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明代外交家]

陳誠字子魯,號竹山,元至正二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365年7月6日)出生於江西吉水縣同水鄉高坑(今吉水縣阜田鎮高坑上陳家)。

基本信息

簡介

他天資敏睿,勤奮好學,於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中吉安府秀才,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中江西鄉試第12名舉人,二十七年參加禮部會試,中第86名貢士,殿試中第62名進士,授吏部行人司行人(外交官)。

明初,肇基伊始,四方各國臣服,高麗、安南、羅、日本、琉球、呂宋、真獵、瓜哇、占城、三佛齊等國,逐年來朝,人貢方物。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祖定陝西,五年(公元1372年)命馮勝為征西將軍,奪取甘肅,討伐擴廓帖木兒,七年(公元1374年)撒馬畏兀兒(今甘肅和新疆接壤處,位柴達木盆地之西),遣使來京朝貢。明朝在此設定了安定、阿端兩衛(土邦)。不久,這裡發生內亂,各部落間連年混戰,兩衛遂廢。

經歷

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朱元璋應撤馬畏兀兒番邦酋長之請求,“欲遣儒臣中能文能武長才者,遠使西域,左右大臣鹹以子魯薦”。當時陳誠欣然從命,認為“士生明時,得委身於朝,苟可效涓埃之忱,雖冒寒暑,歷艱險,固當鞠躬瘁力,元所遜避,況西域雖遠,在吾聖天子聲教所暨之方乎?”於是在三月二十四日,即率使團持節遠行。滿朝大臣讚譽陳誠此舉為“忠義慷慨,從古稀有”。陳誠一到該地,就安撫各番,並重新設定了安定、阿端、曲先三衛(今甘肅敦煌南部)。這樣,就有力地鞏固了明朝在這個地區的統治地位。二十九年,廣西思明府土官黃廣成上奏安南(今越南)國王陳日焜,*黯狡詐,肆意曲解史志文獻中地界議定書,悍然出兵侵占思明府丘溫、加嶅、慶遠、淵、脫等五縣之地,請朝廷派兵討伐,收復失地。

先是,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安南入貢,六年(公元1373年)陳叔明權知國事,朝貢不輟。後來陳日焜為安南國王,心懷叵測,窺伺中原,曲解詭辯史志典籍中明確議定的地界條款,發兵侵占丘溫五縣之地。兩國使臣為此頻頻往來,可問題久而不決。於是朱元璋命剛從出使撒馬畏兀兒返朝的陳誠,前往安南處理這懸而來決的地界爭端。當時,陳誠徵衣未卸,又於十一月十九日銜命出使,從南京出發,翻南嶺,經曲江,越梧州,渡紅水,直抵安南國。

陳誠和安南進行了長達數月之久的針鋒相對的論戰。他“詞意懇切,反覆開諭,申以天威,責以大義”,要求“還其所侵”之地。

陳誠在處理兩國地界爭端中,堅持維護朝廷,尊嚴和睦鄰友好的原則,力求妥善地解決邊界問題。安南國王陳日感恩載德,饋贈黃金兩鏈,白銀兩鏈,檀香、沉香、籠香各兩袋,作為餞行之禮物。然而陳誠一介不取,於次日即將禮品全部退還,表明“士君子之處己也,當清如冰玉,不磷不淄,則庶幾無愧於古人矣”陳日焜為此修表讚頌陳誠的“清高節操”。

次年(公元1397年)四月,陳誠返回南京,向朝延上《與安南辨明丘溫地界書》七件。這七件地界辯明書,是研究中越關係的重要文獻史料。六月升翰林檢討,人翰林院供職。

洪武三十四年(公元1401年)二月十三日,陳誠返里省親進京,五月初,又奉命前迤北塔灘里地區招撫少數民族。.十月中旬返京,升廣東承宣布政司左參議。

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陳誠升吏部驗封司主事。四月,赴內府文淵閣,參加編篡《永樂大典》。九年(公元1411年)《大典》結稿付梓,仍回吏部供職。十年(公元1412年)十月十二日,升吏部驗封清吏司員外郎。

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西域哈烈(今阿富汗西部之赫拉特)和撒馬兒罕(今俄羅斯中亞之撒馬兒罕)遣使來京朝貢。兩國使團回國,成祖朱棣派吏部員外郎陳誠向中宮李達、戶部主事李邏、指揮金哈蘭伯等回訪答謝並處理朝廷與西域諸國的相關事宜。

