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鎮

肖家鎮

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的故鄉--肖家鎮,是重慶市合川區東北部的綠色農業鎮,距市區38公路,與武勝、岳池接壤,幅員面積29.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萬畝,轄8個村、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2.6萬人,非農業人口2348人,城鎮化率9%。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肖家鎮肖家鎮
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749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991萬元,糧食總產量11592噸,年出欄肥豬1.7萬頭,財政總收入116萬元,大力建設西瓜之鄉,年種植西瓜4000畝以上,產瓜8000餘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850元。合武路穿境而過,是合川輻射廣安、岳池物流通道的樞紐,有特色突出的邊陲名校(原合川市明明國小),現有中國小各1所,在校學生2700人,文化、通訊、衛生設施齊備。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培育了肖家人勤勞善良的品質和創新實幹的精神

肖家鎮位於合川區東北部,與武勝縣的樂善鎮、岳池縣的裕民鎮接壤。肖家鎮原名肖家場,始建於清乾隆時期,民國13年(1924年)設鎮,民國30年(1941年)7月改鎮為鄉,1953年9月肖家鄉街區設肖家鎮,1958年9月併入肖家鄉成立肖家公社,1983年12月撤鄉設肖家鎮。

肖家鎮是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川劇表演藝術家吳曉雷先生的故鄉,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鄉鎮發展

肖家鎮肖家鎮
根據肖家鎮綠色農業鎮和邊界貿易繁榮的特點,鎮黨委、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用“提速發展,跨越趕超”統領幹部民眾的行動,以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為總綱,緊緊圍繞“大項目帶動、大產業培育、大城市建設”三大戰略和“工業發展、靚麗江城、休閒旅遊、新農村建設、最佳化環境”五個重點,加快發展,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招商引資,著力打造商貿亮點,樹立起了“人人是招商主體,人人是投資環境”的觀念,為前來投資者營造除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的環境

肖家鎮“五馬歸槽、四壩平鋪”,屹立在上馬寺山上的古寨保存完好,是一處亟待開發的遊樂勝地。全鎮地勢平坦、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種植業主要以水稻玉米紅薯、水果、蔬菜為主。

肖家歷來邊界貿易繁榮,農貿集市繁榮興盛,開拓了農產品銷售市場,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周邊的龍市、碼頭、佛門,岳池縣的裕民、大佛,武勝縣的樂善等鄉鎮的個體工商戶紛紛到肖家經商、辦企業。同時肖家鎮積極籌建農產品交易綜合市場,加快特色農產品的流轉。

肖家交通便捷,每天都有固定的班車往返於重慶、合川、岳池、武勝、廣安等地。改制後的自來水廠提高了供水質量,通信、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也不斷提升檔次。

肖家鎮新增面積0.3平方公里,新建房屋3.2萬平方米,城鎮化率達到16%。肖家鎮距合川區主城區38公里,合武二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信息快捷(寬頻信息網已開通、有線電視用戶已普及8個村);通訊暢通(建有移動、聯通通訊站,1800餘門程控電話、移動用戶達2000餘戶);就學、就醫方便(轄區內有環境幽雅、設施齊全的肖家國中;有設備完善的龍市中心醫院肖家分院);區域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環境優美,全鎮以綠色農業為主,李子等小水果遠近聞名。

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517萬元,居民儲蓄存款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8元,本級財政收入53萬元,鎮域經濟得到快速、健康發展。

黨政建設

肖家鎮肖家鎮
肖家鎮為充分展示廣大共產黨員努力實現目標,投身“四個文明建設”的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肖家鎮積極開展以集中宣傳黨建知識為主的“黨建宣傳月”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開展慰問困難黨員,關愛黨員,大力弘揚“黨內關懷”機制的溫馨活動。肖家鎮為了體現黨組織的溫暖,關心為黨組織奮鬥了一生的老黨員、困難黨員,組織了一次集中慰問老黨員活動,給老黨員、困難黨員送去了慰問金、慰問品。

