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銘坡

章銘坡(生卒年不詳)崑劇演員。原名瑞卿,藝名小金虎。(按:“全福班”後期名旦徐金虎,藝名也稱小金虎)蘇州人。清光緒年間,從師吳在昌(燕芳),工旦。時稱“昆旦周鳳林之後第一人”。北昆演員韓世昌曾向其請益。

基本信息

光緒十三年(1887)正月初六,小金虎隨大雅班演出於上海三雅園。年底,三雅園停業,曾脫離昆班,轉搭京班。光緒十六年,隨周鳳林入天福茶園。光緒十六年,周鳳林接辦丹桂,小金虎又以崑劇基本演員受丹桂之約。同年就北京秦腔玉成班之聘,演出於北京廣德樓,當時評論者說他所演的《雙搖會》已“全失昆伶態度”,光緒十九年,因慈禧要組織專演全本崑劇的昆班,並賜班名“萬年同慶”,由陳壽峰負責到上海約聘演員,小金虎亦被聘去。同去者還有小桂林、黃玉泉等人。該班所排之戲有:《稱人心》、《十全福》、《伏虎韜》、《雙官誥》、《十五貫》等。光緒二十六年,小金虎回蘇州,搭聚福班。不久,又去上海。晚年,改演醜行,恢復章瑞卿原名,與林步青、何金壽等於大舞台演出《連升店》、《滑稽教育》之類玩笑小戲,作為每晚的送客戲。小金虎以宮裝戲擅場,如《長生殿》之楊貴妃,他長頸修眉,扮相俊雅,嗓音圓潤,風韻獨特。其餘如《連環記》之貂蟬、《孽海記·思凡》之色空、《金雀記·喬醋》之井文鸞等角色等,亦深得好評。

崑曲演員(五)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