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1987年落成,總館占地7.24公頃,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地上書庫19層,地下書庫3層,書庫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設計藏書能力2000萬冊。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舊稱北京圖書館,一般簡稱“國圖”。
裙樓分布在主樓兩側,並形成兩個面積甚大的天井,天井內為花園,形成樓中有園的獨特景致,群樓地上5層底下1層,分布著圖書館的各個功能單元,設有個各具特色的閱覽室46個,其中開架閱覽室23個,日均可接待讀者六、七千人次。該建築還曾被評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築”榜首。

中國國家圖書館鳥瞰中國國家圖書館鳥瞰

包括北海公園附近的文津街分館,館舍面積共17萬平方米。國家圖書館每年大約要接待海內外讀者400多萬人次。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宏富,品類齊全,古今中外,集精擷萃。作為國家藏書機構,中國國家圖書館依法接收中國大陸各出版社送繳收藏的出版樣書,此外還收藏中國大陸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學位論文均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的收藏之列。是圖書館學專業資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國年鑑資料收藏中心。從藏書量和圖書館員的數量看,中國國家圖書館(即北京圖書館)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圖書館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國家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緝熙殿藏書,最早的典藏可以遠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國家圖書館的館藏文獻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國古舊輿圖、敦煌遺書、少數民族圖籍、名人手稿、中國少數民族文獻、革命歷史文獻家譜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萬冊(件)。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為1473-1477年間印刷的歐洲“搖籃本”。這部分藏品極為珍貴,聞名遐邇,世界矚目。截至到2005年,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容量達2500多萬冊,其中價值連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餘萬冊,著名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舉不勝舉。其中尤以“四大專藏”即“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和“文津閣四庫全書”最受矚目。2007年6月8日,中國國家圖書館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簡史

國家圖書館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古代西周的盟府、秦代阿房宮的藏書可視為古代國家圖書館的雛形。
中國國家圖書館原名北京圖書館,前身是建於清代的京師圖書館。20世紀初,在變法圖強和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有識之士力奏清政府建立西式的文化設施,興辦圖書館和學堂。1909年(清宣統元年)9月9日宣統皇帝御批興建京師圖書館,四品翰林院編修繆荃孫為首任監督,館舍設在北京什剎海北岸廣化寺。直到清帝遜位之日,京師圖書館始終沒有正式接待過讀者。
辛亥革命後,京師圖書館由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並將其改名為國立京師圖書館,於1912年8月27日開館接待讀者。1916年京師圖書館按規定正式接受國內出版物呈繳本,標誌著開始履行國家圖書館的部分職能。1917年館移方家胡同原國子監南學舊址。1928年7月更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

文津街館舍文津街館舍

館舍遷至中南海居仁堂。文津街館舍1929年8月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建立的北平北海圖書館合併,仍名國立北平圖書館,歸國民政府教育部領導。1931年文津街館舍落成(現為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耗費皆來自退還的庚子賠款,占地面積七十六畝,建築外觀是華麗的中國傳統宮殿式結構,內部設施則全部為當時最先進的西式設備,成為當時國內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圖書館。先後參與籌劃開館和主持館務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魯迅梁啓超陳垣馬敘倫蔡元培袁同禮李四光等。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北平圖書館是免費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市民無需交納任何費用,只需每次在圖書館入口處領取具有借書證性質的門牌就可以在圖書館中任意借書閱覽,但並不提供外借。另外,圖書館對進館讀者的衣著有著嚴格的要求,讀者必須著中式長衫或者西式襯衫西褲並衣著整潔方可入內,否則就要被擋在圖書館的大門之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3月6日國立北平圖書館更名為國立北京圖書館。1951年6月12日更名為北京圖書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國家圖書館。馮仲雲丁西林劉季平任繼愈先後任館長。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和社會公眾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文津街館舍雖幾經擴建,仍不敷使用。1975年3月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提議並批准興建北京圖書館新館,館址設在北京西郊白石橋,1987年落成,鄧小平同志為北京圖書館題寫館名。

文津街館舍

1998年12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圖書館更名為國家圖書館,對外稱中國國家圖書館。1999年4月16日江澤民主席為國家圖書館題寫館名。

