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瓣花白粉菌

鼬瓣花白粉菌

鼬瓣花白粉菌是白粉菌目的真菌物質,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分生孢子桶-柱形、近桶形,主要分布在東亞和西歐國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鼬瓣花白粉菌 
拉丁學名ErysiphegaleopsidisDC. 
參考文獻Fl.Franc.6:1081815;Junell,Symb.Bot.Upsal.19:31.1967;Blum.,EchteMehltaupilze(Erysiphaceae).p.195.1967;Zhao.FloraofErysiphaceaeofXinjiang.p.66.1979;Zheng&Chen,Sydowia34:268.1981. 
同物異名AlphitomorphacommunisWallr.:Fr.var.labiatarumWallr.,Verh.Ges.Nat.Freund.Berlin1:31.1819.
AlphitomorphalamprocarpaWallr.,Verh.Ges.Nat.Freund.Berlin1:33.1819.
Erysibelamprocarpa(Wallr.)LinkinL.,Spec.Plant.,ed.4,6:108.1824.
Erysiphelabiatarum(Wallr.)Chev.,Fl.Gen.Env.Paris,ed.1,1:380.1826.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往往以葉面為主,莖上長,存留或近消失,展生至形成無定形的白色斑片,後來互相癒合;分生孢子桶-柱形、近桶形,20.3-40.6×(10.4-)12.7-17.8(-19.1)μm;子囊果近聚生至聚生,黑褐色,扁球形,直徑(85-)100-140(-155)μm,極個別可達175μm,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直徑(5.1-)7.5-18.8(-22.9)μm;附屬絲(7-)12-45根,一般不分枝,少數不規則分枝1(-2)次,彎曲至扭曲,有時曲膝狀,互相纏結,長度約為子囊果直徑的(0.25-)0.5-1(-2)倍,長(20-)35-165(-220)μm,上下近等粗,寬(3.0-)4.6-7.6(-10.1)μm,壁薄,平滑或稍粗糙,有0-6個隔膜,隔膜處不縊縮或稍縊縮,褐色或淡褐色,少數近無色;子囊(4-)6-15(-17)個,短圓-橢圓形、卵-橢圓形,有柄、近無柄到無柄,(47-)50.8-78.7×(22.9-)27.5-38.1μm;子囊孢子當年不成熟,次春才能形成。 

中國分布

鼬瓣花GaleopsisbifidaBoenn.:新疆哈巴河(40067)。
鼬瓣花屬Galeopsissp.:甘肅臨夏(40068)。
夏至草Lagopsissupina(Steph.)Ik.-Gal.:北京(11964)。
短柄野芝麻LamiumalbumL.:黑龍江伊春(40069);新疆鞏留(40070)。
野芝麻LamiumbarbatumSieb.&Zucc.:黑龍江小興安嶺(40071)。
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新疆福海(40072)。
大花益母草LeonurusmacranthusMaxim.:北京(40073);江蘇江浦(13861)、姥山(11563)。
細葉益母草LeonurussibiricusL.:北京(40075);山西五台山(40074)
真菌真菌

益母草屬Leonurussp.:北京百花山(19330);黑龍江小興安嶺(40076);新疆烏拉馬蘇(40840)、托木爾峰(40077)。
地瓜兒苗屬Lycopussp.:青海樂都(40078)。
歐夏至草屬Marrubiumsp.:新疆烏魯木齊(40079)。
牛至屬Origanumsp.:新疆鞏留(40080)。
寶興糙蘇PhlomispaohsingensisC.Y.Wu:新疆哈巴河(40081)。
草原糙蘇PhlomispratensisKar.&Kir.:新疆鞏留(80083)、托木爾峰(40082,40084);西藏洛扎(13617)。
糙蘇PhlomisumbrosaTurcz.:河北小五台山(40085)。
糙蘇屬Phlomissp.:北京百花山(40086);吉林汪清(40087);新疆北木扎爾特河(40088)。
鼠尾草屬Salviasp.:北京百花山(40093);山西五台(40092);青海樂都(40091);四川大巴山(40089)、米亞羅(40090)、康定(40094)。
假水蘇Stachyopsisoblongata(Schrenk)M.Pop.&Vved.:四川威州(40095)。
毛水蘇StachysbaicalensisFisch.exBenth.北京百花山(40096)。
據趙震宇(1979a),這個種在新疆還寄生在歐復至草MarrubiumvulgareL.和牛至OriganumvulgareL.上。此外,據戴芳瀾(1979),這個種的國內分布還有山東省。 

