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鳳鎮

雙鳳鎮

雙鳳鎮位於重慶市合川區主城區東南部,華鎣山脈搏的尾端,美麗清澈的渠江在雙鳳鎮東部緩緩流過。離合川主城區26公里,距渝合高速公路鹽井出口僅11公里。幅員面積90.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萬畝,林地5萬畝,全鎮轄19個行政村,124個社,三個居委會,總人口43431人,其中農業人口40499人,非農業人口2291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雙鳳鎮雙鳳鎮
全鎮GDP2.3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32元。境內現有茶廠2家,煤廠、矸磚、機焦等各類企業34個。共有中學一所,國小四所,入學率達100%,文化站1個,衛生院2所,3個自來水廠,全鎮以茶花產業為名片,以礦產資源為優勢,以“創新、實幹、爭先”為精神,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以人民滿意為追求,全力建設雙鳳,打造文化名鎮。

現今境內已有茶廠兩個,茶園面積達6000餘畝,從業人員達300來人。“青山綠水”、“魚城茗劍”、“鎣鳳”牌綠茶和茉莉花茶遠近聞名,特別是“鎣鳳”牌綠茶,已經被重慶市鑑定為合格產品,並榮獲重慶市“三峽杯”名優茶獎項,重慶消費者滿意產品等殊榮。為了將茶產業做大做強,雙鳳鎮在加大“青山綠水”種植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茉莉花基地的規劃和實施,現今已種好投產3000餘畝,爭取早日建成萬畝茉莉花基地,實現以茉莉花觀賞、窨茶、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項目。

雙鳳礦產資源豐富,全鎮有工、礦企業30餘戶,兩煤業公司年產煤量8萬噸,矸磚廠年產磚1200萬匹。匯通磷肥廠年產過磷酸鈣2萬噸,產品供不應求,是合川唯一的一家磷肥廠,該企業是消協和市工商局授予的2003-2005消費者信得過企業,2003年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質量信譽滿意企業。

鎮黨委政府大力推進萬畝茉莉花基地建設,現在基地內的老百姓通過種植茉莉花和幫茶廠打工,經濟收入已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多。由於雙鳳的特殊土壤很適應桃李的生長,當地老百姓歷來都有種植桃李的習慣,現今為止,雙鳳鎮已有成片桃李一萬二千多畝。為了做大桃李產業,增加農民收入,2006年雙鳳鎮已成功完成1500多畝荒山荒坡的整治,已全部免費交給就近老百姓種植桃李,預計2007年雙鳳鎮將進行3500畝左右荒山荒坡的整治,整治成功後,雙鳳鎮的桃李種植面積將會達到二萬餘畝,這將會對雙鳳鎮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

城鎮建設

雙鳳鎮雙鳳鎮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以來,雙鳳鎮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鄉人民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發揚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勇於開拓,銳意進取,全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各項事業蒸蒸日上。農業生產得到穩固增長。農業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2000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15087噸,農業總收入超過260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超過1700元。逐步形成以高效優質的經濟作物種植業和優質牲畜養殖業為主的農業新格局,並形成種養業的區域化,科技化,規模化和專業化,先後建成了安和村,灣頭村黃花菜基地。王家、安和、鄺庸。先鋒等烤菸基地。茶豐、先鋒養殖基地。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已擁有171個鄉鎮企業,年產值23376萬元,創利潤647萬元。計畫生育率達96.55%,人口出生率為11.13%,2000年計生排衡陽市一類鄉鎮。公路建設成績顯著。全長26公里的南羅公路自1996年底規劃,經過三年的努力,總投資761萬元,到1999年11月全線實現砂改油,成為衡陽市鄉級優質公路,文教衛事業長足發展,先後投資100萬元興建了雙鳳鎮醫院門診大樓,雙鳳鎮、羅渡兩所中學的教學大樓,添置了必需的教育衛生設施,為全鄉民眾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保健環境。其他各項事業均健康、有序發展。

跨入21世紀的雙鳳鎮,物產豐富,商貿雲集,市場繁榮,水、陸交通極為便利,是耒陽市西部最大的商品、物資集散地,並逐步確立區域中心地位

農業建設

雙鳳鎮雙鳳鎮
一、引進新品種,試驗、示範:重慶市雙鳳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落戶天台後,於2007年3月引進辣椒新品種(香辣二號、川優二號)在天台鄉新梨、辣子、天福三個村示範種植50畝,現產品已上市,據種植農戶講,預計產量可達2500公斤—3000公斤。該品種的引種成功,有利於改善天台鄉辣椒的品種結構,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二、召開辣椒種植現場會,推廣新品種:2007年7月31日,由天台鄉政府、重慶市雙鳳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合川區農業局聯合召開辣椒種植現場會,參加會議的有,天台鄉新梨、辣子、天福三個村的村社幹部,種植大戶共40多人。首先由種植大戶介紹種植新品種的種植情況,現場實地參觀;其次由重慶市千福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談種植髮展規劃;第三由農業局就辣椒種植技術進行現場培訓;最後由鄉領導就全鄉發展蔬菜生產,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加強蔬菜工作作了安排。

