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坐落在濟南市柳埠鎮政府駐地,是一所鎮辦九年一貫制學校。

基本信息

簡介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中學,省級規範化學校,坐落在濟南市後花園的柳埠鎮政府駐地,是一所鎮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它北依聞名遐邇的四門塔,東屏神奇的金牛山,西鄰通靈的鳳凰山,南隔玉符河與九頂塔民族風情園相望,真可謂古塔相伴,青山環抱,綠水縈繞,實乃讀書學習的最佳之地。

設施

學校始建於1995年。自1995年始,通過合班並校,集中優勢資源,全鎮由最初的八處國中學校合併為柳埠中學。學校現有24個國中教學班,學生2560人,教職工16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5.2%。學校占地80畝,生均34.2平方米。建築面積10786平方米,生均使用面積6.9平方米。館藏圖書53502冊,生均27.9冊。物理、化學、生物均為雙實驗室,教學儀器配備達省一類標準。多媒體室、語音室、微機室、音體美勞技室、科技活動室等功能用房及設施配備均達省一類標準。學校建有兩座學生公寓,可容納2000名學生住宿。學生餐廳可滿足1500名學生同時就餐,基本形成了寄宿制封閉管理的格局。

辦學宗旨

學校一貫堅持“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信任教育”為統領學校教育教學的理念,努力構建學生、教師、學校三位一體的新型關係,形成了校風正、教風嚴、學風濃的新局面。

教育教學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的規範化水平逐年提高。自1996年至今,先後十次獲歷城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的殊榮。2001年被授予“濟南市師德教風建設先進集體”稱號。同年學校通過了濟南市義務教育示範鄉鎮達標驗收,2005年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2007年被授予濟南市首批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 學校貫徹“教師發展學校”的教師觀,多途徑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以“名師培養”工程為突破口,有效帶動了全校教育教學的更最佳化。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省級優秀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教學能手1人,區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8人。市百佳教師、優秀班主任9人,區百佳教師優秀教師20餘人。多人次在全國、省、市獲優質課、論文、競賽輔導獎。

組織領導

校長:宗德寶 書記:李晉京 教導處:陳允紅(業務副校長),孫德濤,王雲 政教處:陳法國,劉慶勇 總務處:蘇純才,高慶武,肖永剛初一級部:陳允成,劉慶勇,王長菠 初二級部:王雲,饒崇福 初三級部:劉善軍,逯青華,孫德勝,趙延勇財務處:肖法寶

規章制度

歷城區中國小行為習慣 1、學生衣著整潔得體,樸素大方,不穿奇裝異服,有條件的學校統一校服,學生不燙髮,不染髮,不化妝,不佩戴首飾,不留長指甲,男生不留長髮,女生不穿高跟鞋。個人衛生好。 2、舉止文明,待人有禮貌,使用文明用語,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講國語 3、學生就餐排隊不加塞,不喧譁,就餐秩序好;愛惜糧食,注意節約。 4、腳踏車擺放整齊,校園內無騎車現象,學生出入校門要下車。 5、學生課間操集合要做到快靜齊;隊伍整齊,口號響亮,精神面貌好;大課間規範有序,活動有特點。 6、升國旗儀式,學生隊伍整齊,口號響亮。唱《國歌》聲音洪亮。 7、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堂秩序好。學生自習認真,不交頭接耳,不下座位,不隨便出入教室。學生早讀,聲音洪亮,認真,無交頭接耳現象,不提前出教室。 8、學生情趣健康,不吸菸,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迷信活動;看有益的圖書、報刊、錄像,不進營業性舞廳、營業性電子遊戲廳、酒吧。 9、愛護公物,不亂塗抹、亂刻畫。 10、學生課前一支歌內容健康,有激勵教育意義,組織規範,學生認真,效果好。 11、學生按時作息,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 12、學生在宿舍內不喧譁,宿舍乾淨衛生,物品擺放整齊,聽從老師的管理。 13、課間學生不追逐打鬧、喧譁,不吃零食,不亂扔贓物,不隨地吐痰。 14、同學間互相幫助,和諧相處,不叫侮辱性綽號,不以大欺小。 15、學生在校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規範自己行為,不打架,不罵人,不亂扔垃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特色課堂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要把教學內容整版整版地“刷”到螢幕上,追求所謂的“省時、省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只能儲存72個項目,如果“超載”,學生會無法接受,影響教學效果。表面上加快了教學進度,增大了題目的訓練量,實際上欲速則不達,事倍功半。所以教師在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的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記憶負擔,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具體操作時,應注意控制顯示的容量和速度,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看清、看懂,並要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推理,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時間,避免走過場。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成為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和課程實施的高度和諧、統一的有機部分。信息技術整合於課程,不是簡單地套用於教學,不是“電(腦)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術越多、越有滋味,整合就越充分”,也不是“製作一個課件或調出一段錄像了事”,而是高層次的融合與主動適應。具體地講,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功能分為三種:學習對象、學習工具和教學工具。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對象,包括信息技術的科學知識、基本技能、良好的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可以被用來獲取、存儲、處理信息;表達思想和交流信息;部分替代或促進思維;套用信息解決問題。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和管理。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應該是這三種功能的協調發展。 可見,信息技術應該成為教師教的工具、學生學的工具以及環境構建的工具,從而在課程教學中達到改善學生學習的目的。

