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育英中學

濟南育英中學

依山 枕水 靈氣所鍾 坐落於濟南這座秀麗老城的育英中學創建於1913年6月19日,建校以來,先後為黨和國家培養了6萬餘名合格人才,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啟動一切手段,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宗旨,堅持“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信念,逐步形成“文明行為+合格+創新”的辦學模式,在師生中樹立“我進育英我以育英為榮,我出育英育英以我為榮”的信念,培養“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育英精神,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始終處於一流水平,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首任校長為孔子七十五代孫孔祥柯。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濟南育英中學(原名:濟南第十六中學)1913年6月19日,育英中學在愛國之熾風熱潮中誕生。本著“教育救國”之宗旨和“堅苦勤勞”的精神,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首任校長系孔子七十五代孔祥柯。

2013年是育英中學的百年校慶。回首育英百年的漫漫路程,無時無刻不和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五四”運動、“五卅”運動、 “一二·九”運動……無不是育英師生精誠報國、振臂吶喊的身影!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在育英中學青磚小樓從事社會主義青年團山東省地方團的創建工作,大批師生參加了救亡組織,走上革命道路,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貢獻 。

1923年建校10周年之際,著名政治家、教育家黃炎培先生為學校題寫“濟南育英中學校”校匾。1956年,育英中學由私立學校改為公立學校。育英中學創建百年來,先後為國家培養了七萬多名高、國中合格畢業生,其中不乏像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前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任仲夷同志這樣的國家棟樑之才。科技、文化、藝術界的精英則不勝枚舉,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專家組組長周家麟、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王玉梅、省美協副主席孔維柯、濟南畫院院長張登堂、著名書畫家魏啟後、黑伯龍,以及現正活躍在棋壇上的西洋棋大師趙雪、溫陽、侯玉函等知名棋手均為育英學子中的傑出代表。

辦學規模

濟南育英中學 濟南育英中學

如今,育英這所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老校已發展成為濟南市規模最大、教育成績最卓越、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初級中學。現有教學班66個,學生3500餘人,教職工257人,占地35畝,建築面積27000多平方米。在過去的五年中,學校共投資近2000萬元用於校舍改造、教學設施現代化、教學信息化和校園文化建設。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一所布局合理、優美典雅、富有濃厚文化氣息的現代化初級中學已初步形成。

育英中學百年不衰,辦學理念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靈魂。按照黨的教育方針,依據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結合學校發展的現狀,以王澤賢校長為核心的新一屆校領導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辦學理念定位於“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隨著新的辦學理念的深入實施,學校教科研氛圍濃厚,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骨幹教師,其中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1 人,省級教學能手4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市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近56人,市、區中心組成員、學科帶頭人39人。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斐然,中考成績卓著,為各重點中學輸送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尤其是2003年中考連獲六項全市第一,令全城人民矚目!2006、2007、2008年中考共有12位同學進入濟南市前二十名,達到省實驗中學錄取分數線的人數分別達到212、208和233人,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憶往昔歲月崢嶸,向未來豪情滿懷。育英人正振起科學理念的雙翼,乘著教育改革的東風,去飛躍理想之巔峰!

辦學理念

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祖國的未來培養人才。

辦學模式

育英中學創建於1913年,首任校長孔祥柯(孔子七十五代孫)曾代表我國參加巴黎和會。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在該校建立山東省共青團組織。建校一百年以來,先後為黨和國家培養了6萬餘名合格人才,其中有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原廣東省委書記第一書記任仲夷為代表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王統照、黑伯龍、王玉梅等文化藝術界名人。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啟動一切手段,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宗旨,逐步形成“文明行為+合格+創新”的辦學模式,在師生中樹立“我進育英我以育英為榮,我出育英育英以我為榮”的信念,培養“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育英精神,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始終處於一流水平,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文化建設

