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葉天名精

薄葉天名精

薄葉天名精,菊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叢生,纖維狀。莖高40一80厘米,通常不分枝,基部圓柱狀,生於山地草坡及林緣,海拔2000—27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海拔:2000-27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12(4):499.1974]
中國植物志:75:311
組中文名:膜苞組
組拉丁名:Sect.Abrotanoides
亞族中文名:旋覆花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InulinaeO.Hoffm.
族中文名:旋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薄葉天名精(原變種)Var.1eptophyllum多年生草本。根叢生,纖維狀。莖高40一80厘米,通常不分枝,基部圓柱狀,上部有明顯的縱條紋,被疏柔毛。基嚇早凋,莖下部及中部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近膜質,長7—11厘米,寬4—6厘米,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近圓形或近截形,驟然下延成頂部近於翅狀的葉柄,邊緣具略呈淺波狀的淺齒,上面被稀疏柔毛,下面沿中肋及側脈有極稀疏的柔毛,餘部近於無毛,葉柄長2—6厘米;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狀漸狹,具短柄或近於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莖端及上部葉腋,近無梗,成穗狀花序式排列,無苞葉或有時具2—3枚狹披針形,長5—12毫米的苞葉。總苞鍾狀,長約5毫米,直徑4—6毫米;苞片3—4層,乾膜質,外層較短,卵狀披針形,無毛,內層矩圓形,長約5毫米,先端鈍,有不規整的小齒。雌花狹筒狀,長約1.5毫米;兩性花筒狀,長2—2.5毫米,上部稍擴大,冠檐5齒裂。瘦果長約3毫米。

產地分布

四川峨眉山、洪雅、天全、巫溪等地。生於山地草坡及林緣,海拔2000—27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本種提示

本種外貌近似於四川天名精C.SzeehuanenseChenetC.M.Hu,但葉近膜質,背面幾無毛,頭狀花序遙小,總苞外層苞片乾膜質,無毛而不同。

菊科·天名精屬植物

天名精屬(Carpesium L. ),菊科,近2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南部和亞洲,我國有10餘種,廣布於各省,其中天名精C.abrotanoides L.入藥,治喉炎、支氣管炎及肋膜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