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平

王藝平

王藝平 男,原名王爾傑,1925年10月3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共黨員、優秀教育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藝平 王藝平

王藝平(1925.10—2011.4),男,原名王爾傑,1925年10月3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電磁波理論專家,教育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早年參加革命,是優秀的青年共產黨員。1952年調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後,致力於科教建設。先後創建了兩個專業系,開闢了兩個學科方向。在國內電子學中電磁波理論的科研教育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人物生平

1925年10月3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入成都市樹德中學學習;

1943年考入內遷到四川樂山地區的武漢大學電機系,學習電信專業,1947年畢業;

1947年6月—1949年5月,任武漢市委學委書記;

1949年5月—1952年2月,任共青團武漢市工委常委;

1952年2月—1962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教師;

1962年9月—1979年4月,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北電訊工程學院教師;

1979年4月—1980年11月,西北電訊工程學院電磁場工程系主任;

1980年11月—1984年10月,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1987年2月—1988年9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系主任;

1991年7月起,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1年12月,選為中國電子學會會士;

1993年9月,離休。

個人作品

(1)王藝平,關於反射面天線的幾何繞射理論,雷達,1979,2(1);

(2)王爾傑(王藝平),計算電磁場的矩陣方法,電子技術,1979,11(1);

(3)王爾傑(王藝平),林熾森,肖良勇等,幾何繞射理論的工程套用,西安:王一平著《電磁場與波理論基礎》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出版社,1983;

(4)王爾傑(王藝平),吳振森,隨機介質中波傳播的路積分解,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學報,1984,3;

(5)王藝平,陳達章,劉鵬程,工程電動力學,西安:西北電訊工程學院出版社,1985;

(6)YipingWang.TheDirectDerivationofthePathIntegralSolutionfortheParabolicWaveEquation.URSISym.OnEMTheoryAug.25-29,1986,Budapest,Hungary.

(7)王藝平,肖景明,微波傳播,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87(再版);

(8)王藝平,吳振森,用蒙特卡羅方法計算光通過薄層隨機分布粒子的散射,光學學報,1987,5;

(9)王藝平,黃際英,閻毅,降雨相干去極化算式及其反演,通信學報,1987,8(6);

(10)吳振森,王藝平,直接摸擬法和統計估計法研究平面波通過離散隨機介質的散射,物理學報,1988,4;

(11)WangYiping,WuZhengsen.EffectiveMediumTheoryofMultiphaseMixtureandSelectiveAbsorptionofElectrolyticallyColoredAnodicAluminumOxide.ChinesePhysicsLetters,1988,8;

(12)WangYiping,HuangJiying.ARelationBetweenXPDandCPAinMillimeterWaveBand.J.IRandMMWaves,1988,9(8);

(13)HuangJiying,WangYiping.MeasuementofRainDropsizesandCantingAngles.J.IRandMMWaves,1989,10(9);

(14)黃際英,王藝平,無線電物理中的隨機場,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

(15)王藝平,黃際英,分形散射概述,電波科學學報,1992,3(1);王藝平著《工程電動力學》

(16)HuangJiying,WangYiping.AStudyofEffectsInducedbyRainfor3mmWaveBand.J.IRandMMwaves,1992,13(3);

(17)王藝平,周邦寅,李立,數學物理方程,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3;

(18)王藝平,傅德明,陳逢時,數學物理方法,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3;

(19)黃際英,王藝平,套用Weibull分布計算毫米波降雨去極化,電子學報,1993,21(12);

(20)王藝平,關於波在隨機介質中傳播的重整化方法,電波科學學報,1993,9(59);

(21)王大明,王藝平,靜磁波,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

(22)王藝平,黃際英,無耗均勻傳輸線的系統特性,電波科學學報,1997,3(39);

(23)王藝平,電磁場與波理論基礎,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該書於2005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研究生教學用書;

