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街鎮

草街鎮

草街街道是重慶市合川區的東南大門,是合川與重慶主城區的承接點,是合川城市發展規劃建設的四個外圍組團之一。草街位於合川東南嘉陵江畔,幅員面積96.28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81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58000餘人,1所中學,7所國小,2所大學,在校學生25000人。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鎮內公路里程達158公里,渝武高速公路在鎮內有兩個開口,鹽三路、鹽草路和川東公路貫穿全境,距重慶主城區37公里,緊鄰合川主城區。嘉陵江和渠江繞鎮,江岸線長達50公里。 2009年12月31日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覆,撤銷草街鎮,設立草街街道。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文化底蘊深厚,人傑地靈。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的育才學校舊址古聖寺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曾在此就學。陶行知先生紀念館已全面開放。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原西南大學育才學院) 在此落戶,發展迅猛,現擁有師生近20000人。

物產風景

草街鎮 草街鎮

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迷人。除擁有石灰石、原煤、砂石、峽硯石、碳酸鍶礦等享譽中外的礦產外,大藠頭、豌豆尖、火蔥、番茄等特色無公害蔬菜常年種植達6000多畝,佛手、杜仲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生態資源豐富,有森林面積6.5萬畝,群峰聳立,溝壑縱橫,曲徑通幽,沿江瀝濞峽、照鏡寒波等景點眾多。

經濟發展

草街鎮 草街鎮

經濟發展迅猛,社會和諧穩定。西部重點工程草街水利航電樞紐建設進展順利,預算投資53.3億元,2010年建成投產。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拉法基西南地區水泥生產基地重慶拉法基瑞安特種水泥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00萬噸。近年來,全鎮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引進企業76家,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5%,2006年實現2720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2006年完成51286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9%,2006年完成5801萬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1%,2006年完成7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1%,2006年達到3175元。城鎮化率達到35%,場鎮建成面積達1.8平方公里。

草街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建設重慶市中心鎮為抓手,強力推進“3.6.1”發展新戰略 (全面實施“工業立鎮,項目強鎮,科教興鎮”三大戰略,抓好經濟發展的六大重點工作,加快推進以構建和諧草街為目標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速發展,跨越趕超,上台階創一流,把草街建設成為重慶市工業重鎮、經濟強鎮和歷史文化名鎮。

草街鎮以全面貫徹落實區全委會精神為契機,強力推進“工業立鎮,項目強鎮,科教興鎮”三大戰略,抓好擴大開放的八大重點工作,提速跨越,勇爭一流,開拓開放,努力把草街鎮建成重慶市的工業重鎮、歷史文化旅遊名鎮、合川工業經濟第一強鎮及城鄉統籌發展的排頭兵,力爭五年內工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工業稅收達到6億元。 抓好擴大開放的八大重點工作,大手筆、高起點規劃建設“兩園一區”,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充分依託“區位、交通、資源、生態”等優勢,強力推動草街工業率先崛起,力爭實現一年搞推進、兩年求突破、三年見成效、五年結碩果的奮鬥目標。

強力推進5平方公里的古聖工業拓展園建設。建成重慶一流的綠色環保汽摩配特色工業園。將集中最優秀的人力,給予最大物力和財力保證,千方百計做好征地工作,2008年10月按BT模式進行土地平場、骨架道路管網和園區電網建設,為已簽約投入26.45億元的18家摩配企業更快時間進場施工創造條件。

以鎮政府為中心規劃建設灘子拓展園。抓住合川環城公路、重慶三環路、合川接北碚快速通道建設契機,在玉龍、草鋪、百歲、楓木一帶規劃15平方公里,引進無污染環保型企業,高標準建設新型工業園。建設水泥建材工業集中區,大力發展水泥和水泥製品產業。充分利用石灰石、砂石極其豐富的資源優勢,在渝合高速路出口鹽三路的5公里地帶,規划水泥建材工業集中區,力爭3年內水泥生產規模達到600萬噸,水泥及水泥製品總產值達到30億元。

抓草街航電樞紐協建工作,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強與區級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主動為業主單位和現場施工單位提供優質服務,全力做好征地拆遷民眾的穩定工作,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實現2010年初蓄水發電,讓重點工程早日為合川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抓重慶市重點扶持的中心鎮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抓住鹽井嘉陵江大橋、沙溪立交、鹽三路改造等建設契機,依託兩所大學的發展壯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認真搞好草街航電樞紐斑竹林、馬鞍山等安置點和楓木新村等農民新村建設的規劃建設。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打造草街商貿中心。

抓交通建設,打造“三線三圈”。加強交通建設,硬化龍江路、高鏡路、九楓路等,協助做好鹽三路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使鎮內公路形成以鹽三路、鹽草路、川東路為主的“三線三圈”格局,打造“半小時草街”,努力改善草街鎮對外開放的投資硬環境。

抓好文化旅遊發展,助推文化大繁榮。充分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打造文化旅遊先進鎮街。以峽硯工藝製作為基礎,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發展文化旅遊產品。加大實施“校地合作”力度,與兩所大學聯手打造精品文化節目,豐富校園和社區民眾文化生活。紮實做好重慶高發司巨梁服務區及培訓基地項目協建工作,並以古聖寺、陶行知紀念館、草街航電樞紐重點工程為依託,圍繞“古聖寺——草街航電樞紐”和西南大學育才學院三點一線,打造教育旅遊熱線。利用西山坪、麻柳坪等豐富的森林資源,引資培育發展精品

農家樂、度假村,加快發展休閒旅遊產業。

草街航電樞紐 草街航電樞紐

抓招商引資,助推鎮域經濟跨越發展。全鎮從機關抽調精幹人員充實招商隊伍,大力營造招商引資及融資平台氛圍,兌現招商承諾,進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誠信安商,以商招商,招大商招真商,充分利用草街鎮獨特的天然礦產資源優勢,繼續包裝一批項目,紮實抓好項目“跟進”工作,力爭5年內每年都有重量級項目落戶,每年招商引資達到5億元,全力推進鎮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黨政建設

合川區草街鎮黨委將草街社區黨組織與育才新城商貿行業黨組織、大苗村黨支部與碎石黃沙行業黨組織、高梘村黨支部與高梘裝卸運輸隊黨支部、古聖村黨支部與草

草街鎮 草街鎮

街航電樞紐勞務隊黨支部、玉龍村黨支部與玉龍場綜合市場黨支部聯合起來,組建了5個村企聯合的黨總支,實行村企聯建的黨組織方式。

“這種新的基層黨組織組建方式有利於城鄉的統籌發展。”合川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剛說,通過村裡的黨建力量,幫助企業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而企業又可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

合川區在創建基層黨建示範區中,實施了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居聯建、村站聯建、社事聯建、村校聯建、同業組建、特長愛好型、流動組建等九種基層黨組織的組建模式。

這九種農村基層黨組織組建新模式,把強村與弱村、企業與村、村與居委會、村與鄉鎮農技等服務體系、以及產業同行、外出務工流動黨員等中的黨員都聯結了起來,通過黨組織這一保障,讓黨員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草街街道在村行政區域和自治主體不變的前提下,將按照區域相鄰、強弱互補的原則,建立了包塘村和蓼子村聯合黨支部,用強村黨組織的力量帶動弱村的發展。

重慶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