哈烈距嘉峪關12700里,位於撒馬兒罕西南3000里。撒馬兒罕距嘉峪關9900餘里。別什八里東南距嘉峪關3700里。它們都是西域諸國中之大國,民性獷悍,喜征戰,好摞掠,各為霸主。洪武間,撒馬兒罕、別什八里貢使頻至,獨哈烈聲稱關山萬里,難以朝貢。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遣宮詔諭,並賜文綺、彩幣,可哈烈仍然拒絕稱臣。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命給事中傅安、郭驥等領兵1500百人討伐哈烈,途經撒馬兒罕被扣留;三十年(公元1397年),又遣按察使陳德文等前往,又被撤馬兒罕所扣留。朱棣登基昂,派遣專使攜帶笠書、文綺、彩幣賜贈哈烈國主哈沙魯,可是哈烈仍然拒絕臣服明朝。五年(公元1407年)傅安等被放回,陳德文遊說諸國,勸其入貢,唯獨哈烈仍然拒不入貢。六年(公元1408年),朱棣再命傅安送笠書、文綺、彩幣往哈烈。那時酋長沙哈魯把都兒才派使臣隨傅安來京朝貢,七年(公元1409年)抵達北京。八年(公元1410年)撒馬兒罕、失剌思、俺的乾俺都淮、土魯番,火州、柳城、哈實哈兒等國都派遣使臣隨同哈烈使臣進京,貢獅子、西牛、西馬、文豹。

十一年,諸國使團抵達北京。朱棣大喜,乃命文武全才的陳誠率領外交使團前往各國回訪,並重新簽訂朝廷與西域諸國的睦鄰友好條約和通商互市協定。

陳誠一行,於永樂十一年八月初一日從北京出發,經涿州(今河北省涿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渡黃河至陝西華山,抵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又經成鹹陽(今陝西省鹹陽市)、涇川(今甘肅省涇川縣〉、蘭州(今甘肅省蘭州市〉,穿過河西走廊,出嘉峪關,自玉門進入西域。首站哈密,陳誠依次訪問了魯陳城、火州、鹽澤城、崖兒城、土魯番、于闐、別什八里、養夷、渴石卜花兒、達什乾、賽蘭城、沙魯海牙、迭失迷城、撒馬兒罕,終站晗烈,共十七國。歷時三載,行程三萬里。十三年冬,返回北京,向朝延呈送《西域行程記》、《西域番國志》、《獅子賦》。明朝有關西域史的內容多本於此。今美國學者莫里斯.羅薩比稱這些文獻是研究明代初期中亞形勢最重要的資料。

哈烈、撒馬兒罕、別什八里、失刺思、俺的乾、俺都淮、吐魯番、火州、柳城和哈實哈兒等國,為了表示對明王朝的忠誠,遣使朝貢和派龐大的經貿代表團來中國通商互市,其中哈烈、撤馬兒罕、別什八里等國的使團多達三百人。明王朝派陳誠等送璽書、文綺、彩幣、布吊、瓷器、茶葉回報,以示安撫和親善。

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哈烈、撒馬兒罕等國又派使臣來京朝貢。朱棣又派吏部郎中陳誠和中官魯安仍往西域諸國回報,抵撒馬兒罕和哈烈等國。使命完成,十六年(公元1418年〉四月十一日返北京。五月十一日,升廣東布政司右參議。