(24)王藝平,近代物理百題,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人物事跡

(1)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生時代的王藝平胸懷社會進步的理想,關注時政。1944年初,他與同學三人在武大創辦壁報《△X》,報導當時在成都、重慶、昆明各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吸引了眾多學子,成為校園裡的一道風景線。1944年冬,又成立了讀書會“課餘談社”,組織社員學習進步書籍,如《大眾哲學》,《社會發展史》,宣傳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報告《論聯合政府》,縱論時事。1945年4月他參加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組織部領導的建立在武大的黨的外圍組織“核心組織”,成為武大學生運動的骨幹。1946年暑假他當選為武大“核心組織“領導成員。1946年6月在成都由中共川西特委委員王宇光介紹,他和另一位“核心組織“領導人一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武漢大學遷回武昌後,兩個黨員尚未和中共武漢地下黨市委取得組織聯繫,但他們利用“核心組織“的人員建立了社團聯席會,加強對學生運動的領導。成功地組織了1947年初的抗議美國兵強姦北大女生的抗暴運動和後來五月反飢餓反內戰的全國大遊行。1947年國民黨武漢行轅為阻止學生回響全國學聯在6月2日罷工罷課的號召,於6月1日拂曉派警備部隊憲兵包圍武漢大學抓人。驚起學生奮力反抗,憲兵開槍,打死了學生三人,造成震驚中外的“六一慘案”。王藝平本人也在被捕名單中,被同學發現告知後,走脫。另一位“核心組織“領導人關入囚車後,又被同學救了出來。由於得不到黨組織的具體指示,而暑假在即,兩個黨員商定的慘案處理的指導方針是:有理有利有節。派代表赴南京請願,組織慘案處理的民眾工作,疏散黑名單上的同學等,都與慘案後新湧現的積極分子直接對話。6月23日端午節,武大全校學生過長江在武昌和漢口舉著輓聯花圈,抬著三位死難同學的棺材,以無聲的遊行抗議國民黨當局的暴政。

六一慘案後,武漢市委書記在中共中央上海分局組織部長錢瑛處得到王一平等二人的王藝平著《近代物理100題》

黨的組織關係,在6月22日將二人與武漢市委接上關係,以後武大黨的工作就在武漢市黨委的直接組織領導下進行。

經市委決定,王一平留在武漢繼續領導學生運動。以後,王一平擔任了市委學委書記。1947年10月,在武昌黃鶴樓的茶館中,秘密宣布成立了武漢大學於1941年在四川樂山黨組織被破壞後恢復的黨支部,後來又建立了武大的黨總支。1948年4月至6月王一平還兼任過武大的總支書記。1948年8月下旬王一平到香港在錢瑛負責的地下黨乾訓班總結經驗學習,9月返回武漢,後又於1949年3月下旬奉調至香港隨錢瑛經煙臺、濟南於4月9日到達北平,出席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王一平編入武漢市軍管會青年組,於5月26日進入武漢市。王一平作為市委青年委員任武漢市青年團工作委員會常委。並先後擔任過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管理中學團組織的學校團委書記,宣傳部副部長等職務。

在青年團工作時期,王一平是一位受武漢地區廣大青年愛戴的年輕的優秀共產黨員。許多學生幹部都自認為是他的學生。組織上對他的鑑定,說他思想嚴謹周密,政治心胸寬大,知人善任,作風平易近人,以身作則,能聯繫民眾。

1952年1月,他調往中央軍委工程學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任教,離開了黨的專職政治工作。

(2)電磁波領域的開拓者

進入軍委工程學校後,正值學校改組籌建為正規的高等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王藝平先後為工程班幹部班,短訓班講授過水平各異的電工原理,電工學,電機學乃至電源學等多種電學方面的課程。到1960年學校改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並決定建立若干新的專業,成立了無線電物理和電子器件系。在無線電物理方面設定資訊理論,電波天線和量子電子學專業。1962年王藝平被任命為電波天線專業組長。自此以後他一直在這所學校從事科研教學為學科建設和發展,特別是電波領域和專業建設方面做了許多奠基性工作。

