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兵實紀》

《練兵實紀》

《練兵實紀》是中國明代以軍事訓練為主的著名兵書。戚繼光著,九卷,附雜集六卷。隆慶二年(1568),戚繼光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於隆慶五年寫成此書。現有明刻本存世,清代以來有眾多的抄本和刻印本,多種叢書亦收錄。

《練兵實紀》

全書可分為練卒和練將兩大部分。正集一至四卷為練伍法、膽氣、耳目和手足,側重單兵訓練;五至八卷的場操、行營、野營、戰約和雜集中的 《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則為營陣訓練。通過訓練達到“聯異為同,聚少成多,合寡為眾”,“ 萬人一心,萬身一力”( 《練兵實紀》  《墨海金壺》本,下同),以取得“防身殺賊立功”的實效。該書反映了在當時的作戰對象和火器大量使用的情況下編制裝備的改進,車、步、騎、輜各營配備較多火器。如車營有戰車128輛,火炮256門,並有相當數量的鳥銃和火箭,等等。同時,反映了練兵方法的革新,訓練步兵、騎兵、車兵及銃手、炮手等配合作戰,以發揮各種武器的威力。這具有時代的特點。作者認為:“練兵之要,在先練將。”正集第九卷 《練將》及雜集中 《儲練通論》《將官到任寶鑑》《登壇口授》等卷,系統闡述了將官的品德修養、戰術和技術修養,以及養兵、練兵、用兵必須遵循的原則和方法。作者還主張興辦“武庠”(軍事學校)訓練將官,並放到“實境”中鍛鍊,以培養深諳韜鈐的良將。
《練兵實紀》總結了練兵經驗,且文字通俗,便於官兵“口念心記”,掌握運用,對當時邊備修飭、保持安寧有重要意義,也為後世兵家所重。

配圖

相關連線

盤點中國古今經典兵書

兵書在哲學、科學史、天文學、氣象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對今日充滿競爭的政治、外交、選才用人、商場角逐、為人處世等,都有著不容低估的指導意義。所以,當今世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日益喜愛和重視我國歷代兵書。 

古代十大兵書

中國古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國家更替時期,由於諸多的戰事,使得在很早的時候,便產生了關於軍事戰爭的著作。這些軍事兵法集著,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中國古代軍事兵法及間諜類書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