銀花粥/桑葉雙花飲

菊花

菊花蘿蔔粥/菠菜菊花湯

菊花小米粥/綠豆菊花湯/菊花核桃

仁粥

決明子

枯草決明瘦肉湯/草決明海帶湯杞菊決明子茶菊楂決明茶菊花決明子粥決明子茄子煲

何首烏玉須茶/決明子粥/決明子蜂蜜飲桃仁決明蜜茶/決明蓯蓉茶

苦丁茶

菊花苦丁茶/苦丁茶/翠衣苦丁茶

昆布

綠豆海帶粥/糖漬海帶

海帶排骨湯/海帶醋/綠豆海帶湯

馬齒莧

馬齒莧煎水/馬齒莧玄參飲

大蒜馬齒莧/涼拌馬齒莧/馬齒莧荸薺糊

麥冬

杏仁麥冬飲/沙參麥冬飲/麥冬甘草粥/麥冬粥/茉莉麥冬茶/麥冬茯苓糕

牡蠣

牡蠣粥

牡蠣煎餅/天然牡蠣湯/牡蠣豆腐湯牡蠣紫菜湯

胖大海

胖大海蜜飲/胖大海茶

蒲公英

涼拌蒲公英蒲公英綠豆湯

三草紅糖蛋/蒲公英甘草茶/丹皮瓜仁粥

桑椹

桑椹菊花茶/桑椹粥/桑椹大棗飲/桑椹冰糖茶/滋腎固齒八寶鴨

薏歐仁

薏米綠豆粥/薏米荸薺湯/茅根薏米粥/薏仁蓮米粥

冬瓜薏仁湯/薏苡仁飯/薏仁番茄瘦肉麵

魚腥草

綠豆魚腥草羹/魚腥草煎山楂

魚腥草拌萵筍/魚腥草蓮子湯/魚腥草粥/魚腥草葦莖湯/魚腥草燉豬肚

珍珠

珍珠米粥/珍珠茶/珍珠奶

蘆薈

蘆薈豬蹄湯/涼拌蘆薈/芹菜蘆薈汁/蘆薈玉米粒

蘆根

桑菊蘆根水/石膏蘆根粥/五葉蘆根湯/蘆根竹茹粥

鮮蘆根粥/鯽魚粥/銀石蘆根飲/薄荷蘆根水/蘆根白茅飲/蘆根茶/綠豆蘆根飲/五汁飲

北沙參

沙參百合玉竹粥/沙參玉竹鴨

百合沙參燉魚翅/沙參懷山煲兔肉/沙參粥/七味鴨

薄荷

薄荷梨粥綠豆薄荷湯

薄荷大米粥銀花薄荷飲/薄荷湯麵/三鮮飲/廣東涼茶/金菊百合茶

羅漢果

柿餅羅漢果湯/羅漢果橄欖茶/羅漢果煲豬肺

雪梨燉羅漢果川貝/減肥健身飲/羅漢

果茶/羅漢果瘦肉湯

西洋參

洋參燉甲魚/西洋參茶

淡豆豉

蔥豉粥/豆腐豆豉蔥白湯

三 平性藥食兩用品

阿膠

阿膠棗/阿膠雞子羹

紅棗阿膠粥鯉魚阿膠粥/胡蘿蔔阿膠燉豬肉

白果

白果蒸雞蛋白果蛋

白果炒百合栗子白果羹/白果冬瓜子杏仁飲/冰糖白果/核桃白果燉生薑

柏子仁

柏子仁燉豬心/柏子仁粥

赤小豆

薏米赤小豆粥/三豆粥

赤小豆粥/蒼朮赤豆湯/紅薯豆沙餅

鯉魚陳皮煲/益肝利濕湯/花生小豆鯽魚湯

天麻

天麻杜仲酒/天麻鴨子/天麻瘦肉豬腦湯/天麻鯉魚

黨參

藥蒸肚片/健脾鯽魚湯/參芪雞湯/黃參茶/參棗蓮子粥/枸杞紅棗蛋

參連蓮子湯/鱔魚強筋健骨湯/黨參枸杞蒸雛鴿/參芪豬肉燜老鴨/參棗米飯

補中益氣糕參歸燉豬心黑米黨參山楂粥

榧子

獨腳金榧子鵪鶉瘦肉湯

蜂蜜

蜂王漿蜂蜜/冰糖蜜西瓜

蜂蜜土豆汁通菜白蘿蔔蜂蜜露/三蔬一果蜜飲/蜂蜜橙子茶

芝麻蜂蜜粥酥蜜粥/蘆筍桂花蜜汁/紅棗花生蜜/白蘿蔔燉蜜糖/甜蜜黃瓜、

蜂膠

茯苓

茯苓粉餅/山藥茯苓包子

茯苓棗粥/茯苓車前子粳米粥/茯苓赤小豆包/冬瓜鯉魚湯/固胎八珍雞四君子茶

參術茯苓茶/茯苓餅/芝麻茯苓粉/白芍

飲/十全大補雞湯

甘草

菊花甘草湯綠豆甘草湯

麥棗甘草蘿蔔湯/甘草藕汁飲/板藍根糖茶/紫草二豆粥健胃茶/陳皮甘草煲

雞翅

葛根

葛根粉粥

粉葛瘦肉湯葛根綠豆菊花粥/葛根粉

蛤蚧

人參蛤蚧粥/蛤蚧補骨脂粉

杏貝水梨蛤蚧湯蛤蚧蟲草燉瘦肉蛤蚧大棗燉烏雞

……

四 溫熱性藥食兩用品

序言

人們常謂西菜注重營養,中菜講究滋味,以為這是中西飲食之最大區別。其買中國自古就很重視飲食與保健的關係,也留心烹飪的科學性。李時珍說:“太古民無粒食,茹毛飲血,神農氏出,始嘗草別谷,以教民耕,又嘗草別藥,以救民疾天。軒轅氏出,教以烹飪,制為方劑,而後民始得遂養生之道。”這說明最早的醫藥知識是從飲食中得來的。《周紀·天官冢宰》中說,周代已設有專門管理宮廷飲食的官,叫“食醫”,居各醫師之首,由此可知最早的醫務人員也是飲食專家。

中國最早的醫療方法要算飲食療法,所以自古就有“醫食同源”“藥膳同功”的說法。我國第一部醫學理論專著,戰國時期出現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許多用食物治療疾病的記載。戰國名醫扁鵲也主要是用醫食結合的方法為人治病的。他認為:“為醫者當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中國人自古不僅把食物作為充飢的物品,還把它作為治病防疾的藥品,提出,人有疾應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周禮·天官疾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