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宮鎮

仲宮鎮

仲宮位於省城濟南向南10公里,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古稱終軍聚。系因漢代請纓報國的少年英雄終軍而聞名。這裡依山傍水,三川田峪交匯,自然風光秀美,是南部山區水系的重要匯聚地、泉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水源地和補給區,也是省城40萬居民飲用水源——臥虎山水庫的所在地。

基本信息

資源優勢

仲宮鎮終軍
仲宮鎮是省城濟南後花園的第一站,省道103線、327線、518線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仲宮鎮面積256平方公里,轄區內129個行政村,人口10.77萬人。全鎮有202個黨支部。仲宮鎮歷史悠久。仲宮是終軍故里、秦瓊老家,鎮名即因西漢時代請纓報國的少年英雄終軍而得名。2005年底,原錦繡川鄉、高而鄉撤併到仲宮鎮。

仲宮鎮因西漢時代請纓報國的少年英雄終軍而得名,清人董芸曾詠贊:“出關慷慨棄儒生,故里終軍舊有名;畢竟戈船多漢將,少年多事請長纓。”

仲宮鎮區位優勢明顯,S103線、S327線、S518線和繞城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轄區自然資源豐富,已形成無公害蔬菜、乾鮮果品、花木養殖、玉米制種、農副產品加工五大商品農業基地。

仲宮鎮仲宮鎮
2000年9月,被省農業廳命名為濟南市首家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依託良好的山水資源,建成開放了臥虎山水庫風景區、門牙自然風景區、朱家垂釣休閒園、波羅峪休閒度假區、臥虎山國際滑雪場、紅山生態園等一批生態旅遊景區、景點。轄區太甲山遺像、黃花山石刻、普門寺遺址等多處名勝古蹟又增添無數探幽攬勝情趣。

仲宮小城鎮建設迅速,1997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百新工程示範鄉鎮”;1999年被市政府評為“三個一”工程建設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小城鎮建設管理先進單位;同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小城鎮建設中心鎮。目前,全鎮教育、醫療衛生、通訊等基礎服務設施配備齊全,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建設的發展,帶動了全鎮以商貿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已形成鎮區宏福路、龍山路、西郭綜合集貿市場、國際風情街四個大型商貿區。

經濟狀況

2007年,全鎮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011萬元,增長18%。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5億元,同比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7億元,同比增長40%。實際利用內資6億元,同比增長10.8%,實際利用外資480萬美元,同比增長22.5%,實現出口創匯400餘萬美元。農民純收入從5240元增長到6000元,同比增長15%。

名優特產

仲宮鎮仲宮鎮
濟南南部山區,是“省城後花園”,尤其仲宮鎮素有“一城山色、兩湖蕩漾、三川錦繡、四季常青”的美譽。四月的南部山區,山花爛漫,滿山遍野的梨花、杏花、桃花把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三大山川裝扮得絢麗多姿,2008年3月30日,歷城區第18屆春季賞花節在這裡拉開帷幕,為進一步豐富觀光旅遊內容,鎮政府組織無公害蔬菜基地,自2005年4月5日開始舉辦無公害蔬菜觀光採摘節活動。

長期以來,仲宮鎮黨委政府立足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強了環境保護和美化綠化,著力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和產品開發。無公害蔬菜、乾鮮果品、鮮食作物、優質雜糧基地,經農業部監測檢驗中心測定,水、土、氣等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要求,被省農業廳授予山東省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基地,“臥虎山”牌甘藍等16個無公害農產品、4個綠色食品,通過認證“先行”牌“茶湯”被授予“山東歷史文化名吃”,紅荷包杏被評為“山東名優特產”,“錦繡川”牌黃金梨、富士蘋果被評為2008北京奧運會推薦食品。仲宮已成為名符其實的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經過精心準備,建成了營而、鄭家兩處無公害蔬菜觀光採摘園。營而採摘園位於臥虎山水庫南岸,仲宮大橋向西南1000米處,該採摘園面積600畝,主要品種有萵苣、甘藍、西紅柿、黃瓜、韭菜、芹菜、辣椒、菜花、茄子、天葵等特菜共20餘種,分為大棚採摘區、小拱棚採摘區和露地採摘區。鄭家採摘園位於臥虎山水庫北岸,歷城一中西側,面積300畝,主要品種有甘藍、菜花、西紅柿、黃瓜、絲瓜、茄子等共10餘種,歡迎廣大市民觀光、採摘、品嘗。

農業發展

仲宮鎮仲宮鎮
加大了農業結構調力度。該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服務城市、致富農民”,逐步形成確立了林果、蔬菜、三鮮、良種、畜牧五大支柱產業。

通過植樹種果。仲宮的桃、杏、蘋果樹種植面積均超過一萬畝,林果種植總面積達到7萬畝,營造了蔚為壯觀的林果生態區,使其成為仲宮的“綠色包裝”。依託優質連片的林果和獨有的山水優勢,仲宮鎮自1991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春季梨花節,以花為媒,搭上了“假日經濟”的班車,使“生態旅遊”、觀光農業迅速發展,每年梨花節都接待遊客20多萬人次,極大地提高了仲宮鎮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人才來此創業,促進了城鎮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梨花節釀成的生態名牌,正形成一種人流、物流的集聚效應,使仲宮鎮成為人見人愛、最美的“後花園”。

