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義鄉

集義鄉

山西省清徐縣集義鄉,地處清徐縣最東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水源豐富,土地肥沃,大氣環境優良,是清徐縣碧水藍天無污染的一方淨土。全鄉轄20個行政村,面積56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人,耕地5.6萬畝。集義鄉是清徐縣的農業大鄉,太原市的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區,山西省放心菜示範園區。

基本信息

特色產業

集義鄉集義鄉領導講話
集義鄉立足農業,以水為優勢,菜為強項,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線,開發經濟成長點項目,發展六大無公害食品加工企業;以十個農業部認證品牌為基礎,全力打響無公害品牌優勢和一條龍服務戰略優勢,慶晉隆食品有限公司、清都實業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取得長足發展,其產品遠銷日本、西歐等國家和地區。

自然地理

該鄉土地肥沃,適宜小麥玉米豆類和瓜果蔬菜作物種植,以井灌為主,河澆為輔,有抽水站一座,可滿足農業灌溉。集義鄉交通便利,清東清西兩條縣級主幹公路橫穿該鄉中、北部,向東西僅10公里與107、108國道相接。

農業生產

該鄉立足農業,以水為優勢,菜為強項,建有省級3000畝高標準節水示範區,4000畝優質商品糧基地,10000畝蘆筍基地,20000間高標準節能溫室,蔬菜種植面積達3100畝。企業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其產品蘆筍罐頭、色拉油乳品陳醋等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的聲譽。

集義鄉地處清徐縣最東端,轄20個行政村,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2.6萬,耕地5.6萬畝。經濟以農業為主,是太

集義鄉集義鄉
原市“兩高一優”農業示範區,綠色食品加工小區。

該鄉土地肥沃,適宜小麥、玉米、豆類和瓜果蔬菜作物種植,以井灌為主,河澆為輔,有抽水站一座,可滿足農業灌溉。集義鄉交通便利,清東清西兩條縣級主幹公路橫穿該鄉中、北部,向東西僅10公里與107、108國道相接。

該鄉回響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充分發揮農業優勢,以市場為導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為龍頭,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建立以綠色產品為主的“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大力推進菜、筍、葡、藥和養殖業的發展,實現南部菜、筍、藥,北部糧、果、牧,兩路(清東、清西)沿線生態園的布局,創建生態農業示範鄉。

無公害蔬菜

清徐縣集義鄉根據市場的變化和民眾生活的需要,緊緊圍繞無公害蔬菜做文章,使無公害蔬菜成為全鄉農民致富

集義鄉集義鄉
的主導產業。

在集義鄉蔬菜種植戶張保林的大棚里,棚里放著一本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裡面詳細記錄了張保林種植的黃瓜從育苗到掛果各個時期施肥、澆水、打藥的記錄。集義鄉蔬菜種植面積較大,但由於缺乏科學管理和市場信息,銷路較差,從去年以來他們根據市場需求在全鄉推廣無公害蔬菜的種植,加強科學管理、技術指導,使西葫蘆黃瓜西紅柿等8個品種通過無公害蔬菜認證,黃瓜還獲得農業部認證的中國無公害農產品標誌

無公害蔬菜不僅獲得了市場的青睞,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農民種菜建棚的積極性有增無減,集義鄉已培育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4個,建成無公害蔬菜大棚8000間,5000多戶農民靠種菜走上了致富路。

清徐縣政協組織部分農業、科技界政協委員視察集義鄉無公害蔬菜發展情況。縣政協主席楊拴保、副主席閻忠信趙宗虎王獻國、秘書長武志勇及縣農業現代辦主任竇躍平、各鄉鎮政協聯絡組組長一同參加了視察。
集義鄉位於清徐縣東部,因其大氣環境好、水源豐富、水質優良而為無公害蔬菜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集義鄉黨委、政府從農民實際利益出發,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使該鄉成為山西省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在清徐縣的新農村建設中作出了表率。