A創建了電波傳播專業

學校電波傳播專業的第一批學員是從一些地方大學調來入學的二年級學生。因此,在1960年就有了59級的學生。課程開設和師資培養的任務十分緊迫。王一平首先為五個班開出了電動力學,為電波天線專業開出了地波傳播課,並於1963年在校內出版了正規的教材《電波傳播》。這是國內第一本詳細闡述球面繞射的Fock理論的著作。1975年應人民郵電出版社之約,王一平主編的《微波傳波》一書在1977年初版,1987年再版。這本書滿足了當時建設微波中繼系統工程的需要,為整整一代從事此項工程的技術人員提供了理論基礎。以後,又從微波發展到毫米波的研究,建立了傳播測試電路,完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王一平主持下1984年6月經電子部批准正式成立電波研究室。1986年獲得無線電物理理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電波研究室成為學校無線電物理學科的科研與教學基地。先後承擔了幾十項科研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的科技成果獎及多項國家專利。承擔的任務有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防軍事方面的項目。研究室建立了3毫米和8毫米電波傳播地面測試電路和無人值守工作站,進行了長期的毫米波傳播特性的測量觀察工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毫米波降雨去極化效應及雨滴傾斜角的測量研究。並且將基礎研究轉化為套用研究,成功地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定型的“毫米波軍用通信機”。

B率先系統地推廣電磁場的數值計算和漸近計算

20世紀60年代在國外興起了一種計算電磁場的方法,它集中在兩個方面:數值計算的矩量法(momentmethod)和漸近計算(asymptoticmethod)的幾何繞射理論(geometri-caltheory王一平著《電磁波—傳輸輻射傳播》ofdiffraction)或稱繞射的幾何理論。前者適用於低頻,後者適用於高頻。早在1978年6月王一平就為天線學會籌備會寫了《電磁場的漸近計算與數值計算》一文。並在1978年下半年給教師系統地講授矩量法和幾何繞射理論。同時,領頭翻譯了R。F。哈林登的《計算電磁場的矩量法》由國防工業出版社1981年出版。1978年和1979年他多次應邀在上海交通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部29所系統地講述和推廣這兩種方法。除講課和寫文章外,他作為接受航天部任務課題組的後盾,共同完成了有關的計算工作。一個階段的成果匯集在1983年出版的《幾何繞射理論的工程套用》一書中。幾何繞射理論的方法仍是現在指導碩士生和博士生的重要課題。直至1991年初他還應邀去閻良航空研究院講授過幾何繞射理論。

C創建電磁場工程系

1979年,王藝平擔任電磁場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同年招收首屆研究生。1980年上半年他組織有關教師成立了“電磁理論討論班”,下半年為研究生開設“電磁波理論”作為研究生的“高等電磁理論”必修課。此課的講稿經後續教師的多次使用後,於1985年成書,書名為《工程電動力學》。與此同時他又為研究生開設了《數學物理方法》,作為數學基礎課。和一般這種課程內容不同之處在於包含了微分幾何和漸近計算兩章。經過多次講授在1993年由電子工業出版正式出版。這兩本專著,至今仍是報考博士學位考試課程的必修參考書之一。

D開拓理科專業

文革後恢復招生,學院為加強基礎課教師力量,在77級招收了數學師資班,又在78級招收了物理師資班。1980年11月王一平被任命為學院副院長。他認為,僅僅辦一個師資班只能解決當務之急,從學校整體發展看應該理工結合,設定理科專業。於是在1979年開始招收數學系學生。同時,決定將物理師資班按照綜合大學物理系的計畫大綱執行。這個師資班成為學院的第一屆物理系學生。其中一位後來在國外做掃描電鏡工作的畢業生給王來信說:你本人和幾位老師在西安創立了這個班的計畫是成功的。在西安打下的堅實的數學基礎使我在今天的研究工作中受益匪淺,而在普通物理實驗和近代物理實驗方面的紮實訓練,使我在研究工作的實踐中進展良好。這一屆畢業生有不少是在科學上取得良好成就的佼佼者。在國外,有擔任喬治亞工學院納米研究所所長並成為歐洲科學院院士的;在國內有評為2002年十大科技青年的。王在這個班擔任過“數學物理方法”,“電動力學”,後又將前者的方程部分定型為《數學物理方程》一書作為物理系的基本數學用書,於1993年出版。1987年初學院經批准改名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此,決定成立物理系,王一平被任命為第一任物理系主任。