仲宮的蔬菜種植具有悠久的歷史,隨著城市居民對綠色無公害產品的青睞,仲宮也及時調整了蔬菜種植策略,即生產、經營綠色無公害蔬菜產品。依賴於良好的生態環境,仲宮鎮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操作規程生產,2000年9月,經農業部濟南農業環境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監測,“臥虎山”牌甘蘭、茄子、鮮食玉米、鮮食大豆四個農產品被山東省農業廳認證為“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仲宮成為濟南市首家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成為名符其實的綠色食品加工廠。目前,全鎮無公害蔬菜生態區規模已達到1.5萬畝,蔬菜專業村達到17個。以無公害蔬菜生產為龍頭,仲宮又以“濟南先行種業公司”為依託,成立了無公害農產品銷售公司。銷售不成問題,農民安心地種起了“放心菜”,僅此一項,就使菜農人均增收一千元。

城鎮建設

仲宮鎮仲宮鎮
仲宮小城鎮建設迅速,是省政府命名的首批中心鎮和省級文明村鎮。實現了“戶戶通”自來水、“村村通”公路工程,基本實現了戶戶通有線電視工程,建成了高而綜合辦公樓,初步完成了“雙電源”工程,完成了103線6.5公里燈亮工程。投資1.2億元,對8個村實施舊村改造。目前,建成區面積已達3.5平方公里,全鎮教育、醫療衛生、通訊、污水處理、電力、自來水、交通等基礎服務設施配備齊全,鎮區服務功能日趨完善。

新型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全鎮以商貿業為主的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改造形成了鎮區宏福路、龍山路、高而府前街、繡川府前街等多個大型商貿區,建設了西郭、商家、仲北、南劉等綜合批發市場、嘉普大型超市及國際風情街。

企業展台

仲宮鎮仲宮鎮
山東濟南先行種業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先行種業有限公司座落於濟南市南郊十公里的仲宮鎮,該鎮山青水秀,氣候宜人,交通便利,省道103、327、518線貫穿其間,距繞城高速濟南南站僅2公里,距濟南國際機場僅半小時車程。公司占地2萬平方米,自有資產1000餘萬元,現有職工32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24人。公司主要從事各種農作物、蔬菜良種與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銷售與開發,是一家集科研、繁育、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科技型企業,多次被農業部等單位授予“全國振興農業先進單位”、“濟南市龍頭企業”、“重契約守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先行牌種子”被省農業廳評為“山東省十大農資品牌”。在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公司建有良種繁育基地1.5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5萬畝,年銷售各類良種500萬公斤,年生產優質農產品1億公斤,自主研發的“先行2、3、5號”三個玉米新品種,通過了山東、河南省審定。所開發的地方名吃“茶湯”被評為“山東歷史文化名吃”,鮮食玉米、大豆、甘蘭、茄子等8個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紅荷包杏正申報綠色食品,並註冊了“臥虎山”、“先行”、“紅荷包”三個商標。公司聯合“仲宮民生無公害蔬菜、雜糧、鮮食作物等多家專業合作社”,大力開發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倍受消費者青睞,成為各大超市及賓館的搶手貨,並遠銷到北京、天津、青島等地。

濟南木槿花度假村

濟南木槿花度假村,是韓國客商擬在仲宮鎮門牙村北的山峪租用荒山44.4畝建成的,計畫總投資500萬美元,主要經營木炭蒸浴等,計畫建成韓國客人來南部山區旅遊的接待站,此處風景秀麗、森林茂密、空氣清新,還有重疊的山巒、各異的山峰,猶如置身於大自然氧吧之中。該度假村預計2006年6月建成,建成後的度假村,獨具韓國風格,將成為該鎮一處新的景點,也將為該鎮的外向型經濟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仲宮鎮臥虎山水庫
新王府生態植物園

新王府生態植物園項目經公司在2006年對仲宮多次觀察後,距離市區約有20公里,交通便利,東面依偎著穆林寨,西面緊靠青龍山,北面是臥虎山水庫,南面比鄰長清縣。是以獨特的自然風光、青山綠水和名勝古蹟為主要條件,對建設生態植物園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項目占荒山3000畝,建設面積12000平方米,計畫總投資10000萬元。新王府生態植物園項目,遵循最大限度保留生態自然風景的開發原則,增加景區內的植被覆蓋率,除了修建恢復唐宋年代的廟宇、古塔、山泉水內湖、溶洞等景觀項目外,還在風景區內點綴度假山莊,讓人們充分體驗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健康資源。園內引入天然山泉水源,利用山澗修建天然階梯式內湖,按照山勢營造。湖邊種植園林植物,栽花栽樹不加人工約束,讓其自然生長,姿態舒展、生氣盎然,使人們能夠欣賞到“老榆旁岸,垂楊臨水,幽篁叢出”的野趣,從而體現出“崇尚自然,逍遙虛靜,無為順應,樸質請貴,淡泊自由,浪漫飄逸”的齊魯文化的精神內涵。整個健身項目為三年,2007年資金投入3500萬元,2008年資金投入3000萬元,2009年資金投入3500萬元,預計2010年元月正式對外營業,可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200多人就業。