三、發展規劃:重慶市雙鳳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就辣椒種植基地發展規劃:第一,2007年引進新品種試驗示範種植,現已完成;第二,2008年在天台鄉推廣種植3000—5000畝,第三,在天台鄉種植10000畝,同時輻射山窩、卷洞、白濤等鄉鎮,最後建立辣椒種植基地25000畝。

四、政府引導、市場調節,建立公司加協會加農戶模式:在政府的引導下,由種植大戶組織成立天台鄉辣椒協會,吸收辣椒種植戶為會員。先由協會與公司就品種的供應,產品的收購簽訂契約;再由協會引導會員(種植戶)成片、成規模種植,提供種子、肥料服務,收購產量交公司;農業局提供技術服務,加強技術指導。

在天台鄉政府的引導,合川區農業局提供技術支持,重慶市雙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天台鄉辣椒協會、種植戶共同努力建立天台鄉辣椒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使天台鄉的辣椒生產在種植規模、品種結構、產品質量上新台階。

教育文化

雙鳳鎮雙鳳鎮
合理調整學校的布局和建設,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質量大幅度提高。2006年中考成績喜人,雙鳳中學中考錄取上重點中學和上聯招線名列合川區鎮街國中第二名。

文化娛樂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除例行的鄉村文化節、“五四”等大型文化活動外,還經常舉行一些小型的文化活動,如:場鎮居民每晚的“壩壩舞”,腰鼓隊的不定期演出,各單位每月一次的籃球比賽等,在“城鎮建設杯”合川市第七屆農村藝術節中,雙鳳鎮演出的兩個節目都榮獲了好成績。文化幹部左學高參加題為“獻給祖國,獻給母親”中國書畫名家大展獲金獎,並在近兩年全國級書法比賽中獲得多項獎勵。

江蘇省太倉市雙鳳鎮

雙鳳鎮雙鳳鎮
太倉市雙鳳鎮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東端,是具有1700多年的歷史名鎮。據史料記載,東晉鹹和六年,有僧來南沙(雙鳳古稱)建寺,掘地得雙龜,次日化作兩隻鳳凰翔空騰飛,故得名雙鳳。

雙鳳鎮東瀕蘇州太倉港,南臨國際大都市上海,西接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距太倉港中遠國際城碼頭20公里,至上海45公里,至蘇州55公里。204國道貫穿全境,滬嘉高速公路及蘇崑太高速公路直達鎮區,交通便捷。

雙鳳鎮總面積62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人。境內地勢平坦,物產豐富,蔬菜、水產、畜禽形成特色,素有“錦銹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雙鳳鎮依託沿江沿滬優勢,十分重視“三農”問題。雙鳳鎮結合雙鳳鎮農業發展實際,選擇了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致富農民快的青蝦、中華鱉等水產養殖項目,劃定吳塘河西部地區發展水產養殖業,在西川、勤力水產養殖場的基礎上,創建無公害水產品青蝦養殖基地,並通過省海洋漁業局產地認證。在新湖、泥涇兩村大棚蔬菜相對集中基礎上,創建“番茄、絲瓜、芹菜”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並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認證。通過組織教學培訓、示範推廣,調動起農民科學種植養殖積極性,為農民增收致富開拓門路。

歷史名人

兵部尚書陳洽

陳洽字叔遠。陳洽於明洪武年間,經地方推舉及大吏引薦任兵科給事(軍官),朱元璋很賞識他,賜其一襲金織羅衣。永樂初,安南兵起,朱棣命陳洽赴廣西參謀軍務,不久,平定安南,繼而跟隨永樂帝北征九年,參與軍機,授兵部尚書。陳洽戰死於疆場,朝庭追贈他為《少保》頭銜,賜諡號《節憫官》,民間呼其為“節憫公”。明永樂13年,官府在雙鳳迎仙橋南為陳洽建尚書坊。明宣德四年,在雙鳳影仙潭為陳洽建宗祠。

湖州府通判周錫

周錫字子純,號芝山,晚號七岡老人。嘉靖中,因貢生謁選進京,授官湖州府通判。為官清正,文武雙全,敢於直言,御史們都敬畏他,著書立說垂三十年。著有“鳳林備采”等著作,在“鳳林備采”中,周錫為民請命,敢於抨擊州大夫,已屬難得,並提出“賢能官”,應“為民先事會計”,以勉後事者,實屬可貴。

重慶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廣西玉林博白縣的鄉鎮

博白縣,古稱白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屬於玉林市。東接廣東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鄰欽州市,北靠玉林市。 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屬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9℃,年均降雨量為1756毫米,全年無霜期一般長達350天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