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英

何金英

何金英,現為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學語文老師,河北省骨幹教師,廊坊市明星教師,全國優秀教師。


人物簡介

何金英老師何金英老師
中學高級教師,語文學科教研組長。全國優秀教師,河北省骨幹教師,廊坊市明星教師,廊坊市政協委員,河北省中考命題專家組成員,2009年廊坊市十大新聞人物。曾獲全市中學信息技術與國中語文整合優質課一等獎。榮記區政府三等功四次。

選擇師範

1987年8月,剛滿18歲的何金英師範畢業,踏上講台,興高采烈地開始了教書生活。而今,已在粉筆生涯中度過了22個春秋的她,把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時光獻給了孩子們,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事業。這其間奉獻的妙趣、奉獻的艱辛、奉獻的收穫使她更堅定自己的選擇,也正是這至今無悔的選擇支持著她立足三尺講台,並為此樂此不疲。
1984年中考前填報志願,母親遲疑著對她說:“還是上中專吧,三年讀下來不用花什麼錢,畢業後當老師,工作也挺穩定的。”當年,儘快端上“鐵飯碗”和及早跳出“農門”成為她的願望。於是,那一年中考之後,何金英如願來到了廊坊師範學校

1987年8月,何金英從廊坊師範學校畢業分配到了廊坊市舊州中學任教,教兩個班的語文課。抑制不住初次走上講台的興奮與激動,她每晚備課都過半夜。鄉村中學條件差,但為了把課講活,她經常帶領學生一起作教具,找來硬紙板作生字卡片,根據課文內容給課文配插圖,把學生分黃河隊、長江隊搞知識競賽……學校領導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剛畢業的小老師能把一直枯燥的語文課上得如此有聲有色。參加工作的第二年,何金英就開始當班主任,同年又考取了廊坊地區教師進修學院中文專科函授班,參加在職進修。年輕的何金英非常喜歡校園,因為從這裡走出的是時代的驕子,升起的是未來的希望;她更迷戀課堂,因為它不但是施展才華的好場所,更是師生共創輝煌的園地;她鍾愛教育這條路,不是因為孔子、蘇格拉底和他們的弟子曾經走過,而是因為學生純真、鮮活的生命讓她青春永駐。

教改工作

何金英何金英

1989年9月,剛滿二十歲的何金英調到了廊坊市第十一中學。這是一所國辦中學,教學條件設備相對較好,學生都是擇優錄取的,更主要的是學校教改氛圍濃厚。鑒於她的良好表現,被批准參加學校申請的縣級科研課題,題目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研究”。

1990年的春天,何金英在教改的道路上開始起步了。寒暑假多少次的外出聽課學習、課堂上多少次的模仿嘗試、學生面前多少次的跌倒又爬起……魏書生、寧鴻彬、歐陽代娜都成為她學習的楷模;楷模的著作、錄音、課例,她都像著了魔似的一遍遍閱讀、一遍遍觀摩、一遍遍思索。學校離家才三里遠,她卻吃住在校,有時一個月竟抽不出一點兒空回趟家。終於,在反覆分析課例、細心研究教材、分析學生特點之後,設計出了靈活多樣的課型:表演式(《皇帝的新裝》一課指導學生編課本劇和學生一起演)、漫話式(《中國石拱橋》一課與學生座談“橋”)、競賽式(學古詩搞“詩王爭霸”)、訓練式(教學生學會做單元小結)、演講式(《談骨氣》一課把課文改成演講稿)、歌唱式(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一課找來歌唱錄音讓學生學唱)……她像玩魔方一樣經營著教學。結果表明,學生們學語文的興趣大增,都感覺語文課是最短暫的課,常常是下課鈴響後,學生還請求說“多上一會兒”。經過兩年的嘗試和探索,第一輪教改初見成效。

教學實踐

1994年暑假,何金英調入廊坊市第六中學工作。在這裡,充滿競爭的環境和活躍新鮮的思潮再一次催發了她的理想和鬥志。看到市里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希望高的狀況,她的耳畔再一次迴響起魏書生老師報告中的一句引語“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是的,教改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愛學習了,還要讓學生會學習、學有成效,最終達到“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教學總目標。於是以探究學習方法為總課題的新一輪的教改實驗開始了。有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實驗方案是和學生們共同商討設計的,步驟分為(一)文體分類,(二)研究文體特徵,(三)探究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這樣真正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便於把他們從題海中解救出來。經過長達兩輪六年的探索與分析,終於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學生不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擁有了“點金術”。在全區期末統考及全省中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生習作在各級各類作文大賽上獲獎。多次在市級教學大獎賽上獲獎;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連續三年在全區中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會上作專題講座。目前,她正參與省級科研課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的研究。

德育工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實驗研究引發了她對德育的思考與探索。如何科學地利用多種有效途徑,形成強大的綜合統一的教育合力,逐步克服班主任工作中的盲目性,努力實現班主任工作的科學化、人文化、藝術化,班級德育管理工作效果的最最佳化,這些又成為何金英即將攻克的新課題。開設“何老師信箱”,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通過部落格的形式走到學生們中間,成為學生的朋友。這絕不是趕時髦,是在老師和學生間搭起一座橋樑,使她越來越深入的走到了學生們中間、朋友們中間,她是快樂的,幸福的,因交流溝通的自由與酣暢。這些也給何老師的教學工作插上了翅膀。她也不再是學生眼中的“警察、保姆、教書匠”,而成為他們心中的“領頭雁、孺子牛、智多星”,一位值得信賴的大朋友!2006年1月編印了記錄學生成長的小冊子《光陰的故事》,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父母的同時,更加熱愛生命、體驗成長的快樂。

教育部表彰的優秀教師

受到教育部表彰的全國優秀教師是全國教師的優秀代表。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集中體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號召教育戰線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為榜樣,牢記使命,愛崗敬業,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努力成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