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名精

四川天名精

四川天名精,菊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具多數纖維狀粗根,莖直立,高50-80厘米,圓柱形,具不明顯的縱條紋,被稀疏或稍密的短柔毛並雜以少數開張的長毛,中部以上分枝。產四川南川、天全、峨眉山等處。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四川天名精

種拉丁名:CarpesiumszechuanenseChenetC.M.Hu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天名精屬

屬拉丁名:Carpesium

海拔:1400-25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12(4):499.f.98.1974]

中國植物志:75:311

最低海拔:1000

最高海拔:1800

生境:山坡濕地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治黃疸肝炎、腸胃炎、痔瘡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短,具多數纖維狀粗根,莖直立,高50-80厘米,圓柱形,具不明顯的縱條紋,被稀疏或稍密的短柔毛並雜以少數開張的長毛,中部以上分枝。基葉於開花前枯萎,莖下部及中部葉廣卵形,長9-12厘米,寬6.5-12厘米,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深綠色,被稀疏倒伏的硬毛狀毛,下面淡綠色,具白色球狀小腺點,被稀疏短柔毛,但沿中肋及側脈被極稀疏的白色長毛,邊緣具不規整的粗齒,齒端有胼胝尖頭;葉柄長3-8厘米,無翅,密被短柔毛;上部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近全緣的具短柄或近無柄。頭狀花序穗狀花序式排列,生於莖端及枝端者具苞葉,苞葉2-4枚,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大小不等,其中1-2枚較大,長2-3厘米,兩端漸狹,具短柄,兩面被柔毛,其餘較小,長8-15毫米,生於葉腋的頭狀花序苞葉小或不明顯。總苞半球形,長約7毫米,直徑8-10毫米;苞片4層,外層較短,卵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草質,銳尖,基部乾膜質,背面被疏毛,中層乾膜質,長約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內層條形。兩性花筒狀,長約3毫米,向上稍增寬,5齒裂,雌花3-4層,花冠狹筒狀,長約1.5毫米,頂端稍收縮,5齒裂。瘦果長約2.5毫米。

產地分布

四川南川、天全、峨眉山等處。生於山坡林緣或草叢中,海拔1400-25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南川。

四川天名精四川天名精

本種提示

本種與天名精C.abrotanoidesL.及長葉天名精C.longifoliumChenetC.M.Hu近似,但莖下部葉廣卵形,基部心形或截形;總苞外層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草質,極易區別。

菊科·天名精屬植物

天名精屬(Carpesium L. ),菊科,近2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南部和亞洲,我國有10餘種,廣布於各省,其中天名精C.abrotanoides L.入藥,治喉炎、支氣管炎及肋膜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