社會事業發展

仲宮鎮仲宮鎮
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呈現新局面。全鎮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有9.3萬農民參加,參合率達93.7%。註冊完成8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全鎮區級文明生態村已達85個,2005年被授予省級文明村鎮稱號,艾家村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省級文明生態村。累計投入4000餘萬元,完善配套了6處國小、2處中學、1處成教和1處中心幼稚園,被市政府命名為義務教育示範鄉鎮。

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川增綠、文明生態村鎮創建等一系列活動。在仲北村建立了1處垃圾填埋廠,在門牙景區、歷城一中建成運行了2處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5000噸的仲宮大型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建成後將保護省城300萬人民的飲水安全。

旅遊資源

仲宮鎮絢秋湖
休閒旅遊業取得顯著成效。依託良好的山水資源,連續舉辦了18屆賞花會、3屆滑雪節等一系列四時民俗節慶旅遊活動,建成開放了紅葉谷風景區、臥虎山國際滑雪場、錦陽川門牙景區、波羅峪休閒旅遊度假區、八里峪農莊等一大批生態旅遊項目,形成了四季旅遊的新格局。

1:大門景區:大門景區是一組唐式的建築群,它組合了從停車場到檢票口的69級長台階,氣勢恢弘的唐大門,院內古樸的廣場和廣場中的鐘馗塑像,整組建築造型典雅,巧妙的利用了所處的地勢,特別是南面的長廊,更是觀景、休憩、納涼的好地方。

2:絢秋湖:絢秋湖是在建設過程中攔河蓄壩圍合而成的約15畝的水域,岸上亭台樓閣,青山綠樹,倒映水中,秋日尤為絢麗多姿,故名絢秋湖。湖中有休閒小島以曲橋與湖岸水榭相連,島上建有“陶亭”;湖岸有垂釣平台,可遠覽山色,可近觀水光。

3、薔薇園:薔薇園遍植櫻花、碧桃、美人梅、薔薇、玫瑰等薔薇科植物,或叢生密植為花海或星羅棋布,點綴於不同風格的南北兩組建築之間,求方寸之地,做百處美景。

仲宮鎮水趣苑
4、天趣苑:天趣苑取天然成趣之意,於植被豐富的兩條山谷上覆鳥網以成散養區,區中綠蔭濃郁,瀑布飛瀉,百鳥群舞,人行其中,耳聽鳥鳴,宛若仙境。

5、朱老庵:興教寺是山東境內較早的佛家寺院,始建於西漢,歷代香火繁盛,後又有別名朱老庵,這中間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明白那段歷史的內涵。庵畔有泉名曰聖水,此泉又是泉城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水質甘洌,常年豐旱如一,頗具靈性。

6、蔓園:蔓園位於景區中最深的山峪中,其中共有山谷三道,全長800餘米,谷中遍地是野葡萄、葛藤等藤蔓植物,自在枝頭纏纏繞繞,寓意永不分離,故又名“情人谷”。置身其間,小橋流水,亭榭樓台,雖是人工,宛若天成,更有谷中深處的同心鎖,為來谷的戀人們鎖住一個美麗的承諾。

7、水趣苑:水趣苑是紅葉谷新開發的精品園區水趣苑,它的占地面積2000餘平方米,以突出山青水秀觀景娛樂為主要特點。水趣苑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整個園區因形就勢,因勢成形,是一處與山、與水、與花鳥魚蟲和諧共存、共游、共樂的休閒場所。喜動的遊客在此可攀緣跳躍,觀魚戲水;喜靜的遊客可品茗聊天閒敲棋子;天熱可遮陰避暑;天涼可擋風避雨。當您置身水趣苑中,您會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會感到天地造物之精美絕倫,會令您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仲宮鎮歐洲風情谷
8、歐洲風情谷:歐洲風情谷主要是展示荷蘭鬱金香為主要特色的專類園區。鬱金香品種多達50餘種,數量多達100萬餘株,花期不一,花色繁多。而且,全是荷蘭鬱金香市場上新培育出來的品種。洲風情谷占地近百餘畝,五顏六色的鬱金香花帶點綴在園內富有歐洲特色的風車、雕塑與建築之間,造化天成,美不勝收。

9、萬葉塔:萬葉塔建築風格採用的是傳統的六角飛檐尖頂石塔,塔共分七層,根據佛教裡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建,取一個比較吉祥的數字,古人有詩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所以說“登臨萬葉塔,能盡攬紅葉谷風情,登上塔頂能把這裡的各個景點盡收眼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