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谷鎮

頓谷鎮

在博白縣中部偏西北。面積139平方公里。人口3.5萬。轄10村委會,有236自然村。1959年由沙河公社析設頓谷公社。1984年改設鄉。1993年改置鎮。產甘蔗、荔枝、龍眼、黃欖、黑欖、柑橙、茶油、菸葉等。有中小13所。鎮人民政府駐地頓谷圩,在博白西南25公里。人口760。清同治年間建圩。處山谷匯合處,故名。為農副產品集散地。有芒竹編織、農具等廠。東南4公里有宴石寺遺址。有公路接玉北公路。

基本信息

概述

頓谷鎮位於博白縣西南部,距博白縣城27公里,全鎮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會,27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1萬人。

特色產業

頓谷縣藤編製品頓谷縣藤編製品

頓谷鎮鄉鎮企業有較好的基礎,以芒竹編工藝品為支柱產業,芒料、竹料、藤料、柳條、鐵線、渡金、鄉花、繪畫等100多個品種4000多個花色的手工藝精品深受外商青睞,產品源源不斷銷往世界各地,使芒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投資2000萬元建成的“芒編城”,1999年開始投入使用,商品貿易十分活躍,推動了該鎮經濟的快速發展。2002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38000萬元,財政總收入5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68元。農業方面,主要有優質谷、八角、黃欖、黑欖等特色產品。

基礎設施

頓谷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在職教師106人,在校學生2100人;國小31所,在職教師430人,在校小學生5900人。頓谷鎮自然景色秀麗,鎮域內南流江兩岸,秀峰群山,山奇水碧,著名的宴石寺、亞洲第一長石橋的宴石仙人橋等多處勝景均在其間。1986年,博白縣人民政府確定宴石寺一帶共20平方公里範圍為“宴石山風景區”,該風景區古蹟勝景較多,有“博白小陽朔”之稱。目前,宴石寺景點已進入新一輪規劃開發。

經濟發展

過去,由於人少田少、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一直徘徊不前。鎮黨委、政府充分認識到,要改變這種困難現狀,實現經濟跨越式增長,就必須立足山區,挖掘潛力,做強優勢產業——芒編生產。2005年,該鎮投資500萬元建成廣西最大的芒編生產基地之一頓谷芒編城,並做好“三通一平”,綠化了芒編城周邊的環境,組建了一支由10人組成的治安巡防隊,使投資者安心來投資。當年就引進完成項目5個,新上項目創稅600多萬元,其中香港大順集團有限公司創稅400多萬元,博白縣雄達工藝品有限公司創稅150多萬元。項目建設推動GDP增長39.5個百分點。

發展壯大

與此同時,黨委、政府積極主動為企業協調解決技術改造、擴大生產用地、用電等問題,確保企業順利發展,做大做強。2005年2月,鎮成立了頓谷鎮芒編協會,加入協會的企業達到了43家。鎮政府還專門派出一位領導擔任協會的顧問,協會每月都定期召開一次會議,所有的企業老闆都坐在一起研討芒編市場的經濟形勢,如何打造更好的產品占領市場。企業之間由原來的相互競爭,到現在的通力合作,使得各芒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到2005年全鎮有規模以上芒編企業5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650萬元。目前,頓谷鎮已逐步發展為博白縣一個創稅、創匯的芒編產業基地。

廣西玉林博白縣的鄉鎮

博白縣,古稱白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屬於玉林市。東接廣東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鄰欽州市,北靠玉林市。 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屬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9℃,年均降雨量為1756毫米,全年無霜期一般長達350天以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