世界分布

土耳其、中國、日本、丹麥、比利時、加拿大、西班牙、匈牙利、蘇聯、芬蘭、法國、波蘭、波多黎各、英國、羅馬尼亞、美國、挪威、荷蘭、紐西蘭、義大利、瑞士、瑞典、奧地利、民主德國、聯邦德國。  

討論

這個種的子囊孢子在當年是不成熟的,過去很多作者都沒有看到過子囊孢子,但錯誤地報導為‘2個孢子’。Junell(1967a)作了越冬試驗,發現孢子數目為(2-)3-6(-8)個。我國在當年所采的材料上亦未曾見過有成熟的子囊孢子的形成。
戴芳瀾(Tai,1936),魏景超(Wei,1942)和凌立(Ling,1948)曾分別自河北、四川省報導過香薷屬Elsholtzia上的ErysiphegaleopsidisDC.,我們均未見標本。但根據我們對國內、外這個屬上的Erysiphe的許多標本的研究,在Elsholtzia屬上的菌均為ErysiphehommaeBraun而不是ErysiphegaleopsidisDC.。
Lagopsis及Stachyopsis兩屬均為Erysiphe的寄主新記錄[鄭儒永、陳桂清(Zheng&Chen,1981c)]。

盤點白粉菌目(一)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一批次。
球鉤絲殼屬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節絲殼屬
馬兜鈴叉絲殼
多孢穆氏節絲殼
木通叉絲殼
叉絲殼屬
薔薇波絲殼
波絲殼屬
傘形科內絲白粉菌
旱金蓮內絲白粉菌
賴氏離壁殼
玄參科內絲白粉菌
綿毛離壁殼
芸香科內絲白粉菌
毛茛科內絲白粉菌
蓼科內絲白粉菌
錦葵科內絲白粉菌
豆科內絲白粉菌
胡頹子科內絲白粉菌
菊科內絲白粉菌
藜科內絲白粉菌
鳳仙花科內絲白粉菌
內絲白粉菌屬
武夷頂叉鉤絲殼
頂叉鉤絲殼屬
離壁殼屬
穆氏節絲殼
小檗叉絲殼
小檗生叉絲殼
釣樟叉絲殼
粉狀叉絲殼
韃靼內絲白粉菌
豬毛菜內絲白粉菌
鐵莧白粉菌
毛蕊花白粉菌
纈草白粉菌
蕁麻白粉菌
車軸草白粉菌
黃華白粉菌
山礬生白粉菌
污色白粉菌
錫金白粉菌
六道木白粉菌
接骨木白粉菌
厚壁接骨木白粉菌
蔊菜白粉菌
粗壯白粉菌
香茶菜白粉菌
白粉菌屬
蓼白粉菌
豌豆白粉菌
冷水花白粉菌
芍藥白粉菌
野桐白粉菌
博落迴白粉菌
狼紫草白粉菌
補血草白粉菌
欒樹白粉菌
瑙梯白粉菌
金絲桃白粉菌
天仙子白粉菌
華陰白粉菌
本間白粉菌
獨活白粉菌
細雅白粉菌
胡枝子白粉菌
大豆白粉菌
豬殃殃白粉菌
鼬瓣花白粉菌
梧桐白粉菌
淫羊藿白粉菌
褐絲淫羊藿白粉菌
扁亮白粉菌
琉璃草白粉菌
葫蘆科白粉菌
十字花科白粉菌
無色克魯白粉菌
馬桑生白粉菌
雙叉鏇花白粉菌
鏇花白粉菌
菊科白粉菌
紫荊白粉菌
班氏白粉菌
小二孢白粉菌
甜菜白粉菌
秋海棠白粉菌
球鉤絲殼
蒿白粉菌
南芥白粉菌
毛茛耬斗菜白粉菌
耬斗菜白粉菌
沙參白粉菌
金黃白粉菌
景天白粉菌
錦帶花白粉菌
葛白粉菌
布氏白粉菌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