大事記

一九七六年始,全鎮共有七處聯辦中學,分別為:柳埠聯中,突泉中學,李家聯中,李家塘聯中,閆家聯中,窩鋪聯中和黃巢聯中。 一九九五年,柳埠聯中,突泉中學,閆家聯中合併定名為柳埠鎮第一中學,學校遷址於柳東村,金牛山腳下,占地面積33300平方米,規模24歌教學班,校長王加舉。 一九九六年,在校長和全體師生的努力下,通過“普實”和“普九”驗收。 一九九八年,首批教師安居工程啟動,次年竣工。 二000年,合併李家中學、黃巢中學,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校長陳發琛,被評為市級先進單位。 二00一年,校長韓培明,學校擴建,第一幢可容納600人住宿的學生公寓樓建成。 二00二年,修建校大門,拓展整修門口十米寬公路。 二00三年,合併李家塘中學,辦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重點中學上線人數首破百人大關。 二004年,建南教學樓和女生公寓樓,新征運動場,籌集資金,裝飾舊教學樓,校園全面硬化綠化,各功能室裝配達國家一類標準,通過市義務教育規範化鄉鎮驗收。 二00五年,完成運動場建設,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第九次被評為區級現金單位,合併窩鋪中學。 二00六年,確定了“文化立校”的發展目標,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立足於鄉土特色,編寫了校本課程《柳埠神韻》,創建了以柳埠人文歷史、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名山名泉獨具地方特色的內涵文化。被評為“市校園文化建設示範學校”。 二00七年,大力推行“4+1”課堂改革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學校連續八年保持中考質量評價全區第一,被授予“山東省教育基地”“濟南市教學師範學校”“優秀家長學校”和“歷城區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五)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煙臺大學附屬中學
萊州市雙語學校
萊州市夏邱中學
萊州市東宋中學
煙臺第十四中學
蓬萊市易三實驗國小
蓬萊市第二實驗國小
招遠市實驗國小
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國小
萊州市萊州中心國小
萊州市平里店鎮中心國小
萊州市驛道鎮中心國小
煙臺市福山區東華國小
濟南第五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六十二中學
東營市英華園學校
東營市勝利第七中學
平陰縣龍山國小
東營市海河國小
棗莊市台兒莊區澗頭集中心鎮第一中學
棗莊市薛城舜耕中學
棗莊市第十三中學
滕州市級索鎮姚莊國小
滕州市級索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國小
平陰縣實驗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實驗國小
沂源縣韓旺中心學校
淄博市臨淄區金山中學
章丘市第二實驗國小
章丘市匯泉國小
桓台縣周家中學
桓台縣新城中學
桓台縣唐山鎮中學
桓台縣魚龍中學
桓台縣侯莊中學
桓台縣邢家中學
桓台縣果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東城實驗國小
淄博市周村區城北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東坪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崑崙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黌陽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龍泉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太河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敬仲鎮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雪宮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張店區第三中學
沂源縣魯村鎮中心國小
高青縣中心路國小
桓台縣邢家國小
桓台縣起鳳鎮魚龍第一國小
高青縣實驗國小
淄博市周村區市南路國小
淄博市淄川寨里鎮中心國小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心國小
淄博市臨淄區虎山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興學街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第一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東一路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鋁城第二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傅家中心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馬尚鎮九級塔國小
淄博師專附屬國小
平度市西關中學
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八中學
濟南市新苑國小
平度市同和國小
平度市南京路國小
萊西市月湖國小
萊西市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四方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三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浦江路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濟南市經十一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嘉定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濟南市姚家國小
濟南匯文實驗學校
濟鋼鮑山學校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濟南市友誼國小
平陰縣第四中學
章丘市繡水中學
濟南市舜玉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港溝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三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中心中學
濟南市第十四中學
濟南市第三十四中學
濟南市外語學校開元分校
濟南市燕柳國小
濟南市青龍街國小
濟南市舜耕國小
濟南市制錦市街國小
高青縣實驗中學
青島嘉峪關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一中學
沂源縣歷山中學
東營市育才學校
濟南甸柳第一中學
棗莊市立新國小
桓台縣實驗中學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國小
濟南市博文國小
平陰縣實驗中學
章丘市實驗中學
東營市實驗中學
青島福州路國小
濟南燕山學校
濟南市明珠國小
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濟南實驗初級中學
濟南第十九中學
濟南育英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