委員們先後視察了大常村大田蔬菜、集義村溫室蔬菜種植情況、慶晉龍食品有限公司及清豐農莊。在集義鄉政府

集義鄉集義鄉
會議室,鄉長陳俊峰向各位委員詳細介紹了集義鄉無公害蔬菜發展情況及下一步計畫,委員們就視察情況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認為,集義鄉無公害蔬菜發展迅速,成效喜人。但仍存在許多制約因素,今後應努力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及農業投資體系,進一步提升產業化水平,在品牌戰略上多做文章,形成種植、加工、儲存的一條龍服務,切實為集義鄉農民謀福利。

最後,楊主席作總結髮言。他說:在座的委員們都是農業、科技界的專家,大家為集義鄉無公害蔬菜的發展提出了高質量的建議。在此,也提幾點希望:一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經營應向科技化、社會化、公司化發展;二是加工儲藏應向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三是從生產需要出發,從旅遊農業、觀光農業出發,在生產環境方面要做到清潔化、園林化、規範化。

生態游

集義鄉集義鄉開展生態游
清徐縣集義鄉根據自己農業大鄉的產業特色,首次推出了生態農業旅遊,讓人們在豐收季節充分體驗農家收穫的快樂。

清徐縣集義鄉依託傳統蔬菜種植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已經成為山西省蔬菜主產區和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今年,集義鄉整合當地生態農業資源,選擇在已經初具規模的史家社村村北清豐農莊啟動生態游。農耕文化長廊、無公害菜園、四季果園、戰地野營等活動區,不僅有農諺介紹、二十四節氣知識,還介紹了清徐的農耕歷史和民俗文化。

行政區劃

大常村西遼西村溫李青村良隆村東楚王村史家社村集義村橙橋村楊李青村王坊村勒村中遼西村東遼西村賈村堡村小王村姚家堡村代李青村西賈村東賈村桃園堡村西青堆村成子村撥奎村北社村東南社村南青堆村新堡村東青堆村喬武村柳社村集義村莊村

相關信息

(1)集義鄉從三個方面抓反腐敗工作

集義鄉集義鄉

集義鄉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中紀委六次全會精神,狠抓全鄉反腐敗工作,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搞創新、求實效,堅持懲治腐敗和預防腐敗要兩手抓,形成反腐敗工作人人、人人管的好局面;二是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完善制度,規範程式,加強機關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學習黨章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從源頭治理腐敗問題;三強化效能監督,提高反腐效果,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提高反腐敗工作能力。

(2)集義鄉農合組織助菜農一條龍產供銷

2007年12月初,剛剛建起不到10天的集義蔬菜網就為菜農聯繫到一筆“大買賣”:來自河北、山東等地的七八家企業從網上購買該地的紅辣椒“一都紅”幾十噸,一下子解決了當時辣椒難賣的問題。菜農老張高興地說:“去年辣椒賣的好,07年就都種了辣椒,沒想到收得太多,賣不出去了。多虧政府幫我們找銷路,要不我們白辛苦一年。”

集義鄉崛起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蘆筍和辣椒不僅成為市民盤中餐還遠銷國內外。該鄉充分發揮天藍水清土地淨的生態優勢,建成省級3000畝高標準節水示範區,蔬菜種植面積達4.1萬畝,使無公害蔬菜種植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2007年全鄉蔬菜收入1.5億元,占農業收入的75%;菜農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

集義鄉無公害蔬菜產量高但銷路不暢,為了讓集義鄉的蔬菜走出去,解決以往農民賣菜難、拿不回錢的困擾,該鄉成立了農業合作社組織,他們的成員有研究生公司老總和蔬菜種植大戶等;同時還建立了全縣第一家蔬菜網站,搭起外界了解集義無公害蔬菜的信息平台。2007年訂單蔬菜就達10萬噸,帶動基地4萬畝,農戶5千餘戶,形成了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產品遠銷晉東南、山東、江蘇、廣東等地,並出口日本和東南亞,打響了“集義”無公害蔬菜品牌。綠恆常蔬菜有限公司生產的保鮮菜在我市周邊地區十分暢銷,2007年1月5日,該公司接到孝義某企業的一筆訂單,一次性定購7000餘箱蔬菜,總價值近70萬元。慶晉龍蔬菜公司積極開展淨菜加工業,生產的蘆筍都擺上了日本餐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