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鉤絲殼屬

球鉤絲殼屬隸屬於白粉菌目的真菌,菌絲體表生,白色,是從鉤絲殼屬 Uncinula Lé.分出來的一個小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球鉤絲殼屬 
拉丁學名BulbouncinulaZheng&Chen 
參考文獻ActaMicrobiol.Sinica19:376.1979. 
同物異名UncinulaLév.,Ann.Sci.Nat.III.15:151.1851.p.p. 

形態描述

菌絲體表生,白色;在寄主植物的表皮細胞內形成吸胞;無性型未知。子囊果無口,扁球形;附屬絲有兩種:長型附屬絲具捲曲的頂部及球形的基部,短型附屬絲具頭部及柄部,蘑菇狀;子囊多個,成束;子囊孢子單胞,無色。

討論

本屬是從鉤絲殼屬UncinulaLé.分出來的一個小。這個屬的種與鉤絲殼屬的所有已知種都有明顯不同,其突出性狀為在同一個子囊果上同時具有長、短兩種不同形狀的附屬絲,長型附屬絲自子囊果‘赤道’上發生,頂端捲曲,基部球形膨大;短型附屬絲遍布於子囊果上半部的表面,由一個頭狀部分和一個柄狀部分組成。本屬的附屬絲形態介於Uncinula和Phyllactinia兩個屬之間:它與UUncinula的共同點是長型附屬絲的頂端都是捲曲的,但它還有該屬所沒有的球形基部和另外一種短型附屬絲;它與Phallactinia的共同點是兩者都有長、短兩型附屬絲,長型附屬絲都有球形的基部,但它的長型附屬絲的頂端是捲曲的而不是針狀的,它的短型附屬絲是頭狀的而不是帚狀的。至於本屬與該二屬的親緣關係,因其無性型尚未發現,在未了解其全型之前是難以下定論的。
單種,僅在我國無患子科的1屬1種寄主植物上採到一次。

盤點白粉菌目(一)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一批次。
球鉤絲殼屬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
節絲殼屬
馬兜鈴叉絲殼
多孢穆氏節絲殼
木通叉絲殼
叉絲殼屬
薔薇波絲殼
波絲殼屬
傘形科內絲白粉菌
旱金蓮內絲白粉菌
賴氏離壁殼
玄參科內絲白粉菌
綿毛離壁殼
芸香科內絲白粉菌
毛茛科內絲白粉菌
蓼科內絲白粉菌
錦葵科內絲白粉菌
豆科內絲白粉菌
胡頹子科內絲白粉菌
菊科內絲白粉菌
藜科內絲白粉菌
鳳仙花科內絲白粉菌
內絲白粉菌屬
武夷頂叉鉤絲殼
頂叉鉤絲殼屬
離壁殼屬
穆氏節絲殼
小檗叉絲殼
小檗生叉絲殼
釣樟叉絲殼
粉狀叉絲殼
韃靼內絲白粉菌
豬毛菜內絲白粉菌
鐵莧白粉菌
毛蕊花白粉菌
纈草白粉菌
蕁麻白粉菌
車軸草白粉菌
黃華白粉菌
山礬生白粉菌
污色白粉菌
錫金白粉菌
六道木白粉菌
接骨木白粉菌
厚壁接骨木白粉菌
蔊菜白粉菌
粗壯白粉菌
香茶菜白粉菌
白粉菌屬
蓼白粉菌
豌豆白粉菌
冷水花白粉菌
芍藥白粉菌
野桐白粉菌
博落迴白粉菌
狼紫草白粉菌
補血草白粉菌
欒樹白粉菌
瑙梯白粉菌
金絲桃白粉菌
天仙子白粉菌
華陰白粉菌
本間白粉菌
獨活白粉菌
細雅白粉菌
胡枝子白粉菌
大豆白粉菌
豬殃殃白粉菌
鼬瓣花白粉菌
梧桐白粉菌
淫羊藿白粉菌
褐絲淫羊藿白粉菌
扁亮白粉菌
琉璃草白粉菌
葫蘆科白粉菌
十字花科白粉菌
無色克魯白粉菌
馬桑生白粉菌
雙叉鏇花白粉菌
鏇花白粉菌
菊科白粉菌
紫荊白粉菌
班氏白粉菌
小二孢白粉菌
甜菜白粉菌
秋海棠白粉菌
球鉤絲殼
蒿白粉菌
南芥白粉菌
毛茛耬斗菜白粉菌
耬斗菜白粉菌
沙參白粉菌
金黃白粉菌
景天白粉菌
錦帶花白粉菌
葛白粉菌
布氏白粉菌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