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鎮

南京市江寧區江寧鎮,全鎮總面積141平方公里,轄26個村委會,二個居委會,三個自然集鎮,人口總計5.6萬人。江寧鎮工業興起於八十年代,通過加強 橫向經濟聯合,與城市大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聯繫、聯營、協作關係,引進了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使老企業得到革新,新企業蓬勃興起,特別是近幾年來,江寧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快推進開放開發, 開放型經濟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江寧鎮市場繁榮,歷來為周邊三個鄉鎮農副產品集散地,各類專業市場異常活躍,建設和經營中的小商品市場,經營面積達2500平方米,共有120多個攤位,總投資400萬元。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江寧區江寧鎮,位於南京市江寧區西南境,距東山、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5公里,西濱長江,東鄰谷里,南接銅井,與 馬鞍山接壤;北與南京市郊區 板橋鎮和 上海梅山冶金公司毗連。全鎮總面積141平方公里,轄26個村委會,二個居委會,三個自然集鎮。

歷史沿革

江寧鎮原為江寧縣的縣城所在地漢末, 孫權改 秣陵縣為 建業縣。晉太康元年(280),改建業縣為秣陵縣,又析 秣陵西南置 臨江縣。次年(281),改臨江縣為江寧縣,縣治在今江寧鎮,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江寧縣名。民國23年(1934)縣治由南京遷至東山鎮。

1995年,南京市將所屬的江寧縣東山鎮的 農花村,江寧鎮的永安、孫家、 邵莊、新建、三山5個行政村和谷里鄉的梅村及梅山冶金公司用地範圍。

從2003年開始陸續將原江寧鎮建中和 陳塘社區劃給江寧 濱江開發區開發,兩社區隨後撤消,新成立盛江社區,轄 盛江花苑、銀杏園、玫瑰園、牡丹園、 玉蘭園等小區。

2005年江寧鎮改 江寧街道。

2006年3月2日,由南京市政府上報的《關於江寧區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近日已獲省政府批准實施。根據省政府批覆,南京市 江寧區區劃將作重大調整。其中: 撤銷江寧區江寧街道辦事處和 銅井鎮,將原江寧街道辦事處管理區域與原銅井鎮管轄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江寧街道辦事處(原江寧鎮鎮府址)。行政區劃調整後,江寧街道辦事處轄區面積258平方公里,人口8.33萬,管理17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

2010年江寧鎮被有關部門和專家認定並命名為南京首批“千年古鎮”。

經濟發展

江寧鎮現有5.6萬人口,6.84萬畝耕地,4.28萬畝山木。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已形成了8707畝經濟林果基地,有2100畝草坪基地,1300畝板栗基地,1300畝花卉苗木基地,6000畝蔬菜基地,盛產茶葉、木材、瓜果、蔬菜、板栗等。名茶品種有 碧螺春、雨花等。同時每年向國家和市場提供大量的糧、油、豬、禽、蛋、魚及特種水產品,自古以來有“魚米之鄉”之譽。

江寧鎮市場繁榮,歷來為周邊三個鄉鎮農副產品集散地,各類專業市場異常活躍,建設和經營中的小商品市場,經營面積達2500平方米,共有120多個攤位,總投資400萬元。同時,糧貿、舊貨、蔬果等市場星羅棋布,頗具特色。

江寧鎮工業興起於八十年代,通過加強 橫向經濟聯合,與城市大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了聯繫、聯營、協作關係,引進了新工藝、新技術,進一步使老企業得到革新,新企業蓬勃興起,特別是近幾年來,江寧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快推進開放開發, 開放型經濟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先後落戶該鎮投資國別有中意合資、中德合資、中美合資以及國內的香港和台灣。到目前為止,全鎮累計興辦 三資企業24家,契約總投資7187萬美元, 註冊資本4151萬美元, 契約外資近4577萬美元,外資實際到位3032萬美元。

基礎設施

江寧鎮地區交通便利,東有 寧馬高速公路,西有黃金水道長江、寧蕪公路、 寧蕪鐵路橫臥其中,境內設有二個五千噸位的長江碼頭,是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通訊快捷,8000門程控電話隨時通往世界各地,移動通訊設施齊全。電能充裕,擁有3.5萬伏變電所各一座。

廣西玉林博白縣的鄉鎮

博白縣,古稱白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屬於玉林市。東接廣東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鄰欽州市,北靠玉林市。 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屬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9℃,年均降雨量為1756毫米,全年無霜期一般長達350天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