永樂十六年三月,陳誠的母親羅氏去世,朝延賜站伕、鋪馬,回里治喪。八月初五日,陳誠抵吉水高坑上陳家,喪事畢即返回京師。十月初二日,朱棣又派陳誠和中官郭敬出使西域。陳誠又一次抵撒馬兒罕、哈烈。使命完成,於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初一日返北京。十二月初十日,升廣東布政司右參政。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十五日,北京宮殿竣工。四月八日大火,延燒奉天、華蓋、謹身等三大殿。十一日,朝廷大赦天下,停止各國差使,陳誠被記名放回原籍,聽候使用。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正月初九日,吏部差人催陳誠進京,二月初一到達北京,昕候差使。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初四日,朱棣再次派陳誠出使西域諸國,進行國事訪問。五月,使團抵陝西,經甘肅,將出塞,這時(九月)朱棣病逝。仁宗朱高熾即皇帝位,他“不務遠略,踐祚之初,即撤西洋取寶之船(鄭和下西洋進行外貿工作),停止松花江造船之役,召還西域使臣還京”。陳誠等於十一月終,回到了北京。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二月十日,陳誠又被仍行記名,放回原籍,聽候使用。陳誠又攜家回到了吉水同水鄉高坑上陳家。陳誠此次回鄉居住了三十三年,直到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再奉旨回京升光祿寺右通政。次年九月十七日(公元1458年10月23日〉卒於官邸,享年94歲。葬於吉水高坑爐下後龍上首金釵形。東誠自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至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前後二十九年的外交活動中,往返西域諸國,翻雪山,走戈壁,沖流沙,鑽叢林,涉惡水,飽受嚴寒酷暑之苦,經常是“杯泉杓水求不得,且向道旁少休息”,“馬帶徵鞍臥軟沙,人擁氈裘坐終夕。”“路人窮荒三萬里”,“六月渡陰山,陰山雪數尺”。陳誠“遍歷諸國,宣布明天子德音,未嘗鄙夷其人”。所以西域諸國君主臣民“皆向風慕義,尊事朝廷,奔走迎送,惟恐或後”。,紛紛遣使“奉其奇寶珍貨,稽首闕庭,歲元虛日”。陳誠率領的使團一到,“才讀大明天子詔,一聲歡笑動春雷”。“皇威到處邊城靜,何用嫖姚百萬兵。”陳誠近三十年的外交活動,一諭安南,二撫外族,三使西域,為睦鄰友好,溝通文化,發展貿易,鞏固邊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功不減於〈鄭)和”。

陳誠頻頻出使各國,送往迎來,招撫議判,一貫守身如玉,廉潔自持。在處理丘溫邊界爭端中,他拒受安南國王饋贈的黃金、白銀,檀香、沉香、籠香;三使西域僅帶回一株奈樹幼苗,植於故里的庭園中,目的是教育後世子孫,“凡處大事者,心存忍耐,乃克有濟”。“奈”諧音為“耐”,借物寓意,用心良苦。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宰相楊士奇為之作《奈園記》,贊曰:“君三出玉關,毫無染指”,對於“象犀珠玉,視若瓦礫”,“居官素以清慎勤著聞,乃膺是選,益厲清操,一介不受”,“君子真不愧天朝之使臣也。”

陳誠好學能文章。他在長期的外交活動中,悉心考察,勤於筆耕,將西域諸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武備、宗教以及民族、風谷、建築、飲食、衣飾、語言,乃至城廓、山川、湖泊、氣候、物產等等,著為《西域行程記》,其中有紀行詩九十三首,《西域番國志》五十七則,《獅子賦》、《奉使西域復命疏》及《與安南辨明地界書》七件,解綬歸隱撰有《居休詩》四十六首,《歷官事跡》一冊,《新居上樑文》、《像贊》、《題蕭諄公思本堂記》。

陳誠在永樂十九年,因為朝延“停止四夷差使,記名放回原籍,昕候使用”,時國子司業吳溥撰《送廣東參政陳公子魯還廬陵詩序》,贊其“與安南二書,皆高古簡要,讀之令人慨然,思欲竭力與相驅馳,而有不可得者”。今“拜讀紀行諸詩,皆諷諷治世之音,足以遠追古作而垂無窮。詠嘆再四,不能自己”。陳誠逝世後186年,崇禎狀元、翰林修撰吉水人劉同升撰《竹山文集序》,稱讚陳誠的詩文“元氣渾龐,不事華藻,其詩賦質而有體,文章正而有裁,不朽盛業,具諸集中。”

出使西域

在明代的東西交通史上,鄭和七下西洋,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陳誠五次出使西域,則不被重視,受到冷落。其實,蒙元至明初的絲綢古道上仍不減漢唐氣象。明初崛起於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東南部)的帖木兒自稱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在洪武年間,雖向朱元璋稱臣納貢,但更扣留明朝使者達十年之久。1405年(永樂三年)率兵二十萬,擬東侵明朝,途中病死罷兵。其子沙哈魯繼位(駐哈烈,今阿富汗西北部之赫拉特),奉行友好的外交方針。雄才大略的明永樂帝朱棣不失時機地積極應對,決定挑選英才出使西域,繼承和發揚張騫所建樹的光輝功業,陳誠榮膺其選。

陳誠(1365~1457年),字子魯,號竹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中進士,授行人。北平求賢,山東蠲租,安南諭夷,皆能不辱使命。永樂初以吏部主事升任員外郎。屢次奉命,或隨中官李達、魯安或與助手李暹等出使西域,功績卓著,升遷為廣東布政司右參政。朱棣之子朱高熾即位後,宣布“停止四夷差使”,明初東西交通的黃金時代從此結束。陳誠被解職,退休回鄉,優遊林下三十餘年,以九十三歲高齡卒於家,有《竹山文集》傳世。其五次出使西域的經歷:

