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莖天名精

葶莖天名精

多年生草本,高30一55厘米。莖直立,花葶狀,有時不分枝僅頂生一頭狀花序,中部節間長7—13厘米,被開展的疏長柔毛,常在基部及頂端密集成絨毛狀。

基本信息

簡介

葶莖天名精葶莖天名精
種中文名:葶莖天名精
種拉丁名:CarpesiumscapiformeChenetC.M.Hu
種別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天名精屬
屬拉丁名:Carpesium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北部(維西、麗江、中甸、德欽)及四川西部(康定)。生於高山草地及林緣,海拔3000—35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維西縣葉枝。
海拔:3000-35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12(4):497.1974]
中國植物志:75:299
組中文名:葉苞組
組拉丁名:Sect.Carpesium
亞族中文名:旋覆花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InulinaeO.Hoffm.
族中文名:旋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一55厘米。莖直立,花葶狀,有時不分枝僅頂生一頭狀花序,中部節間長7—13厘米,被開展的疏長柔毛,常在基部及頂端密集成絨毛狀。基葉宿存,3—5枚蓮座狀叢生,橢圓形,長6—9厘米,寬3—5厘米,先端鈍或近圓形,基部漸狹,下延成具翅的短柄或幾無柄,邊緣近全緣或有具胼胝尖頭的小齒,上面被稀疏或稍密的倒伏硬毛狀毛,下面沿中肋、側脈及網脈密被灰黃色長柔毛,在中肋及側脈上常密集成絨毛狀,餘部被疏柔毛,兩面均有粒狀腺點,莖葉稀疏,下部的與基葉相同,具長1.5—3厘米的柄,中、上部葉漸變小,橢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先端鈍,基部漸狹,具短柄或幾無柄。頭狀花序單一,生於莖端或另有1—2個生於上部葉腋,具長3—11厘米的花序梗。苞葉3—5枚,匙形或條狀匙形,上部稍擴大,長7—15毫米,寬2—7毫米,先端鈍或近圓形,有明顯的中肋及側脈,兩面密被污黃色長柔毛及腺點。總苞半球形,長約7毫米,直徑1.5—2厘米;苞片4層,外層草質,匙形,先端鈍或近圓形,長約7毫米,密被柔毛,與苞葉相似,中層乾膜質,矩圓形,先端鈍,背面沿中脈被疏毛,內層狹披針形,先端銳尖。雌花狹筒狀,長約2毫米,上部稍擴大,冠檐5齒裂,筒部被柔毛,兩性花長約2.5毫米,筒部細窄,被柔毛,冠檐擴大呈漏斗狀,5齒裂,裂片背面被短柔毛,瘦果長約5毫米。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維西、麗江、中甸、德欽)及四川西部(康定)。生於高山草地及林緣,海拔3000—35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維西縣葉枝。

菊科·天名精屬植物

天名精屬(Carpesium L. ),菊科,近2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南部和亞洲,我國有10餘種,廣布於各省,其中天名精C.abrotanoides L.入藥,治喉炎、支氣管炎及肋膜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