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地鎮

文地鎮

文地鎮位於博白縣東部,處於粵桂兩省(區)三縣(市)交界處,東與陸川縣隔河相望,南與廣東廉江市接壤,西與英橋鎮,北與寧潭鎮相臨。離縣城67公里,距馬盤二級公路僅5公里,距水英二級公路15公里,黎湛鐵路穿鎮而過,交通便利。全鎮總面積188.35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335個村民小組,轄區內有國營茂青農場,總人口11.3萬人。全鎮耕地面積43000多畝,其中水田34000多畝,旱地9000多畝;山嶺12萬畝。 2014年7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鎮。

基本信息

簡介

文地鎮 文地鎮

文地鎮位於博白縣東南部,處於粵桂兩省(區)交匯處。

行政區劃

全鎮總面積188.35平方公里,轄11個村(居)委會,221個村民小組, 2017年總人口11.3萬,城鎮面積4.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2萬人,博白東南部中心鎮。1994年10月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1年6月被列為自治區重點鎮。2014年7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鎮。

地理位置

文地鎮位於博白縣東南端,鎮東北,東南接陸川、廉江和化州四縣市交界,博白東部。黎湛鐵路廣西段的終端,坐標系東徑110°13′,北緯21°12′,東與陸川良田一河相隔,南接廉江石角和寮兩鎮、西連本縣三江、英橋,北面是寧潭,良田。依山傍水、呈長條型,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19公里。

黎湛鐵路由北至南穿越全鎮,九洲江沿鎮東邊流經石角匯入廣東鶴地水庫。鎮政府所在文地圩坐落在鎮中心右側的九洲江邊。距玉林、湛江、茂名三市均約100公里,距本縣城65公里,離陸川、廉江兩城市約50公里。

經濟發展

區位優勢

文地鎮 文地鎮

文地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交通條件,是周邊18個鄉鎮客運、貨物貿易集散地。黎湛鐵路橫貫該鎮,是博白縣唯一有鐵路通過的鄉鎮,每年人流量6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60萬噸;鎮區建有火車站廣場,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建設了110KV輸變電線路和繞城公路,日供水量6000噸的自來水廠,生活生產用電用水均可滿足。主要礦產有高嶺土、河沙等。

2003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億元,財政收入4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6元。種養業全面發展,有100畝以上果場62個,大型瘦肉型豬場19家,紅磚廠18家,形成了建築材料、畜禽、藥品經銷、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飲食、農副產品加工八大產業。

歷史文化

該鎮歷史人物有:黃文金(1831―1864),曾參加大平天國金田起義誓師大會,在太平軍的戰爭中屢建奇功,1862年被封為堵王,1864年7月天京陷落,黃文金迎敵於湖州城,後因護送幼天王西走寧國,受敵截擊負傷,9月5日於昌化牛橋病逝,英年33歲。

產業園

文地鎮 文地鎮

文地鎮位於博白縣東部,博白文地產業轉移園坐落在文地圩西面,位於兩省(廣東、廣西)三縣(廉江、陸川、博白)交界處,距離博白縣城60多公里,距離廉江市約50公里,水、電、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齊全,首期規劃建設面積80多公頃,擬建設成以有色金屬製造、水暖器製造等為主的產業園。園區於2006年初開始籌建,目前首期入園企業用地已基本平整,進入園區的50米茂青大道、園區內道路、排污、水電等工程正在緊張施工。2006年初博白縣委、縣政府積極回響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深入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動,積極接納東部產業轉移,成功引進入園企業27家,其中已投產企業2家(即華宜鈦業有限公司、宏鵬鈦業有限公司),新入園企業有廣西博白縣廣益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和廣西博白縣駿展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等25家。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家,投資300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22家,總投資額5.5億元。27家入園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可達到12億元,年上繳稅金8000多萬元。

經濟情況

1、財稅金融:2004年,全鎮完成財稅任務579萬元,增幅均在20%以上。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5572萬元,平均增長12.5%。工業總產值1.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39元。2005年財稅收入完成749.48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21.28%,同比增長170.48萬元,增長29.44%;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6.15億元,同比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25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13.75%,比上年增長22.5%。2006年財稅收入1066.1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44.91%,同比增長42.79%,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709元,同比增長152元,增長5.8%,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6.43億元,同比增長13.4%;2007年財稅收入1628.4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08.74%,同比增長52.78%,農民人均純收入2907元,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3億元,同比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億元,占全年任務的100%;2008年財稅收入1611.1萬元,占任務100%,農民人均純收入3125元,工業總產值31092萬元,同比增長4.45%,工業營業收入29076萬元,同比增長1.41%,工業銷售產值30536萬元,同比增長6.6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億元,同比增長62.5%。

農村工作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2.9萬噸;養殖業迅猛發展,全年生豬出欄9.26萬頭,家禽出欄38萬多羽。劍麻種植7000多畝,另有蠶桑200多畝,其它果樹6500多畝。文地村丹竹水屯2008年作為縣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工業企業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鄉鎮企業突飛猛進,至2008年,主要的鄉鎮企業有:博白縣宏宇化工有限公司、博白縣華宜鈦業有限公司、博白縣宏鵬鈦業有限公司、廣西澳通礦業有限公司、廣西廣益銅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主等79家工業企業,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8000萬元。全鎮工業總產值28896萬元,有一個占地面積1400多畝,總投資近5.5億元的博白縣文地產業轉移園,形成了以建材、陶瓷、加工、金屬冶煉等為主導的工業體系,成為地方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

城鎮建設

該鎮日供水量可達3000m3的水廠全天候供水;1-8月份全鎮用電量為10031596KW/H,110Kv文地至龍潭輸電線路已動工建成;我鎮城區面積已發展到4平方公里,居民2.4萬人。文地鎮區有現有15條主街道。一個火車站廣場,廣場內率先安裝12盞太陽能路燈。文車路從中南路—文車橋總長340米,江濱路從鐵路北頭涵—糧所總長680米,五四路從郵電局—菜行總長250米,建政路從政府到鐵涵全長110米,八四路從鐵涵到大轉盤全長210米,旺文路全長1000米,建新路全長250米,文中路全長850米,前進路全長400米,繞城路全長1320米,興華路全長100米,中南路全長1770米,建設路全長1800米。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多,文地鎮內道路面貌有較大的改善。形成文龍A區、龍灣、龍門、東江4個商住區,42.6萬平方米;投資2600萬元的文龍C區84畝綜合農貿市場於2007年9月1日正式開放經營。文地鎮是新興的文通集鎮,黎湛鐵路過境15.4公里。文地鎮地處兩省交界,交通四通八達,有鐵路、公路、水運。黎湛鐵路跨越文地。鎮內設有文地、佛子嶺兩個車站,其中文地站為縣三級站,客運量逐年增多。現承運兩廣和海南三省區共22個縣市物資中轉,貨物吞吐量為50~70萬噸/年,客運23萬人次/年。是黎湛線上的一個主要視窗。公路有旺文、文那、文和專線,車輛可直通博白、陸川、茂名、化州、廉江、湛江、海南、北海、廣州等地。

廣西玉林博白縣的鄉鎮

博白縣,古稱白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屬於玉林市。東接廣東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鄰欽州市,北靠玉林市。 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屬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9℃,年均降雨量為1756毫米,全年無霜期一般長達350天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