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畈鎮

馬畈鎮

馬畈鎮位於河南省光山縣城西南部29公里處,屬淺山丘陵區,總面積95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萬畝,山地面積8萬畝。全鎮轄馬畈街居委會、馬畈村、代窪村、廟山村、錫山村、徐寨村、中寨村、付寨村、汪鄉村、永林村、太平村、汪畈村、枊林村、北窪村、潘樓村14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311個村民組,總人口4.3萬人,其中鎮區人口1.6萬人。共有33個黨支部,其中村(街)黨支部15個;黨員1986人,其中農村黨員992人。

基本信息

馬畈鎮馬畈鎮
馬畈鎮 

 馬畈鎮位於河南省光山縣城西南部30公里處,屬淺山丘陵區,總面積14.2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6萬畝,山地面積8萬畝。全鎮轄14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311個村民組,41130人。共有33個黨支部,其中村(街)黨支部15個;黨員986人,其中農村黨員701人。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9億元,鄉鎮企業入庫稅金238萬元,財政收入5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元,馬畈鎮交通發達,商賈雲集,是光山縣西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是河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綜合實力在信陽市鄉鎮排序中位列第20位。綜合改革試點鎮第3位。
馬畈鎮是一塊紅色的土地。1924年光山縣第一個黨小組一柳林河黨小組,就誕生在本鎮柳林村;解放戰爭時期,王震親率三五九旅駐紮錫山村汪窯抗敵。
馬畈鎮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主產水稻、小麥、棉花、油菜、花生等農作物和以板栗、桃、李、杏為主的非公林果業,久負盛名。馬畈鎮礦產資源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石灰石、花崗石、黃粘土、鉀長石等礦產資源,僅探明石灰石貯藏量達1.2億噸。
鎮域民營企業發展年產值超千萬元。2004年成功引進省內外三家知名企業落戶該鎮,即:鎮與河南省雷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五嶽管理局三家聯手投資800萬元,共建的五雲供水項目,現以全線開通,實現鎮區供水。入戶率達85%;引進安徽三源公司和信陽彩虹公司投資800萬元。興建的年產50萬噸,產值2000萬元的碎石加工項目現市場產景良好;引進的深圳金鋒機械製造集團公司投資1200萬元的火花機生產線項目,年產值達6000萬元,是我鎮唯一一家創外費企業。鎮辦水泥廠年生產能力現已發展到13萬噸,產值2600萬元,上交稅金120萬元。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全鎮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1468戶,私營企業5家,從業人員6500多人,年產值1.4億元。其中,建材業獨樹一幟,年產值8000萬元以上,成為豫南地區較大的建材基地。電線桿預製業,已發展到500多家,遍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僅此一項年產值達4億元,稅利1.2億元。大理石加工業,已發展到60多家,年產值1000萬元。建材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40%。
非公林業。已建成“南大山板栗基地”,“金龍莊園”,“滿堂香莊園”,“摩天嶺小雜果基地”,“鳳凰山”、“長安山林業開發示範區”,等六大非公林業綜合示範基地。
自然條件
馬畈集鎮位於光山縣城西南部30公里處,東接羅陳鄉,西靠羅山縣周黨鎮,北鄰長興鎮鄉,南與殷棚鄉交界。有光(山)——馬(畈)路、孫(鋪)——馬(畈)路、馬(畈)——南(南向店)路穿過此境,交通十分便利。馬畈地處北緯32°7’,東經114°46’,全鎮面積為9.6平方公里,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1%,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發展經濟的理想場所。
馬畈地處大別山北麓,南部為淺山區,其餘屬丘陵地帶,東部山區貯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馬畈地處江淮之間,屬亞熱帶向曖溫帶過渡地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四季交替明顯,年平均氣溫15.3℃,平均降雨量106mm;年平均氣溫日照數1981小時;據記載最高氣溫達41℃,最低氣溫—20℃,最大風速18m/s,最大積雪深度21cm;年無霜期210天左右,風向隨季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冬季多偏東北風,夏季多偏西南風。
馬畈鎮的水源主要來自地表徑流,地下水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地下水均存於亞粘土及砂類土層中,一般埋深5—20m。近期打深井取水較多,致使局部地下水位有所下降,水質變差,地下水源不宜大量開採,只能局部或臨時供給。
資源優勢
馬畈鎮境內擁有豐富的石灰石、黃粘土、鉀長石等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徐寨、代窪、汪畈、潘樓,為建材建築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因有充足光熱資源和豐富的水資源,農、林、牧、副、漁業發展前景良好。主要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油菜、芝麻、棉花、花生等,播種總面積6463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2990畝,鎮內有板栗、桃、李、杏等特色經濟作物。
馬畈鎮地處光山縣西南部,與羅山縣、新縣相鄰,北部有孫(鋪)—馬(畈)公路連線312國道,東北部有光(山)—馬(畈)路直通光山縣城;馬(畈)—周(黨)路與羅山縣貫通;南部有馬畈與新縣蘇河鄉公路相連,東南有馬(畈)—南(南向店)路貫通東南片5個行政村,西北馬(畈)路貫通西片6個行政村,15個行政村(街)公路全部貫通,交通四通八達。
馬畈鎮由於具有豐富的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以水泥製造、石灰加工等建材業為基礎,目前,鎮境內擁有建材企業136家,機動運輸車輛400多台,飲食業60多家,從業人員達8800多人。1999年,電桿預製產業搶抓機遇、內引外聯,現已發展500多家,遍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年產值達4億元,僅此一項農民新增收入1.2億元,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不斷的深入人心,馬畈人民充分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和重要的區位優勢,大膽創新,人們生活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人均純收入達到3100元,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人們對文化娛樂的追求逐漸提高,全鎮1160戶人家基本上家家有彩電、VCD,鎮有有線電視轉播站兩個(即:馬畈、王屠店)能看到中央1—10套節目和地方台36個,轉播中央一套覆蓋率達到100%。
境內的紅色革命舊址:光山縣成立第一個黨小組舊址,馬畈鎮柳林村支部所在地,組長熊少山,是柳林熊稻場人。
王震三五九旅在馬畈錫山汪窯抗敵,指揮部舊址仍存在,清潮康熙年間的兩廣總督易小鎖(根據錢實甫先生的《清代職官年表》,清朝根本就沒有這個易姓的兩廣總督,即使是易姓大員也只有6位)居住舊地仍存,現在馬畈鎮人民醫院所在地,保存完好。大地主惡霸、土匪頭子易本映的住宅保持完好,現在廟山村的柳窪。
馬畈小集鎮狀況馬畈小集鎮建設以馬畈、塔爾崗、甘崗、王屠店為主體,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委、政府立足本鎮實際,著眼未來,實現城鄉連線對小集鎮進行綜合治理和規劃,馬畈先後建成了“一場三區”(綜合貿易市場、甘崗工業區、代窪建材區、錫山行政區)和日雜百貨、蔬菜兩個專業市場和公共停車場站一個,城鎮建設規模達到6平方公里,小集鎮總人口16600人,城鎮化率43.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