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貂鯊

灰貂鯊

灰貂鯊又稱灰星鯊,俗名沙條,為軟骨魚綱真鯊目皺唇鯊科星鯊屬的一種,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

基本信息

深度

水深20-300米。

特徵

本魚體細而延長,頭平扁。齒短而鈍圓,前後若干排成砌石狀。背鰭2枚,第一背鰭起點約與胸鰭內角相對或稍前,上角鈍圓,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而不達腹鰭起點之垂直線上。與白斑星鯊的差異在於其體側無任何斑點及上唇褶短於或等於下唇褶。體長最大可達100厘米。

生態

本魚棲息在礁岩或沙泥區,肉食性,以魚類、甲殼動物或軟體動物等為食,卵生。

經濟利用

食用魚,味甚美,紅燒或加工成沙魚煙。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和韓國釜山和木浦等海區以及中國南海、東海、黃海、台灣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