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韻香

林韻香

林韻香(1817—1834),清朝道光年間京中的崑劇名伶。原名鴻寶,蘇州府吳縣人。父親是廚師。他幼年學曲,專工小生戲。他的拿手傑作有《偷詩》、《賣荷》、《吞丹》等戲。

基本信息

道光十一年(1831)進京,入傳經堂,隸嵩祝班。是年適逢儀慎親王生辰慶典,嵩祝班應召至戲樓獻演,韻香按節歌唱,表演精妙。“樓上下萬目、萬口、萬手,嘖嘖稱嘆”,京都人士均為之傾倒,嵩祝班因此而聲譽頓起。從此座上賓客常滿,招邀無虛日。他的拿手傑作有《偷詩》、《賣荷》、《吞丹》等戲,每當長笛一聲,四座寂然,“目有視,視韻香;耳有聽,聽韻香;手有指,指韻香;一似只應天上,難得人間。”待到契約期滿,韻香為解脫世俗所困,決意脫離樂籍,而其師暗中將他父親召至京中,許以八百金,再訂三年之期。韻香憤然慨然,籌得三千金盡給其師,乃得脫籍。所居署為“梅鶴堂”,位於北京臧家橋玉皇廟側。惜因長期積勞,郁愁成疾,經半年醫治無效,於道光十四年(1834)十二月逝世,年僅十八歲。臨終前,他強扶病體,淚痕滿面,對佛誓言說:“此生已了,願生生世世勿再作有情之物!”

崑曲演員(五)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