資源

國家圖書館是一個國家圖書館事業的核心,其主要職能是:①完整、系統地蒐集和保管本國的文獻,從而成為國家總書庫。②為研究和教學採選外國出版物,使其擁有一個豐富的外文館藏。③開展科學情報工作,為科學研究服務。④編印國家書目,發行統一編目卡片,編制回溯性書目和聯合目錄,發揮國家書目中心的作用。⑤負責組織圖書館現代技術設備的研究、試驗、套用和推廣工作,開展全國圖書館網路化的設計、組織和協調工作,在推動圖書館實現現代化中起樞紐作用。⑥為圖書館學研究蒐集、編譯和提供國內外情報資料,組織學術討論,推動全國圖書館學研究的發展。⑦代表本國圖書館界和廣大讀者的利益,參加國際圖書館組織;執行國家對外文化協定中有關開展國際書刊交換和國際互借工作的規定;開展與國際圖書館界的合作與交流。

好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綜合性研究圖書館,是國家總書庫。國家建立的負責收集和保存本國出版物,擔負國家總書庫職能的圖書館。 館藏資源包括圖書期刊報紙學位論文 、古籍善本、特藏專藏、工具書、年鑑、電子出版物、縮微資料、視聽資料。 國家圖書館一般除收藏本國出版物外,還收藏大量外文出版物(包括有關本國的外文書刊),並負責編制國家書目聯合目錄。國家圖書館是一個國家圖書館事業的推動者,是面向全國的中心圖書館,既是全國的藏書中心、館際互借中心、國際書刊交換中心,也是全國的書目和圖書館學研究的中心。履行蒐集、加工、存儲、研究、利用 總館和傳播知識信息的職責。國家圖書館是全國書目中心、圖書館信息網路中心。承擔著為中央國家領導機關,重點科研、教育、生產單位和社會公眾服務的任務。負責全國圖書館業務輔導,開展圖書館學研究。1998年開始,中國國家圖書館開始立項實施“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部分館藏資料實現數位化,部分數據已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國家圖書館全面入藏國內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獻最多的圖書館。同時重視國內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指定的博士論文收藏館,圖書館學專業資料集中收藏地,全國年鑑資料收藏中心,並特辟香港、台灣、澳門地區出版物專室。

嗎

國家圖書館的外文書刊購藏始於20世紀20年代,是國內典藏外文書刊最多的圖書館,並大量入藏國際組織和政府出版物,是聯合國資料的托存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不僅收藏縮微製品音像製品,還入藏了國內外光碟資料庫近百種,電子出版物8000餘種。
國家圖書館在蒐集、加工、存儲、提供和開發文獻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藏用並重的格局。
國家圖書館重視圖書文獻的保護工作,採用傳統的修整技術和先進的縮微攝影技術,對館藏要籍和各類珍稀文獻進行修復和再生性保護。
中國國家圖書館履行全國書目中心職責,編輯出版國家書目、聯合目錄和館藏目錄。國家圖書館編輯全國書刊聯合目錄始於1927年,1957年以後此項工作得到全面加強和完善。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國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在全國範圍內組織與管理圖書館計算機聯合編目工作,共建網上聯合目錄,共享書目數據資源和文獻資源。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國家重要的文化機構。代表國家執行有關對外文化協定,開展與國內外圖書館界的交流與合作。接待外國政府首腦和高級代表團的參觀訪問;增進與世界各國圖書館界、文化界的交流與合作;參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學術活動。目前,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餘家圖書館、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並保持著書刊交換關係。通過設在館內的ISSN中國國家中心,使中國連續出版物的書目信息參加世界範圍內情報信息的交流與共享。與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等圖書館界開展人員交換、技術交流和資源共享等具有實質性內容的合作,成功地舉辦了各類以中國文化典籍為主的展覽。

出版物

中國國家圖書館履行中國全國書目中心職責,負責編輯和出版國家書目、聯合目錄以及館藏目錄並下設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到2003年,國圖主持編寫了《中國國家書目》、《民國時期總書目》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30餘種書目。同時作為一個文獻情報學研究機構,中國國家圖書館還負責編輯出版《館刊》、《文獻》、《中國圖書館學報》等學術期刊。除了傳統出版物,國圖還牽頭編制和出版了《中國國家書目回溯資料庫(1949-1987)》、《中國國家圖書資料庫(1988年至今)》等電子出版物。

