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異錄》

《清異錄》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異錄》,是他雜采隋唐至五代典故所寫的一部隨筆集。書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個門類,共有648條有關內容。保存了中國文化史和社會史方面的很多重要史料,書中一半以上的條目分別被《辭源》和《漢語大詞典》採錄。該書宋本已經不存,而傳世各種版本甚多,內容文字差別頗大。現在的通行本是在元代孫道明的映雪齋殘抄本和明代《說郛》抄本基礎上形成的。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清異錄》 《清異錄》

北宋陶穀(903-970)撰。陶穀字秀實,邠州新平(今陝西彬縣)人。本姓唐,因避後晉高祖諱而改姓陶。陶谷父唐渙,領夷州刺史,唐季之亂,為邠帥楊崇本所害。當時陶谷尚幼,隨母柳氏嫁至楊崇本家。 陶谷十餘歲時文章就寫得很不錯。後晉時起家校書郎、單州軍事判官。曾寫信給宰相李崧,李崧甚重其文。時和凝亦為相,同奏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改監察御史,分司西京,遷虞部員外郎、知制誥。後晉天福九年(943),加倉部郎中。後周顯德三年(956),遷兵部侍郎,加承旨。顯德六年,加吏部侍郎。宋初,轉禮部尚書,依前翰林承旨。北宋乾德二年(964),判吏部銓兼知貢舉。再為南郊禮儀使。累加刑部、戶部二尚書。開寶三年(970),卒,年六十八,贈尚書右僕射。善於隸書。著有《清異錄》等。

陶穀以文章聞名於世,博學多識,無書不觀,善書畫,並精通禮制,擅長曆象之學。但為人多忌好名,常非毀他人,為時人所薄。 

主要內容

《清異錄》是一部筆記,它借鑑類書的形式,分為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么麽、釋族、仙宗、草、木、花、果、蔬、藥、禽、獸、蟲、魚、肢體、作用、居室、衣服、粧飾、陳設、器具、文用、武器、酒漿、茗荈饌羞、薰燎、喪葬、鬼、神、妖,共37門,每門若干條,共661條。 此書多記唐、五代時人稱呼當時人、事、物的新奇名稱,每一名稱列為一條,而於其下記此名稱之來歷。這些名稱大多新穎奇特,許多還含有戲謔的意味。

作品價值

本書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典故、詞語方面。此書所記的新奇名稱因後代詞人墨客的引用而成為典故,有些成為了漢語辭彙的一部分。如《人事門·手民》:“木匠總號運斤之藝,又曰‘手民’、‘手貨’。”今天稱雕版工人為“手民”即由此而來。據統計,《辭源》據《清異錄》立目引文,或僅引作書證的,約占《清異錄》全書條目的三分之一。《漢語大詞典》所引則高達二分之一。 其次是本書保留了社會史、文化史方面的大量材料,其中尤以飲食、烹飪方面的材料為豐富,約占全書條目的三分之一。比如茗荈門的內容,在明代就已引起人們的重視,被單獨抽出收入專科叢書《茶書前集》。 1985年,李益民等將本書果、蔬、禽、獸、魚、酒漿、茗荈、饌羞等八門點校注釋,作為《中國烹飪古籍叢刊》之一出版。 這都說明了本書在飲食、烹飪史方面的價值。本書在記載名物服飾、科技工藝、民俗民情等方面的價值可參閱前引張子才《陶穀的〈清異錄〉》一文。

