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山鎮

亞山鎮

亞山鎮為中國廣西博白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縣城以南10公里,有博沙二級公路通過。該鎮有造板、製紙、松脂、製糖等工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唐武德四年(621年),舊唐書?地理志》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南宕州(今亞山鎮南流江與亞山江的交匯處),領南昌、定川、陸川、思城、溫水、宕川六縣,治南昌縣。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移治定川,八年改為潘州。”南宕州城設定在南昌縣城的時間有十二年之久。南昌縣建置年代,《廣西曆代郡縣沿革簡編》載:“南昌縣,南朝宋置,齊至五代十國因之。南朝宋齊屬陸川郡,南朝梁、陳及隋屬合浦郡,唐、五代十國屬白州。”按梁朝宋置,則其分邑置吏的年代在公元420—479年,比博白建邑年代公元621年尚早200年左右。南昌郡之建置年代,據劉眗《舊唐書》載:“白州於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南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白州。”故南昌郡的設定年代有十七年的時間。
清康熙年間建圩。附近多烏鴉,得名鴉山,後諧音改今名。
清代,據道光十二年版《博白縣誌》記載,縣內設定一史兩司,即典史、周羅巡檢司、
沙河巡檢司,城廂內外分為7甲,7甲外分為4鄉30堡,堡下設572村.
當時亞山鎮屬於鴉山堡(今部分亞山鎮),三瑾堡(溫羅屬於三灘),白沙堡(馬頭嶺至互衛一帶.);

1933年博白設六區,亞山鎮屬於一新區,

鴉三下轄:甘茂,運雷,吉山,鴉山,坡禾,利羅,白綠,溫湯,竹大,荔古,下橫,金龍
鴉蒙下轄:覃岸,黑燕,堂村,新蔗,怡田,蒙村,油社,遂東,南青,硃砂,客埠,舊江,佛山,青湖,竹石.

1949年設四區,亞山鎮屬於一區(城廂區)

下轄:四維,四和,互衛,大禾,溫羅,富旺,三民,豐門,蒙清,白花

1968年分八區,亞山鎮屬於亞山區

管轄:亞山 三灘 旺茂 黃凌

1989年亞山設鎮

管轄:四和村、四維村、清湖村、民富村、民新村、新民村、互衛村、覃岸村、和平村、蒙村、
周旺村、大禾村、溫羅村。 

人口與語言

亞山鎮的方言有:地老話(也稱土白話)和新民話,地老一詞僅在博白縣出現,寓意指代博白地方老話的簡稱,地老話是廣西博白的本地方言,地老話是粵系方言保留了較多的古音成分,特別是它的聲調高達10個,比粵方言的標準音廣州話9個聲調還多,是全國各方言中聲調最多的方言。鎮內絕大多數是說地老話的,有少數村委通行新民話。
地老話方言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刊印的《博白縣誌·禮俗篇》載:“博邑土音有三:地老話是唐宋前遂居此;新民話在元明間多自江浙來,故聲音與江浙相近;漳洲話自閩省來。”
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王力教授就縣誌方音條來信云:“據我所知,現在博白沒有漳州話。清道光時代博白是否有漳州話,不得而知。博邑土音者有三,似乎可信。但是它說地老話是唐宋前遂居於此,這話不科學。應說地老話舊是本邑原有的方言。它說新民話在元明間多自江浙來,更不可靠。我認為,新民話應該就是客家話,多自福建汀州來,或者從廣東嘉應州來。”
地老話,即本地方古老的方言。或按王力教授所云:“地老話是本邑原有的方言。”但鄉土教材《可愛的博白》和《廣西大百科全書·文化》等書,皆書寫為“博白地佬話”。佬者,意指成年人。兩廣粵語至今還尊稱哥哥為大佬,稱弟弟為細佬,稱小孩為細佬哥,講“地佬”者,是一種錯誤,應該為“地老話”。
新民話,顧名思義“新民”,即後來者使用的語言,與原南下漢人以示區別,有“麻介話”、“土廣東話”、“涯話”別稱。該稱呼通行於廣西浦北陸川博白等三縣。講新民話者為客家人,客家來自中原,屬漢族八大民系之一,新民話即為中原音系,新民話則是隨客家民系的歷史形成而形成的,是相對於博白“地老話”老和新的對比。