類型

國家圖書館主要有4種類型:①公共性的中央圖書館,具有公共圖書館的性質,但側重於為科學研究服務。如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英國不列顛圖書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等。②國會圖書館兼作國家圖書館。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等,都設有相應的研究機構,專門為國會提供服務,但同時也履行國家圖書館的職能。③大學圖書館兼作國家圖書館。如1482年建立的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圖書館,1811年建立的挪威奧斯陸大學圖書館,1640年建立的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等,都兼作為該國的國家圖書館。④科學圖書館兼作國家圖書館。如羅馬尼亞科學院圖書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和美國國立農業圖書館等,都兼作事實上的國家圖書館。羅馬尼亞1955年在布加勒斯特另建了一所大型綜合性的公共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將其作為國家圖書館,但科學院圖書館仍是國家圖書館之一。

職能

國家圖書館是一個國家圖書館事業的核心,其主要職能是:①完整、系統地蒐集和保管本國的文獻,從而成為國家總書庫。②為研究和教學採選外國出版物,使其擁有一個豐富的外文館藏。 ③ 開展科學情報工作,為科學研究服務。④編印國家書目,發行統一編目卡片,編制回溯性書目和聯合目錄,發揮國家書目中心的作用。⑤負責組織圖書館現代技術設備的研究、試驗、套用和推廣工作,開展全國圖書館網路化的設計、組織和協調工作,在推動圖書館實現現代化中起樞紐作用。⑥為圖書館學研究蒐集、編譯和提供國內外情報資料,組織學術討論,推動全國圖書館學研究的發展。⑦代表本國圖書館界和廣大讀者的利益,參加國際圖書館組織;執行國家對外文化協定中有關開展國際書刊交換和國際互借工作的規定;開展與國際圖書館界的合作與交流。

服務對象

國家圖書館多屬於研究圖書館,服務對象主要是科學研究人員。各國都根據自己的國情作出了具體規定。例如,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科學研究部門和重點生產建設單位;美國國會圖書館主要為國會服務,即為國會各委員會、議員及其工作人員提供情報資料,協助制定法律,解答有關諮詢;法國國家圖書館是一所規模較大的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根據法國政府1977年政令,規定該館為研究圖書館,讀者對象大部分是研究人員;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主要是為蘇共中央、政府、機關、科學和其他機構提供圖書、書目和情報服務;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國會、政府機構,年滿20歲的日本國民也可利用。

中國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
氣勢恢宏、莊重典雅的國家圖書館座落於北京海淀區高粱河畔,紫竹院公園旁。總館占地7.42公頃,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地上書庫19層,地下書庫3層,總共可容納2000萬冊藏書。該建築榮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築”榜首。包括北海之濱的文津街分館,館舍建築面積共17萬平方米。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綜合性研究圖書館,是國家總書庫。履行蒐集、加工、存儲、研究、利用和傳播知識信息的職責。國家圖書館是全國書目中心、圖書館信息網路中心。研究和採用現代技術,在全國圖書館標準化、規範化、數位化、網路化建設中起骨幹作用。承擔著為中央國家領導機關,重點科研、教育、生產單位和社會公眾服務的任務。負責全國圖書館業務輔導,開展圖書館學研究。

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

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暨國家數字圖書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一期工程北側,整個外觀造型猶如一本巨大的書,建築面積80538平方米,主樓27.1米,分為主樓和車庫兩部分,其中主樓地上五層,為框架剪力牆加巨型鋼桁架結構;地下三層,為框架剪力牆結構。二期新館能容納2900名讀者閱覽,提供以中文新文獻和電子資源為主的大眾閱讀服務。這使國圖的日均接待讀者能力提高到8000人次, 館舍面積達到25萬平方米,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中文數字資源基地,國內最先進的網路服務基地。
國家圖書館二期工程整體風格簡約、現代,閃閃發光的銀色屋頂懸浮於空中,充滿了未來感,象徵著中國科技和文化不斷發展的明天。館內全開放式的閱覽中庭,高度從地下一層直通屋面玻璃頂棚,通透、明亮,其人性化的設計顛覆了傳統圖書館的低矮體驗。代表歷史和中華文化遺產的《四庫全書》安放在地下一層的中心位置,與讀者僅一面玻璃相隔,向世人展示著它古樸而又深邃的文化氣息,與代表未來的數字圖書館形成共生的視覺聯繫。在功能布局方面,充分結合了其巨型鋼結構獨有的空間特點與現代圖書館的使用需求,設定的閱覽區、研究區、學術區、藝術區等功能區域布局合理,充分彰顯了對讀者的人文關懷。