寫作特點

《清異錄》 《清異錄》

《清異錄》匯錄了特定歷史時期事物的異名新說以及逸聞瑣事,還有對特定歷史時期名物服飾的考證。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民俗民情。選目清奇風趣,讀後可以博聞增知,解頤騁懷。書名大概即寓意於此。語言簡潔幽默,又暗含警語。每節少則二三十字,多則數十字,廖廖數言,即勾畫出對象的特點,又常冠以各種貼切頭銜。比如:
    “水晶人”為何物”?陶轂指的竟是我們常吃的蝦!在《水晶人》中他寫道,有幾位朋友坐在一起吃蝦蟹,談到唐代一位士人被風吹到長須國,娶了位蝦女。在座的謝謙沖說:“蝦女婿有何不好?白色衫里個水晶人。”讀了真讓人拍手叫絕!
此外,他還把鴿子稱為“插羽佳人”;把江瑤這種海鮮封為“玉桂仙君”;稱鰣魚以“珍曹必用郎中”,即製作珍貴食品的官署必用的郎中;稱石首魚為“新美舍人”;稱蜆為“表堅郎”。在酒漿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置之瓶中,酒也。酌於杯,注於腸,善惡喜怒交矣;禍福得失歧矣。倘夫性昏志亂,膽脹身狂,平日不敢為者為之,平日不敢言者言之,言騰煙焰,事墮阱機,是豈聖人賢人乎?一言蔽之曰:禍泉而已!”一句話概括:禍事的源泉!《清異錄》匯錄的逸聞瑣事很多稱為後來文學作品廣泛運用的典故。如《碧翁翁》:“晉出帝不善詩,時為徘諧語,詠天詩曰:高平上監碧翁翁。”“碧翁翁”指青天、天公。清梁章矩《浪跡叢談·喜雪唱和詩》:“試為舉頭應更喜,白漫漫作碧翁翁。”又有省作“碧翁”的。清陳維崧《渡江雲·欲雪》詞:“碧翁將試手,趁春未到,要放一城花。”又如“胭脂虎”:“朱氏女沉慘狡妒,嫁陸慎言為妻。慎言宰尉氏,政不在己,吏民語曰胭脂虎。”從此,胭脂虎用來指悍婦。《聊齋志異·江城》:“醉態益狂,榻上胭脂虎,亦並忘之。”清趙翼《石女歌》:“若論平日粗豪氣,也愁變作胭脂虎。” 

飲食文化

《清異錄》書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個門類,共有648條有關內容。其中和飲食有關的果、蔬、禽、獸、魚、酒、名(草頭名)、饌八個門類,共238條,占全書三分之一強。文字具有消遣取樂的幽默風格,從多方面反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史。書中記載隋代的《謝諷食經》、唐代韋巨源的《燒尾食單》,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兩代宮廷與官府筵席唯一較為齊全的食單。其他如:果、菜、禽、獸、魚等烹飪原料,有的寫其營養價值,有的談到烹調技法,都是研究烹飪技術發展的可貴資料。

作品介紹

清異錄

《清異錄》 《清異錄》

二卷( 浙江巡撫采進本)

宋陶穀撰。穀字秀實,邠州新平人。本唐彥謙之孫,避晉諱,改陶氏。仕晉為知制誥,倉部郎中。仕漢為給事中。仕周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仍原官,加戶部尚書。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皆採摭唐及五代新頴之語,分三十七門,各為標題,而注事實緣起於其下。陳振孫 《書錄解題》 以為不類宋初人語,胡應麟 《筆叢》嘗辨之。今案穀雖入宋,實五代舊人,當時文格不過如是,應麟所云良是。惟穀本北人,僅一使南唐,而花九品九命一條雲,張翊者世本長安,因亂南來,先主擢置上列。乃似江南人語,是則稍不可解耳。豈亦雜錄舊文,刪除未盡耶所?記諸事,如出一手。大抵即穀所造,亦《雲仙散錄》之流,而獨不偽造書名,故後人頗引為詞藻之用。樓鑰《攻媿集》有白醉軒詩,據其自序,亦引此書。則宋代名流即已用為故實。相沿既久,遂亦不可廢焉。

現存版本

1.《說郛》(百卷抄本)1卷本 

(1)明鈕氏世學樓抄本《說郛》本 

《清異錄》在此本《說郛》卷61,不分卷。卷首“清異錄”下題小字“二卷宋陶谷撰號金鑾否人”。此本抄寫較工整,但脫文較多,其抄脫文字多於張宗祥校本。但此本也有張氏校本所不及的優點。如么麽門“蟲使”、“腹兵”列為兩條,與今傳絕大多數本子相同,是正確的。而張氏校本誤將兩條合為一條。此本今藏國家圖書館。 

(2)阮氏文選樓舊藏明抄本《說郛》本 

《清異錄》在此本《說郛》卷61,不分卷。卷首“清異錄”下題小字“二卷宋陶谷號金鑾否人”。此本多有校改之處,頁眉有校語。未知何人所校。據校語特點可知,校者所據乃重編120卷本《說郛》本《清異錄》。此本今藏國家圖書館。 

(3)涵芬樓舊藏明抄本《說郛》本 

《清異錄》在此本《說郛》卷61,不分卷。卷首“清異錄”下題小字“二卷”。此本抄寫甚為潦草,錯字甚多,且多將前條之尾抄作後條之首,幾不可讀。此本即張宗祥校本所據六部明抄本之一。今藏國家圖書館。 