經濟發展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亞山鎮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本鎮實際制定了“農業富民、工業強鎮、旅遊活鎮”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東菜西蔗”的農業生產格局,盛產糖蔗、黑皮冬瓜、淮山、香蔥、劍麻,瘦肉型豬的養殖初具規模。在實施工業強鎮經濟發展戰略中,形成了初具規模並繼續擴展的亞山鎮林產工業園和廣西旺茂農墾新型建材產業園,打造了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平台。
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發展溫泉旅遊業、規模養殖業、造紙、林產、芒竹編等產業,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的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進步,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2011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0.09億元,同比增長14.6%,農業總產值為8.45億元,同比增長12.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2億元, 同比增長219.61%,完成財政收入3196.73萬元,同比增長154.91%,農民人均純收入6150元,同比增長21%。
2012年各項工作力爭取得更大成績,實現工業總產值11.5億元,同比增長13.9%,農業總產值9.72億元,同比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億元, 同比增長26.2%,財政收入3864萬元,同比增長20.9%,農民人均純收入6500元,同比增長5.7%。

榮譽

2010年榮獲:2008—2010年度建設平安廣西和創建社會和諧穩定模範區集體三等功,“玉林市十佳鄉鎮”獎,玉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玉林市先進人民調解委員會先進集體,博白縣績效考評優秀獎。

特色小吃

亞山牛腩粉
牛腩粉
亞山特有的特色小吃,享譽博白縣。
做牛腩粉要選用特有的上好白粘米製作的細米粉;待鍋中水沸才投入,邊煮邊攪動,待煮到粉條輕拉即斷時,撈起,經清水浸洗,撈起晾乾待用;用時只需在沸水中燙熱,撈置碗中,加上牛腩及原汁即可食用。
特點:鮮美、滑嫩、消渣、甘香還爽口,製作簡單。
亞山牛羹湯
牛羹以亞山鎮的最有名,吃過後回頭食客頗多。
做法:將洗乾淨的牛雜、牛筋切塊,牛骨用砍刀砸斷,放入大鐵鍋中加水,先在旺火上煮開,隨後把血沫撇去,稍煮片刻,即微火上煮(切勿大開)。
邊煮邊將泡沫打去(因牛雜、牛骨血污多,所以要多次地打泡沫。如不及時打出泡沫,湯易成污包,其味發腥)。
在這同時將鹽、蔥頭、胡蘿蔔、芹菜、姜塊或幾味清補涼中藥下鍋一起煮2-3小時左右,清除雜質,即可上桌。
特點:湯色淡黃,清澈,氣味鮮美,營養豐富,滋補元氣,可用來製作湯類、熱菜。