國家數字圖書館國家數字圖書館

走進新館,館舍如同一個灑滿陽光的天井,全開放式的閱覽大廳寬敞、通透、明亮,570延長米的書牆環大廳四周,200延長米的環池連續閱覽桌寬敞舒適,讀者環池而坐可以方便地讀書和使用攜帶型電腦。
從6月下旬開始,國家圖書館一直在著手搬遷工作。目前,二期工程內的中文圖書已基本上架,其他圖書正在整理和搬遷中。從書架上隨意取下一本圖書,每本書的封底處都有一個智慧型晶片。據工作人員介紹,智慧型晶片將能準確確定書的方位,實現自助借還。
目前,新館內的無線網路已覆蓋了全館區,讀者自帶攜帶型電腦,可隨時獲得最新的網路信息。館內還陸續配備了560台供讀者使用的電腦,引進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及時通過OPAC向讀者提示二期閱覽區圖書的當前架位信息,實現讀者自助借還圖書。讀者手持移動電子閱讀器,就能夠方便地閱讀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等。
國家圖書館館長詹福瑞告訴記者,二期新館建築充分體現了人性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等特點,寬闊的空間、現代化設計、豐富的藏書、高科技設備都將令讀者耳目一新。
新館考驗讀者文明素質
摒棄了傳統圖書館獨門獨戶式的隔斷設計和書架造成的空間壓力,二期新館大空間開放型閱覽廳和連續延長桌的設計將令讀者更自由、更舒適地暢遊書海。但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這樣通透、無隔斷的現代閱讀環境是否便於管理?讀者的文明程度是否能與新館的設計理念相適應?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新館對讀者的文明素質是一次考驗。國圖二期工程在建設上著重突出人文色彩,營造了寬敞的閱覽區、安靜的研究區、高雅的學術區、多彩的藝術區、溫馨的休閒區、現代化的培訓和會議區等區域。不過,我們也擔心:新館將來會不會成為一個大網咖或者大自習室?當然,我們更願意看到在沒有特別制度約束的情況下,讀者都有一種文明自覺。
“鎮館之寶”搬新家
置於標誌性中庭的《四庫全書》藏書庫是國圖二期工程的一大亮點。當天,國家圖書館的國寶級文物《四庫全書》在十幾名搬遷人員的小心護送下,由一期往二期新館搬遷。
這部《四庫全書》是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從入藏之日起,已先後經歷了6次搬遷。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李致忠告訴記者,搬遷過來的文津閣《四庫全書》是當初七閣中唯一一套書、架、函原物配套的。文津閣本位於河北承德避暑山莊,1914年1月6日,閣內所藏《四庫全書》在當時民國政府教育部的要求下運抵北平,書被運到了文華殿。這是它的第一次搬家。1916年,在魯迅先生的斡鏇下,《四庫全書》入藏京師圖書館。1929年,國立北平圖書館遷入中海居仁堂,《四庫全書》也隨之遷入。1931年,國立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前身)在文津街落成,《四庫全書》又跟了過來。1987年,國家圖書館在白石橋的新館落成,《四庫全書》第5次搬家,被安置在國圖的四庫書庫里。不過,它很少示人,一般讀者根本不知道它什麼樣。
如今,經過第6次搬遷的《四庫全書》將在國圖二期新館的標誌性中庭內大方示人,透過兩層的落地玻璃,所有到館人員都可一睹它的真容。這部“鎮館之寶”在“新家”里的待遇也非同一般,藏書閣內,防火門、玻璃罩外加保護罩層層防護,室內恆溫恆濕,防紫外線,氣體滅火,一旦發生火情,30秒後會自動滅火。

小說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