2.《說郛》(涵芬樓排印百卷本)1卷本 

《清異錄》在此本《說郛》卷61。192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出版。此本《說郛》系張宗祥先生據原北平圖書館藏隆慶、萬曆間殘抄本、傅氏雙鑒樓藏明抄本三種(弘農楊氏本、弘治十八年抄本、吳寬叢書堂抄本)、涵芬樓藏明殘抄本、瑞安孫氏玉海樓藏明殘抄本等六種明抄本校理而成。張氏此本校正了書中大量訛字,比通行的菉竹堂本系統的本子少了許多訛誤。但此本自陳設門以下較菉竹堂本缺文甚多。

3.菉竹堂刊2卷本 

孤本《清異錄》 孤本《清異錄》

(1)鐵琴銅劍樓舊藏明葉氏菉竹堂刊本 

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17著錄。此本2卷,2冊,半頁10行,行18字,白口,四周單邊。卷首有俞允文序、王鳳洲來翰及葉恭煥序。有“古里瞿氏記”、“鐵琴銅劍樓”、“范潛和印”等印記。卷前頁題“乾隆乙未季冬得。武□記”。卷2末題“隆慶六年壬申葉氏菉竹堂繡梓印行”。此本卷2第23頁脫去。今藏國家圖書館。 

(2)陶氏涉園舊藏明葉氏菉竹堂刊本 

此本4冊。無俞允文序、王鳳洲來翰及葉恭煥序。卷2最末兩頁脫去,配補。卷首有“胡槑(引者按,即‘鐵梅’)家藏書”、“陽湖陶氏涉園所有書籍之記”、“四明張氏約園藏書之印”等印記。此本先為胡鐵梅所得,後流入陶湘涉園。陶氏涉園書散出時,為張壽鏞購得,張氏約園之書後由其子女捐北京圖書館。今藏國家圖書館。 

(3)朱氏結一廬舊藏葉氏菉竹堂刊本 

朱學勤《結一廬書目》舊版、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卷14、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卷9、王重民《中國善本書目提要》雜家類雜考均著錄 。此本4冊。卷首有俞允文序、王鳳洲來翰,無葉恭煥序。此本末頁(卷2第74頁)脫去後半頁。卷內有“結一廬藏書印”、“復廬贅婣滬上所得”、“南陵徐乃昌校勘經籍記”、“積余秘笈識者寶之”、“乃昌校讀”等印記,則此書先歸朱學勤結一廬,後為徐乃昌積學齋所得。今藏國家圖書館。 

4.明陶元柱脩群館刊2卷本 

此本當據菉竹堂本重刻。杜信孚纂輯《明代版刻綜錄》著錄此本,雲“明萬曆陶元柱脩群館刊” 。此本分上下兩卷,半頁10行、行20字,四周單邊。無序跋。卷上首題“明松陵陶元柱校”、末題“元柱校於白門客舍”,卷下末題“元柱校於脩群館中”。卷內有“春草閒房”、“曾居無悔齋中”、“紅豆書屋”、“池北書庫收藏”、“無悔齋藏”、“惠棟之印”、“定宇”、“無悔齋校書記”等印記,則此書先歸金俊明春草閒房,後分別為王士禛池北書庫、惠棟紅豆書屋、趙元方無悔齋所收藏,趙氏書多捐北京圖書館。今藏國家圖書館。 

5.《寶顏堂秘笈》4卷本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15、張之洞《書目答問》卷3、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卷14、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2冊卷11上均著錄。明末陳繼儒(1568-1649)輯叢書《寶顏堂秘笈》,收《清異錄》於此叢書《匯秘笈》部分中。此本當據菉竹堂本重刻,唯分為4卷,不同於菉竹堂本2卷。此本半頁9行、行19字,四周單邊。卷首有俞允文序、王鳳洲來翰,無葉恭煥序。《寶顏堂秘笈》有明繡水沈氏刻本、清初重修本、1922年上海文明書局石印本,故此本今多有流傳。《叢書集成初編》曾影印此本《清異錄》,使此本流傳更廣。只是《叢書集成初編》所據底本不佳,獸名門、酒漿門有數頁殘缺。 

6.《說郛》(120卷本)1卷本 

丁仁《八千卷樓書目》卷14、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卷14、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2冊卷11上均著錄。《清異錄》在此本卷120。此本4卷,半頁9行、行20字。此本於內容刪削甚多。原書條目661條,此本僅收400條,刪去261條。且其所收條目內容亦多有刪削。如女行門“黑心符”條,原文1100多字,此本僅30餘字。120卷本《說郛》有明末刻本、清初重修本、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刻本,故此本今亦多有流傳。 

