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九賢

蕭九賢

蕭九賢(生卒不詳),字慕白,會昌縣人。明太祖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名醫,以內外科皆精著稱。

基本信息

簡介

蕭九賢(生卒不詳),字慕白,會昌縣人。明太祖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名醫,以內外科皆精著稱。

生平

蕭九賢出生在一個醫藥世家,其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郎中,所開設的益生堂藥鋪遠近聞名,每天求醫者絡繹不絕。在濃厚的醫學氛圍薰陶下,蕭九賢盡得父親真傳,9歲便會望聞問切,14歲已經博覽天下醫書,並

幫助父親為病人瞧病,其醫術之高明,就連其父親都驚嘆不已。

蕭九賢醫術精湛,外科、婦科、五官科、兒科樣樣精通,對於皮膚病尤為擅長。在當時醫療設施並不發達的明朝,蕭九賢完全憑藉中草藥,便能治療各種皮膚病,藥到病除,當地的老百姓對其讚不絕口。其所獨創的甲癬抑菌散,聞名天下,每天其父親開設的益生堂都是門庭若市。

蕭九賢不僅醫術高明,而且擁有一顆菩薩心腸,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前來看病者,若是窮苦人家,他分文不收,並免費贈送病人各種藥膳。有一次會昌縣發生瘟疫,蕭九賢傾盡家財,購買藥材為當地百姓治病,他這種高尚的醫德,一直感動著後人。

洪武中,蕭九賢充當里長(相當於今天的鄉鎮長)。有一次,蕭九賢押送實竹到南都(南京)時,適逢皇宮張榜招名醫。原因是馬皇后患乳癰,病甚危,太醫治療不愈。蕭九賢聞知,當即去揭榜前往診療。3天后,馬皇后病癒。朝庭授他為太醫院吏目,但他不願意就職,仍然回到故鄉行醫。

蕭九賢不僅精於臨床,而且注意理論總結,探索醫術。他根據自己的實踐與探索,著有《外科啟鑰》、《回生要義》等。

明朝東林黨成員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人物、東南城市勢力、某些地方實力派等,一時都聚集在以東林書院為中心的東林派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