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楨

張元楨

張元楨(1437—1506),初名元征,字廷祥,南昌人。明代官吏、詩人。

基本信息

天順四年(1460)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明憲宗朱見深即位後,他曾上疏呈陳“勤講學、公聽政、廣用賢”三事,未允。參加修纂《英宗實錄》,因與上司意見不合,借病居家達二十年之久,其間專事講學與學問研究,雖經多人多次交薦,仍不出仕。弘治初年(1488),出來參加《憲宗實錄》編纂工作,任左贊善。又上疏直諫皇帝要“定聖志、一聖學、廣聖智”,孝宗採納。《憲宗實錄》修成後,遷南京侍講學士,因母親年老而歸。母親逝世後,又遷任南京太常卿,改掌詹事府。先後擔任《會典》、《通鑑纂要》等書編輯副總裁。他很見重於孝宗,因他身體矮瘦,孝宗特設矮几座聽他講話。正打算大用他時,孝宗去世。武宗朱厚燳即位後,升他為吏部左侍郎兼學士入東閣,直接為皇帝起草檔案。

張元楨因盛名遭嫉,終被彈劾。為此他曾七次上疏辭職,於武宗即位當年逝世。死後一百一十五年,熹宗朱由校天啟初年(1621)追諡文裕。著有《東白先生集》三十四卷。

明朝東林黨成員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人物、東南城市勢力、某些地方實力派等,一時都聚集在以東林書院為中心的東林派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