三是開展宣傳“兩委”換屆知識,增強主人公意識,全面推行“公推直選”的民主活動。肖家鎮為了做好村“兩委“換屆,增強人民民眾的主人公意識,肖家鎮黨委把全體鄉乾分成18個小組,對應全鄉18個黨支部,每組安排2名鄉乾,以召開村黨支部會議、村民代表座談會、張帖宣傳標語、宣傳車、致全體選民的一封信等方式,大力宣傳村“兩委”換屆知識、黨建知識,增強村民的民主意識。據統計,在“黨建宣傳月”期間,肖家鎮共召開黨支部會議18次,村民代表座談會18次,張帖宣傳標語400張,出動宣傳車18車次,發放致全體選民一封信100封,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開展體現黨員風采,樹立黨員光輝形象的活動,全面推進黨的建設。肖家鎮還開展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表彰先進共產黨員、農村黨員講述黨的故事等活動的同時,還組織了籃球、汽排球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進一步體現黨員風采,樹立了黨員光輝形象,同時豐富了“黨建宣傳月”內容。開展“黨建集中宣傳月”以來,肖家鎮廣大黨員對黨的方針、政策更加了解,更加擁護黨的領導;廣大民眾更加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為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和諧發展夯實基礎

富農政策

肖家鎮肖家鎮
富農王牌第一張:實施農業開發、改善種植條件。2005年肖家鎮在搞好2004年農業開發掃尾工程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農業新開發項目。他們新打及維修機井11眼,安裝防滲管道21000米;建橋涵12座,保護池314個;挖渠4500米,動土方3.61萬立方米;修路29.8公里,植樹11000株。近7000畝的農田種植條件將大大改善,畝均增產30%。按種植棉花計算,每畝可增加收入450元,7000畝將為農民增加300多萬元的收入,按種植小麥、玉米算,也將為農民增加近200萬元收入。

富民王牌第二張:調整農業結構,發展柴雞養殖。他們2005年以肖張村試點,將近4000隻柴雞雞苗放養到村邊的果園裡,將600畝果園變成了集養殖、果品生產於一體的立體生態園。一方面,利用柴雞能上樹捉蟲的特性,幫助進行果樹的蟲害防治,節約了殺蟲農藥的費用,降低了果品的農藥殘留。另一方面,綠樹成蔭的果林為柴雞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比起圈養的來,果園裡散養的柴雞抗病力強,產蛋率高,而且因能捕食到大量蟲子,雞蛋中蛋白質含量高,其價格也比普通雞蛋高出近一倍。這樣,利用柴雞與果樹之間的優勢互補,最終達到生態平衡、減少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僅此一項,全村果農增收60餘萬元。

富農王牌第三張:發展林果生產,提高農民收益。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項目,重點實施了1000畝匹配造林工程和涉及劉坊、西坊、屈坊等五個村的500畝治沙造林工程,向上級爭取資金9.5萬元,全部補貼到農民手中。針對近年來果樹品種落後果農增產不增收的現象,聘請縣林業局的專業人員協助劉坊村進行了300畝桃樹、葡萄嫁接改造,把肖張村600畝梨園全部嫁接成果品質量高,市場效益好的黃金梨。按現在的市場價格,據果農們估算嫁接後的品種比原品種價格高出二分之一強(不去除成本每畝桃樹收入3000元左右,每畝葡萄收入2800元左右,梨每畝收入2500元左右),900畝果樹可增加農民收入100餘萬元。

不僅如此,肖家鎮還積極做好勞務輸出牌,對農村剩餘勞動力進行專業培訓,多種渠道廣泛搜尋有效的招工信息,受到了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

2005年是豐收的一年,肖家鎮領導班子更是躊躇滿志。他們將在民營經濟方面,加大宣傳力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圍繞鎮村幹部轉型做文章,實現年底稅收翻番。農業農村方面,加強生態文明村建設,集中精力搞好農業開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搞好勞務輸出,圍繞農民增收做文章,營造安定團結的農村社會和諧氛圍。

相關措施

一是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恢復生產和秋防工作的重要性,作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準備,真正把恢復生產和秋防工作作為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實際行動來抓,確保清淨無疫。二是突出重點。重點抓好以養殖場為主的“集中區”、與外省區接壤的“交界區”、車站、碼頭等“集散區”、市場等“商貿區”的防控。三是全力抓早。早宣傳發動、早安排堵疫、早儲備防控物資、早組織力量檢查督導。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採取各種措施,把防控知識、法律法規宣傳到村社,充分調動全民參防意識,將防控工作部署到最基層。五是責任落實。嚴履職責,做到人員、措施、職責“三到位”。

重慶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