在物理系的1988級一班中王又和實驗物理教授胡昌璧和電子工程教授戴樹蓀做了“創造性教學研究”的工作(編有論文匯集),其成果受到許多大學物理教師的歡迎。王又負責組織“近代物理講座”和主持非線性講座等新課題。1982年王一平擔任電子部赴美微波全息考察團的顧問去美工作約一個月。

E在國內開創隨機介質中波傳播的研究

在20世紀60年代,以當時蘇聯學者從大氣湍流中波傳播的研究為首,延伸王藝平等著《數學物理方法》到70~80年代形成了研究隨機介質中波傳播問題的高潮,這方面的工作的綜合記述載入A.Ishimaru,WavePropagationandScatteringinRandomMedia(1978)的兩卷書中。1979年王一平招收第一屆研究生,就為他們開出了“隨機介質中波傳播”課程。以後他又將費曼的路徑積分求解量子力學薛丁格方程的方法用於求解隨機介質中波幅的拋物型方程。後來確定隨機介質波為研究方向,又和黃際英教授一起編寫了《無線電物理中的隨機場》於1991年10月出版,以這本專著的一部分,作為研究生的必修課程。以後又將隨機問題聯繫到非線性中的分形問題和非線性系統問題,做了初步研究。這方面的工作收集在《電磁波與隨機介質的相互作用》這一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論文彙編中。1992年5月下旬王一平赴荷蘭海牙參加了國際大氣折射會議。

王一平在進入高等學校後做的一系列工作,多屬電磁場和電磁波理論的奠基性和開創性工作,學校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此外他的研究工作還拓展到其他方面的有現實意義的理論課題。如“電磁兼容問題的理論分析方法”,“生物介質體內電磁場理論計算方法”等。

不計名利 助人為樂 桃李芬芳

王藝平投身革命,無論把他放在什麼崗位上,他始終把個人與事業融為一體,從不計較個人名位。他從學院副院長離任下來,又擔任了物理系主任,能上能下,吾心怡然。他樂於助人,急人所難。1973年為通信大隊翻譯BSTJ的電纜腐蝕專輯不計報酬;在物理係為幫助物理教師凖備<量子力學>課程曾翻譯過整本英文書;曾幫助教師校勘《微波工程基礎》譯稿兩遍;多次助人將中文論文譯成英文;甚至也代人將寫給外資公司經理的中文信翻譯成英文。離休對他也是離而不休,將《電磁波理論》講稿修改補充於2002年出版,定名《電磁場與波理論基礎》;又通過《電波科學學報》編輯部為工程技術人員編寫了<近代物理百題>於2003年試版出書。王一平既是科學家又是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在科研教學中,他十分重視基本功,以致他的學生中許多人能迅速適應工作需要的變化而取得成就,如從電波轉為聲波成為決策工程師,從光學轉為通信成為電子學教授,甚至有轉為計畫管理者的。反過來也一樣,他有一位工科畢業的大學生,經過研究生階段後,在國外搞日地物理,同樣受到器重。另一位工科大學生,在研究生時做生物電磁學項目,現在做光電子技術。他的學生有在國外大學的研究所長,歐洲科學院的院士,國內重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教授,以及黨委書記,校長,中電集團電波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電子所所長,以及各類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室主任,總工程師等等難以分別敘述。而且個個和他一樣,為科學事業獻身,奮鬥不止。

教育部表彰的優秀教師

受到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優秀教師是全國教師的優秀代表。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集中體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號召教育戰線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為榜樣,牢記使命,愛崗敬業,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努力成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