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氏節絲殼

穆氏節絲殼

寄生在枸杞屬植物的一種白粉菌。

基本信息

形態性狀

穆氏節絲殼穆氏節絲殼

穆氏節絲殼菌分生孢子圓柱形、長橢圓形。閉囊殼散生,球形、扁球形。附屬絲很多,頂部雙叉或三叉分枝,有的分枝呈節狀。子囊多個,長橢圓形、卵形,有柄。子囊孢子2個,橢圓形,多孢穆氏節絲殼菌與前者的形態近似,區別在於其子囊內有2-4個子囊孢子。

發病規律

病菌以閉囊殼隨病組織在土表面及病枝梢的冬芽內越冬,翌年春季開始萌動,在枸杞開花及幼果期侵染引起發病。天氣乾燥比多雨天氣發病重,日夜溫差大有利於此病的發生、蔓延。基

本信息

中文學名穆氏節絲殼 
拉丁學名Arthrocladiellamougeotii(Lév.)Vassilk. 
參考文獻Not.Syst.Sect.Cryptog.16:112.1963;Zhao,FloraofErysiphaceaefromXinjiang.p.101.1979,var.mougeotii 
同物異名ErysiphelyciiLaschinKl.,Herb.Mycol.No.950.1846.
MicrosphaeramougeotiiLev.,Ann.Sci.Nat.III.15:158.1851;Tai,SyllogeFungorumSinicorum.p.254.1979.
ErysiphemougeotiiDeBary&Woron.,Beitr.Z.Morph.PilzeI:52.1870.
Microsphaeralycii(Lasch)Sacc.&Roum.inSacc.,Michelia2:310.1881.
Arthrocladialycii(Lasch)Golov.,Plant.Crypt.10:309.1956.nom.illegit.
ArthrocladiellalyciiVassilk.,Bot.Zhurn.45:1368.1960.
Erysiphecichoracearumsensuauct.nonDC.:Tai,Bull.ChineseBot.Soc.2:16.1936.p.p.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存留,開始形成近圓形的白色斑片,後來成片,蓋滿全葉;分生孢子圓柱形、長橢圓形,20-36×10-18μm;子囊果散生,黑褐色,球形、扁球形,直徑(125-)137.5-187.5μm;壁細胞輪廓不清,內外兩層,外層色深,為不規則的多角形,7.5-15(-20)μm,內層淡黃色,近圓形;附屬絲很多,生於子囊果的‘赤道’和上部,常相互交錯重疊在一起,頂端2-3(-4)次雙叉狀或三叉分枝,有的分枝節指狀最末一次分枝頂端圓形或稍收縮,個別膨大,上下等粗或基部稍粗,無色,光滑,長度為子囊果的0.6-1倍;子囊18-31個,長橢圓形、卵形,有柄,52.5-72.5×17.5-25μm;子囊孢子2個,橢圓形,15-20×10-12.5μm。 

中國分布

西北枸杞LyciumpotaniniiPojark:新疆吉木薩爾(HMAAC56)。 

世界分布

中國、蘇聯、法國、奧地利、義大利、瑞士、民主德國、聯邦德國。 

討論

戴芳瀾(Tai,1936)曾自河北的枸杞LyciumchinenseMill.上採到此菌,定名為ErysiphecichoracearumDC.。唐德志(1966)亦在甘肅的同種寄主上採到此菌,定名為MicrosphaeramougeotiiLév.。 

防治措施

(1)冬季做好田園清潔,清掃地表病葉、枯枝,除去帶菌病枝,減少初侵染源。

(2)在發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0.3波美度石硫合劑、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

盤點白粉菌目(一)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一批次。
球鉤絲殼屬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節絲殼屬
馬兜鈴叉絲殼
多孢穆氏節絲殼
木通叉絲殼
叉絲殼屬
薔薇波絲殼
波絲殼屬
傘形科內絲白粉菌
旱金蓮內絲白粉菌
賴氏離壁殼
玄參科內絲白粉菌
綿毛離壁殼
芸香科內絲白粉菌
毛茛科內絲白粉菌
蓼科內絲白粉菌
錦葵科內絲白粉菌
豆科內絲白粉菌
胡頹子科內絲白粉菌
菊科內絲白粉菌
藜科內絲白粉菌
鳳仙花科內絲白粉菌
內絲白粉菌屬
武夷頂叉鉤絲殼
頂叉鉤絲殼屬
離壁殼屬
穆氏節絲殼
小檗叉絲殼
小檗生叉絲殼
釣樟叉絲殼
粉狀叉絲殼
韃靼內絲白粉菌
豬毛菜內絲白粉菌
鐵莧白粉菌
毛蕊花白粉菌
纈草白粉菌
蕁麻白粉菌
車軸草白粉菌
黃華白粉菌
山礬生白粉菌
污色白粉菌
錫金白粉菌
六道木白粉菌
接骨木白粉菌
厚壁接骨木白粉菌
蔊菜白粉菌
粗壯白粉菌
香茶菜白粉菌
白粉菌屬
蓼白粉菌
豌豆白粉菌
冷水花白粉菌
芍藥白粉菌
野桐白粉菌
博落迴白粉菌
狼紫草白粉菌
補血草白粉菌
欒樹白粉菌
瑙梯白粉菌
金絲桃白粉菌
天仙子白粉菌
華陰白粉菌
本間白粉菌
獨活白粉菌
細雅白粉菌
胡枝子白粉菌
大豆白粉菌
豬殃殃白粉菌
鼬瓣花白粉菌
梧桐白粉菌
淫羊藿白粉菌
褐絲淫羊藿白粉菌
扁亮白粉菌
琉璃草白粉菌
葫蘆科白粉菌
十字花科白粉菌
無色克魯白粉菌
馬桑生白粉菌
雙叉鏇花白粉菌
鏇花白粉菌
菊科白粉菌
紫荊白粉菌
班氏白粉菌
小二孢白粉菌
甜菜白粉菌
秋海棠白粉菌
球鉤絲殼
蒿白粉菌
南芥白粉菌
毛茛耬斗菜白粉菌
耬斗菜白粉菌
沙參白粉菌
金黃白粉菌
景天白粉菌
錦帶花白粉菌
葛白粉菌
布氏白粉菌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