學校注重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九七年六月率先建起全省初級中學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和室內體育館,較早在國際網際網路上建起網站。突出抓了校園的綠化、美化,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式學校。近幾年學校也先後榮獲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科普示範學校、山東省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教育廳重大課題心理教育試驗與研究重點研究基地、山東省綠色學校、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Z+Z新世紀數學課程整合國家實驗學校、教育部重大項目“促進教師成長與學生髮展研究”課題數學學科實驗學校、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濟南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市級德育規範化學校、市級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進入齊魯名校的行列。

學校地址

總校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經七路103號

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經七、緯一路交叉口向東50米路北

山東省實驗中學西50米

乘4路,6路,13路,15路,19路,33路,34路,35路,41路,49路,67路,76路,81路,K92路,K96路,K100路,102路,127路,129路

至經七緯二站下車後,可沿經七路向東步行約300米,過經七緯一路口繼續向東路北即可到達

乘18,K109路

至桿石橋下車,北行穿過紅綠燈,向東走約100米

分校

地址:林祥南街44號。

魯能新天地南行50米。乘3路,5路,18路,43路,101路至齊魯銀行站(原人民商場站)下車。南行50米即可到達。

領秀城校區

濟南市市中區領秀城

公交線路:39,K39在領秀城D街區下車 K52,121做到石青崖莊下車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五)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煙臺大學附屬中學
萊州市雙語學校
萊州市夏邱中學
萊州市東宋中學
煙臺第十四中學
蓬萊市易三實驗國小
蓬萊市第二實驗國小
招遠市實驗國小
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國小
萊州市萊州中心國小
萊州市平里店鎮中心國小
萊州市驛道鎮中心國小
煙臺市福山區東華國小
濟南第五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六十二中學
東營市英華園學校
東營市勝利第七中學
平陰縣龍山國小
東營市海河國小
棗莊市台兒莊區澗頭集中心鎮第一中學
棗莊市薛城舜耕中學
棗莊市第十三中學
滕州市級索鎮姚莊國小
滕州市級索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國小
平陰縣實驗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實驗國小
沂源縣韓旺中心學校
淄博市臨淄區金山中學
章丘市第二實驗國小
章丘市匯泉國小
桓台縣周家中學
桓台縣新城中學
桓台縣唐山鎮中學
桓台縣魚龍中學
桓台縣侯莊中學
桓台縣邢家中學
桓台縣果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東城實驗國小
淄博市周村區城北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東坪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崑崙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黌陽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龍泉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太河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敬仲鎮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雪宮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張店區第三中學
沂源縣魯村鎮中心國小
高青縣中心路國小
桓台縣邢家國小
桓台縣起鳳鎮魚龍第一國小
高青縣實驗國小
淄博市周村區市南路國小
淄博市淄川寨里鎮中心國小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心國小
淄博市臨淄區虎山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興學街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第一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東一路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鋁城第二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傅家中心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馬尚鎮九級塔國小
淄博師專附屬國小
平度市西關中學
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八中學
濟南市新苑國小
平度市同和國小
平度市南京路國小
萊西市月湖國小
萊西市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四方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三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浦江路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濟南市經十一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嘉定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濟南市姚家國小
濟南匯文實驗學校
濟鋼鮑山學校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濟南市友誼國小
平陰縣第四中學
章丘市繡水中學
濟南市舜玉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港溝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三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中心中學
濟南市第十四中學
濟南市第三十四中學
濟南市外語學校開元分校
濟南市燕柳國小
濟南市青龍街國小
濟南市舜耕國小
濟南市制錦市街國小
高青縣實驗中學
青島嘉峪關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一中學
沂源縣歷山中學
東營市育才學校
濟南甸柳第一中學
棗莊市立新國小
桓台縣實驗中學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國小
濟南市博文國小
平陰縣實驗中學
章丘市實驗中學
東營市實驗中學
青島福州路國小
濟南燕山學校
濟南市明珠國小
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濟南實驗初級中學
濟南第十九中學
濟南育英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