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創建於1964年,至今已有44年的辦學歷史。在“培養承接民族傳統的現代中國人”的辦學理念的感召下,南上山街國小已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素質教育之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

基本信息

簡介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創建於1964年,至今已有44年的辦學歷史。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占地面積6856平方米,建築面積634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33個,在校學生1929人,教職工91人。近年來,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順應時代要求,抓住發展機遇,經過先後幾次的改建、擴建、興建,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各方面工作均取得較好成績。

學校榮譽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先後獲得“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電教示範學校”、“山東省少先隊規範化學校”、“山東省華文教育基地”、“濟南市文明單位”、“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濟南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濟南市義務教育課改實驗先進學校”、“濟南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濟南市首屆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濟南市綠色學校”、“濟南市紅十字示範學校”等稱號。

校訓

養浩然之氣 正民族之心

“養浩然之氣”一語源於孟子,代表著古人修養的最高要求,指剛正之氣、人間正氣。結合該校辦學理念,指使學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尚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正民族之心”指使學生樹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強民族責任感和自豪感。這一校訓凝聚了該校的辦學宗旨、承載了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出鮮明校本特徵和人文色彩。

學風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此學風出自《禮記中庸》其中道出了學習過程中知與行之間的關係。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講的是求知的過程,“篤行”是要求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學,就要學會;問,就要弄懂;思,就要有所得;行,就要執著。從認識到實踐,不斷努力,就會不斷增長才智和能力。

教風

敬業、精業、樂業

敬業:敬業愛崗的情懷,與時俱進的理念。

精業:深厚廣博的知識,高超精湛的技藝

自我反思的品質,不斷創新的勇氣

樂業:在教育中享受生命,在成長中體味快樂

另外,該校創編了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校歌,在綜合歸納多年實踐的基礎上,確定了學校的辦學要略、辦學原則、創特思路、育人途徑、辦學口號,設計了學校的象徵圖案和主色調,並積極進行四大校本工程建設(構建校本文化,實施校本管理,開發校本課程,進行校本培訓)。我們還積極進行學校物質形象設計,入校標、校徽、校旗,使其體現學校辦學理念,突出學校辦學特色,形成特有的學校物質文化。

文化建設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在文化建設上,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以“培養承接民族傳統的現代中國人”為辦學理念,紮根傳統、立足現實、放眼未來,統領著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各項工作。以此規劃著名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文化——承接中華民族之文化血脈,彰顯現代學校之審美品格;明晰著辦學特色——積極推進“走進民俗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探索,帶動學校走上特色發展之路;指引著學校的育人方向——構建起以“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為核心的學校德育體系;構思著學校的教學策略——進行了《小學生拓展型學習的研究》為課題的有效課堂研究;設計著教師的專業發展——確立了《以傳統文化引領,促複合型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與途徑研究》的教師發展思路;指導著學校環境規劃——創設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和現代文化特徵的和諧育人氛圍;正因為有了這一辦學理念為旗幟,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而帶動了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特色的形成,也帶來了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可持續發展的遠景。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榮獲“十五”期間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先進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實驗先進學校。

校本課程開發

在校本課程開發上,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基於辦學理念,將弘揚培育民族精神融入新課程之中,找準學校文化建設的切入點、突破口,確立了“走進民俗文化”校本課程,並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為核心,以民俗文化為載體,以學習民間工藝,體驗節慶文化,培育民族情感為途徑開發校本課程。通過定期開展“民俗文化節”活動,培育學校特色,豐富學校文化,促進師生髮展。校本課程增強了學校的綜合“校力”,為學校樹立了良好而獨特的公眾形象。

育人模式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在育人模式上,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以民族文化資源為核心,以課程文化資源為基礎,以社會文化資源為平台,結合“走進民俗文化”這一課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營造了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夯實了學生的人文底蘊,形成了學校以辦學理念支撐,與校本課程相融的獨特的育人模式。

對外交流

在對外交流工作中,作為山東省華文教育基地和市中區對外開放學校,先後接待了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東南亞、日本及全國各地多家教育考察團,並與美國奧克迪物國小簽訂了友好學校協定書。鮮明的辦學特色,豐厚的學校文化底蘊,打開了學校對外開放的大門,學校將積極探索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努力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和世界眼光的新一代。

發展

如今,在“培養承接民族傳統的現代中國人”的辦學理念的感召下,南上山街國小已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素質教育之路,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相信,在文化經營學校的理念中,在“民俗文化”教育的進程中,學校將會走入新的境界,實現新的跨越。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五)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煙臺大學附屬中學
萊州市雙語學校
萊州市夏邱中學
萊州市東宋中學
煙臺第十四中學
蓬萊市易三實驗國小
蓬萊市第二實驗國小
招遠市實驗國小
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國小
萊州市萊州中心國小
萊州市平里店鎮中心國小
萊州市驛道鎮中心國小
煙臺市福山區東華國小
濟南第五中學
東營市勝利第六十二中學
東營市英華園學校
東營市勝利第七中學
平陰縣龍山國小
東營市海河國小
棗莊市台兒莊區澗頭集中心鎮第一中學
棗莊市薛城舜耕中學
棗莊市第十三中學
滕州市級索鎮姚莊國小
滕州市級索鎮中心國小
棗莊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國小
平陰縣實驗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實驗國小
沂源縣韓旺中心學校
淄博市臨淄區金山中學
章丘市第二實驗國小
章丘市匯泉國小
桓台縣周家中學
桓台縣新城中學
桓台縣唐山鎮中學
桓台縣魚龍中學
桓台縣侯莊中學
桓台縣邢家中學
桓台縣果里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郭店鎮東城實驗國小
淄博市周村區城北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東坪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崑崙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黌陽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龍泉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太河中學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敬仲鎮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雪宮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第一中學
淄博市張店區第三中學
沂源縣魯村鎮中心國小
高青縣中心路國小
桓台縣邢家國小
桓台縣起鳳鎮魚龍第一國小
高青縣實驗國小
淄博市周村區市南路國小
淄博市淄川寨里鎮中心國小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中心國小
淄博市臨淄區虎山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興學街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第一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東一路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鋁城第二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傅家中心國小
淄博市張店區馬尚鎮九級塔國小
淄博師專附屬國小
平度市西關中學
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學
青島市嶗山區第八中學
濟南市新苑國小
平度市同和國小
平度市南京路國小
萊西市月湖國小
萊西市實驗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正陽路國小
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空港國小
青島四方區實驗國小
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香江路第三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浦江路國小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國小
青島鄭州路國小
青島大棗園國小
青島同安路國小
青島基隆路國小
青島樺川路國小
青島平安路第二國小
濟南市經十一路國小
青島南京路國小
青島嘉定路國小
青島市實驗國小
濟南市姚家國小
濟南匯文實驗學校
濟鋼鮑山學校
濟南市南上山街國小
濟南市友誼國小
平陰縣第四中學
章丘市繡水中學
濟南市舜玉國小
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第一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港溝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第三中學
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中心中學
濟南市第十四中學
濟南市第三十四中學
濟南市外語學校開元分校
濟南市燕柳國小
濟南市青龍街國小
濟南市舜耕國小
濟南市制錦市街國小
高青縣實驗中學
青島嘉峪關學校
山東省青島第五十一中學
沂源縣歷山中學
東營市育才學校
濟南甸柳第一中學
棗莊市立新國小
桓台縣實驗中學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國小
濟南市博文國小
平陰縣實驗中學
章丘市實驗中學
東營市實驗中學
青島福州路國小
濟南燕山學校
濟南市明珠國小
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國小
濟南實驗初級中學
濟南第十九中學
濟南育英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