旅遊資源

亞山溫羅溫泉
博白縣城向東南方向走21公里到達亞山鎮,有個叫溫羅的地方,但見四周群山層巒疊嶂,樹木青翠,綠草如茵,環境清幽,一眼泉水熱霧瀰漫,這就是博白溫泉。
清代《博白志》中說“水泉湧出,熱如沸湯,可宰牲”溫泉池上空蒸氣騰騰,如煙似霧。
博白亞山溫泉位於陸川至岑溪斷裂帶之中,億萬年來,天上雨水沿著斷裂帶裂隙滲入地下深處作循環運動,並在一定深度增溫增壓的作用下,沿著斷裂破碎帶上升而形成溫泉。她的出露點標高約為130米,離山下的溫羅湖水面高出70多米,並形成一個東西向長約30多米、南北寬10多米、深3米多的溫泉池。池水清澈透亮,水質晶瑩,股股泉水從池底翻滾湧出,好像一串串珍珠從地下冒出。溫泉流量為每秒5至6.67升,平均日流量為480多噸,最高溫度為65℃,平均溫度為58℃,百步內蒸氣騰騰,人們置於其中有騰雲駕霧之感覺。泉水飽含二氧化矽、游離二氧化碳、鍶、碘、鋅、鋰、硒等十幾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屬含鍶偏矽酸、重碳酸鈣型熱礦泉水,達到國家飲用礦泉水標準。經現代科學手段測試,常飲之常泡之,可為高血壓、慢性腸胃炎、關節炎的患者提供輔助治療,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當地居民因長期飲用溫泉水,健康長壽者頗多。博白溫泉獨特的舒筋活絡、潤膚養顏、安神定神、強身健體的保健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
溫泉水帶著熱氣歡快地流到山腳下的溫羅湖裡,使湖面經常有煙霧繚繞。溫羅湖長有3000多米,寬度從100多米至400米不等,面積為1.61平方公里。湖水碧波蕩漾,藍天白雲、綠樹紅花倒映在湖面上,使湖面的顏色一會深,一會淺,一會藍,一會綠,水天相映,美不勝收。幾隻小船和竹排在湖中輕悠慢盪,從湖的四周不時飄來花草樹木的清香,使溫羅湖充滿了自然、原始的野趣。
博白亞山溫泉山、林、泉、水的優良生態環境,特別是泉與湖一體的獨特奇觀,成為廣西溫泉景區中泉湖俱佳、美景自然、品位最高、開發價值最大的、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按照區內外專家學者的規劃,博白溫泉將對外招商引資,建設一個泉湖一體、多功能的溫泉度假景區,包括大門景觀遊覽休閒區、溫泉沐浴保健區、登山健身遊覽區、水上遊樂活動區、度假休憩娛樂區、竹木林果生態區等六大景區。規劃的立意重在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博白人傑地靈的特色。手法重在點景、點泉、點湖,強調溫泉和自然景觀的文化價值,做到步移景換,內容豐富多彩,遊人身心仿佛進入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世界。
博白溫泉,美在泉與景相融,秀在泉與湖相印,雅在山抱湖水,奇在泉純水靈。如果您是位熱愛健康、感悟生命、追求健美和享受文化的人士,能不到博白溫泉來嗎?如果您是位有志開發大自然的建設者,能不到博白溫泉來嗎?
建設中的博白溫泉旅遊度假區融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健身娛樂、水上運動、野營登山、科學考察於一體,整個溫泉流量大、水溫高、水質好,景區山光水色、積翠浮綠、環境優雅,泉邊湖水清澈碧藍、曲橋水榭、林藏殿閣、一泉一湖、廣西獨一無二,實為休閒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賜的世外桃源。溫泉旅遊度假區主要景點有:(1)溫泉、(2)溫羅湖、(3)森林及生物景觀。
生態旅遊的好地方。度假區占地面積1999.98平方千米,主要設施和遊樂項目有:漂流、衝浪、浴池、度假酒店、網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室、保健按摩中心及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是一處融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健身娛樂、水上運動、野營登山、科學考察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

基礎設施建設

2003年亞山鎮建好亞山至互衛7公里四級路,亞山至溫羅鄉村2級公路,新修機耕路3 7公里,實現村村通四級路、通公共汽車。完成溫羅水庫、馬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修建抽水機站11座,亞山鎮新修水渠三面光3公里,渠道清淤46公里。新建蒙村、互衛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5000多人的飲水問題。亞山鎮建清湖三全國小、二中教學樓,拆除中國小全部D級危房,維修磚瓦結構的校舍1460平方米。新建互衛村衛生室,完善規範其他各村衛生室。新建互衛、清湖、民富、田旺、白花等村辦公樓,全鎮各村解決了“有地方”辦公的問題。發動民眾自費建沼氣池540多座。亞山鎮新建互衛村敬老院、四維五保新村、互衛村農貿市場。 亞山鎮現有初級中學2所,24所國小,55個教學點,公辦中國小在職教師693人,在校學生21000多人。
2007年啟動土地平整工程項目,改善耕作條件,互衛村、四維村、大禾村、潭岸村、清湖村等行政村實施了土地平整,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鎮共修建三面光渠道48.2 多公里,田間機耕路84公里。灌溉面積近萬畝,協助水英二級公路建設辦公室完成水英二級公路建設,“城鄉清潔工程”,舊城改造工程,積極實施抓好、紮實推進,使亞山城鎮面貌大有改觀,逐步向東部中心城鎮發展。2005年冬起動亞山自來水工程;2006年初建成投產。
在建玉鐵高速公路,玉鐵鐵路經過亞山。
玉鐵高速

下轄行政村人口

序號

村委

自然村

人 口

序號

村委

自然村

人口

序號

村委

自然村

人口

1

四和村

44

6309

7

清湖村

43

5477

13

互衛村

42

7734

2

四維村

65

8460

8

白花村

86

6400

14

大禾村

38

5468

3

民富村

55

7152

9

田旺村

35

4251





4

民新村

7

2821

10

和平村

37

7772





5

新民村

4

1081

11

溫羅村

31

2820





6

潭岸村

34

5666

12

蒙村

44

5007





廣西玉林博白縣的鄉鎮

博白縣,古稱白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屬於玉林市。東接廣東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鄰欽州市,北靠玉林市。 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屬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9℃,年均降雨量為1756毫米,全年無霜期一般長達350天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