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白粉菌

蒿白粉菌

蒿白粉菌是隸屬於白粉菌目的真菌物質,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分孢子桶-柱形或柱形,主要分布在中國以及西歐國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蒿白粉菌 
拉丁學名ErysipheartemisiaeGrev. 
參考文獻Fl.Edin.p.459.1824;Junell,Symb.Bot.Upsal.19:22.1967;Blum.,EchteMehltaupilze(Erysiphaceae).p.194.1967;Zhao,FloraofErysiphaceaefromXinjiang.p.56.1979;Zheng&Chen,Sydowia34:244.1981. 
同物異名Erysiphecommunis(Wallr.:Fr)LinkinL.,Spec.Plant.,ed.4,6:105.1824.p.p.
光碟光碟

ErysiphelinkiiLev.,Ann.Sci.Nat.III.15:161.1851.p.p.
Erysiphecichoracearumsensuauct.nonDC.:Salm.,Mem.TorreyBotClub.9:134.1900.
p.p.;Tai&Wei,Sinensia3:93.1932.p.p.;Tai,Bull.ChineseBotSoc.1:11.1935.
p.p.:Tai,Bull.ChineseBot.Soc.2:16.1936.p.p.;Tai,SyllogeFungorumSinicorum.p.134.1979.p.p.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少數葉背生,消失、近存留至留,如存留,形成薄或厚的白色無定形斑片;分孢子桶-柱形或柱形,(19.1-)23.8-33.8(-38.1)×(11.3-)13.9-18.8(-21.3)μm;子囊果一般散生,少數聚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徑89-137μm,個別情況下可達168μm,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直徑(5.0-)7.6-18.8(-22.5)μm;附屬絲(11-)15-48(-65)根,一般不分枝,少數不規則地叉狀分枝1次,大多彎曲,少數近直,個別曲折狀至波狀,長度約為子囊果直徑的0.5-1(-2)倍,長(28-)55-140(-256)μm,較細,上下近等粗或向上稍漸細,寬3.0-5.6(-7.6)μm,壁薄,平滑或稍粗糙,有1-7個隔膜,在隔膜處一般不縊縮,近無色,少數黃色至淡褐色;子囊(5-)7-15(-24)個,卵形、矩圓-橢圓形、不規則形狀,一般有明顯的柄到短柄,個別近無柄,(53.8-)68.8-81.3(-98.8)×(25.0-)30.5-43.8(-48.8)μm;子囊孢子2個,個別情況下有3個的,卵形、矩圓-卵形、帶黃色,(17.5-)20.3-27.5(-35.6)×(12.5-)15.2-18.8(-22.9)μm。  

中國分布

艾蒿ArtemisiaargyiLévl.&Vant.:北京(08476)。
南牡蒿ArtemisiaeriopodaBunge:北京(38978)。
歧莖蒿ArtemisiaigniariaMaxim.:北京(38979)。
牡蒿ArtemisiajaponicaThunb.:北京(08472);吉林安圖(34419)。
野艾蒿ArtemisialavendulaefoliaDC.:北京百花山(38980);山西五台山(38982,38983,38984);吉林安圖(38981)。
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Fisch.:黑龍江哈爾濱(38985)。
簍蒿ArtemisiaselengensisTurcz.:北京(44242)。
紅足蒿Artemisiasublessingiana(Kell.)Karasch.:新疆阿勒泰(38986)。
遼東蒿ArtemisiaverbenaceaKitag.:甘肅成縣(38987);江蘇南京(11555);安徽滁縣(13809)。
蒿屬Artemisiasp.:北京(32998,38988,38989,38990,39937,39939,44241);北京百花山(19327,19328,39936,39938);山西五台山(39942,39946)、寧武(39944);內蒙古大青山(39935)、呼和浩特(39943);吉林安圖(39940)、永吉(39934);新疆烏魯木齊(39941)、瑪納斯(39945,39947)、博克達山(19329);四川康定(24945)。
據戴芳瀾(1979),這個種(在‘ErysiphecichoracearumDC.’名下)的國內寄主可能還有黃花蒿ArtemisiaannuaL.。 

世界分布

中國、丹麥、蘇聯、芬蘭、法國、波蘭、英國(蘇格蘭)、羅馬尼亞、義大利、瑞典、民主德國、聯邦德國,以及其他國家。  

討論

ErysipheartemisiaeGrev.和ErysiphecichoracearumDC.是兩個很接近的種,但有以下三點比較容易區分的性狀:(1)前者的附屬絲較細、一般無色。後者較粗、一般褐色至深褐色;(2)兩者的子囊數目範圍雖然都是5-24個,但前者大多7-15個,後者大多10-20個;(3)兩者雖然都是菊科的寄生菌,但前者只生在Artemisia屬上,而後者則生在除Artemisia屬外的許多屬上。

盤點白粉菌目(一)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一批次。
球鉤絲殼屬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節絲殼屬
馬兜鈴叉絲殼
多孢穆氏節絲殼
木通叉絲殼
叉絲殼屬
薔薇波絲殼
波絲殼屬
傘形科內絲白粉菌
旱金蓮內絲白粉菌
賴氏離壁殼
玄參科內絲白粉菌
綿毛離壁殼
芸香科內絲白粉菌
毛茛科內絲白粉菌
蓼科內絲白粉菌
錦葵科內絲白粉菌
豆科內絲白粉菌
胡頹子科內絲白粉菌
菊科內絲白粉菌
藜科內絲白粉菌
鳳仙花科內絲白粉菌
內絲白粉菌屬
武夷頂叉鉤絲殼
頂叉鉤絲殼屬
離壁殼屬
穆氏節絲殼
小檗叉絲殼
小檗生叉絲殼
釣樟叉絲殼
粉狀叉絲殼
韃靼內絲白粉菌
豬毛菜內絲白粉菌
鐵莧白粉菌
毛蕊花白粉菌
纈草白粉菌
蕁麻白粉菌
車軸草白粉菌
黃華白粉菌
山礬生白粉菌
污色白粉菌
錫金白粉菌
六道木白粉菌
接骨木白粉菌
厚壁接骨木白粉菌
蔊菜白粉菌
粗壯白粉菌
香茶菜白粉菌
白粉菌屬
蓼白粉菌
豌豆白粉菌
冷水花白粉菌
芍藥白粉菌
野桐白粉菌
博落迴白粉菌
狼紫草白粉菌
補血草白粉菌
欒樹白粉菌
瑙梯白粉菌
金絲桃白粉菌
天仙子白粉菌
華陰白粉菌
本間白粉菌
獨活白粉菌
細雅白粉菌
胡枝子白粉菌
大豆白粉菌
豬殃殃白粉菌
鼬瓣花白粉菌
梧桐白粉菌
淫羊藿白粉菌
褐絲淫羊藿白粉菌
扁亮白粉菌
琉璃草白粉菌
葫蘆科白粉菌
十字花科白粉菌
無色克魯白粉菌
馬桑生白粉菌
雙叉鏇花白粉菌
鏇花白粉菌
菊科白粉菌
紫荊白粉菌
班氏白粉菌
小二孢白粉菌
甜菜白粉菌
秋海棠白粉菌
球鉤絲殼
蒿白粉菌
南芥白粉菌
毛茛耬斗菜白粉菌
耬斗菜白粉菌
沙參白粉菌
金黃白粉菌
景天白粉菌
錦帶花白粉菌
葛白粉菌
布氏白粉菌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