第一次是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至九月),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撤里畏兀兒(今甘肅、青海、新疆交界一帶),重建安定等衛,穩定了西部局勢。

第二次是1413年(永樂十一年九月)至1415年(十三年十月),護送帖木兒帝國的使臣返回哈烈、撒馬爾罕等地,並賞賜沿途西域諸地。

第三次是1416年(永樂十四年六月)至1418年(十六年四月);

第四次是1418年(永樂十六年十月)至1420年(十八年十一月),出使地點與使命同前。

第五次是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四月至十一月),行至甘肅聞永樂帝駕崩,奉命返回。

這五次出使西域,除赴撒里畏兀兒重建安定衛,安撫蔥嶺以東天山南北舊疆諸地外,其主要使命是與帖木兒帝國的友好往來。美國學者莫里斯·羅沙比在《明朝到亞洲腹地的兩位使者》文中指出:“永樂年間有二十次使團來自撤馬爾罕和哈烈,三十二次使臣來自中亞其他城鎮,四十四次使臣來自哈密綠洲和西北部附近。有些其他的中亞商人和官員只到達中國西北境的居民點,未計在這個數字之內。即使如此,永樂在位的二十一年中,這些使團平均每一年多達四次以上,可見明與中亞各地的親密關係,這無疑是陳誠這些高度成功的和受到很好接待的出使促進的。”絲綢古道上再現商旅相望於途、使節絡繹不絕的盛況,無疑加強了中外聯繫,推進了東西文化交流。陳誠西使的貢獻和意義,正在於此。

第二次出使歸來,陳誠向永樂帝呈上兩份報告,前者《西域行程記》為西使的日程記錄,五千字,按日記載了萬里行程,兼及沿途風物、地貌、氣候、住地等。他由哈密抵吐魯番,徑直向西入天山到鞏乃斯,渡伊犁河,繞過熱海(今伊塞克湖)南下到哈烈。後者《西域番國志》八千字,分地記載西域諸國十八處城鎮,依次為哈烈、撒馬爾罕、俺都淮、八剌黑、迭里迷、沙鹿海牙、塞藍、達什乾、卜花兒、渴石、養夷、別失八里、土爾番、崖兒城、鹽澤城、火州、魯陳城、哈密。按其地理方位,大體是由西向東,與《行程記》成逆向排列,即行程道里取西行歷程,山川風物則以東歸次序記錄。這是明代親歷西域的惟一文獻,載入《明實錄》,明修《明一統志》,清修《明史·西域傳》亦多所採用,對東西交通史和中亞文化史的研究,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雖然《明史》不為陳誠立傳,但正如史學家謝國楨所說:“世徒知鄭和之乘槎南洋,而不知陳誠之奉使西域,其功不減於和。”

值得一提的還有陳誠為抒發“書生不憚驅馳苦,願效微勞答聖朝”的心志所寫的西行詩文,對西域風光多有描述。如《哈密城》:“荒村漠漠連天闊,眾木欣欣向日榮”。《火焰山》:“一片青煙一片紅,炎炎氣焰欲燒空。春光未半渾如夏,誰道西方有祝融”。《魯陳城》(古柳中城,在今鄯善魯克沁):“花凝紅杏胭脂淺,酒壓葡萄琥珀濃。古塞老山晴見雪,孤村僧舍暮聞鍾”。《火州城》(高昌故城):“高昌舊治月氏西,城郭蕭條市肆稀。遺蹟尚存唐制度,居民爭睹漢官儀。梵宮零落留金像,神道荒涼臥石碑。征馬不知風土異,隔花猶自向人嘶”。《崖兒城》(交河故城):“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台廢址幾春秋”。這些詩都是寫實的,有《西域番國志》可以印證。如火州城:“城近北山,地勢卑下,山色青紅若火,天氣多熱,故名火州。城方十餘里,風物蕭條。昔日人煙雖多,僧堂佛寺過半,今皆零落。”又如崖兒城:“二水交流,斷崖居中,因崖為城,故日崖兒。廣不二里,居民百家。舊多寺宇,有石刻存。”據此可知,陳誠西行時,高昌、交河二城雖未廢棄,但已蕭條。與我們今天見到的高昌、交河故城,又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我們今天珍視陳誠西行詩文的原因。

明朝東林黨成員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人物、東南城市勢力、某些地方實力派等,一時都聚集在以東林書院為中心的東林派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