7.《唐宋叢書》1卷本 

《奕慶藏書樓書目》卷5、丁仁《八千卷樓書目》卷14、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卷十四、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2冊卷11上均著錄。此本分卷、行款、斷板情況全同120卷本《說郛》本,故二者所據當為同一板片。傅增湘云:“明人有書帕本,往往刷印此書(一百二十卷本《說郛》)數十種,即稱某叢書,余嘗見《唐宋叢書》即是也。” 昌彼得亦曾指出這一點。 此可見明人刻書之習。 

8.康熙陳世修潄六閣刻2卷本 

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卷99、沈德壽《抱經樓藏書志》卷48、楊紹和《海源閣書目》小說家類瑣記之屬、丁仁《八千卷樓書目》卷14、張之洞《書目答問》卷3、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卷14、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2冊卷11上、羅振常《善本書所見錄》卷3、鄭振鐸《西諦書目》小說家瑣記之屬均著錄。此本出於菉竹堂本 。此本與《表異錄》合刻,分上下2卷,半頁11行、行20字,左右雙邊。卷首有陳世修序,序末署“古鹽官陳世修勉之氏追涼潄六閣下漫識”。《表異錄序》末署“康熙戊子冬鹽官陳世修”。此本寫刻甚精。傳世本尚多,而且已經在古籍拍賣市場出現。 

(1)傅增湘校跋潄六閣本 

此本4冊,傅增湘據明抄《說郛》本校陳氏潄六閣本。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雲“《清異錄》不分卷,明弘治十三年 鈔《說郛》本,在卷六十一。余藏。余曾據以校康熙陳氏刊本”。 此本卷末有傅氏跋語:“明寫本《說郛》六十一卷收此書,取校此刻,殊多異字。自十月下旬校起,垂一月方畢。人事紛雜作,輟作不常,良用為愧。丁巳十一月廿六日增湘記。”按,傅氏所據之《說郛》即張宗祥校本《說郛》所用底本之一,故其校語多與張宗祥校本《說郛》本(即涵芬樓排印百卷本《說郛》本)相合。此本今藏國家圖書館。 

(2)最宜草堂重印本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67著錄。此本據潄六閣本原版重印。《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著錄為“清康熙間陳世修潄六閣刻乾隆間最宜草堂印本” 。今檢此本全同潄六閣本,唯避至“歷”字,所避乃挖改,故有不及改者。今傳世本尚多,也已經在古籍拍賣市場出現。 

9.《四庫全書》2卷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43著錄:“《清異錄》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則其底本乃浙撫采進本。當時浙江巡撫為三寶,由他署名的《浙江採集遺書總錄》己集說家類總類著錄:“《清異錄》六卷刊本。右陶谷輯,多摘采雋語異聞,凡分門三十有九。” 

10.光緒陳啟元庸閒齋刻2卷本 

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2冊卷11上著錄。此本據潄六閣本翻刻,分卷、行款全同潄六閣本。卷前題“光緒乙亥冬十月陳氏庸閒齋重刊”。卷首有陳世修序。 

11.《惜陰軒叢書》2卷本 

丁仁《八千卷樓書目》卷14、張之洞《書目答問》卷3、邵懿辰、邵章《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卷14、李盛鐸《木犀軒藏書目錄》午冊、傅增湘《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2冊卷11上均著錄。道光間李錫齡輯《惜陰軒叢書》,收《清異錄》,分上下2卷,2冊,半頁10行、行22字,四周單邊。卷首有俞允文序,無王鳳洲來翰及葉恭煥序。卷首題“三原李錫齡孟熙校勘”。此本亦據菉竹堂本重刻 。《惜陰軒叢書》有道光間宏道書院刻本、光緒間長沙重刻本,故今傳世本尚多。 

12.現代點校本 

(1)《宋元筆記小說大觀》標點本 

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宋元筆記小說大觀》第1冊收《清異錄》。此本據四庫本標點,據其前言,曾以《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寶顏堂秘笈》本參校,無校勘記,又未參校涵芬樓排印《說郛》本,故訛誤處尚多。 

(2)《全宋筆記》點校本 

2003年,大象出版社排印出版《全宋筆記》第一編之二收《清異錄》。此本以菉竹堂本為底本,校以四庫本、涵芬樓排印《說郛》本及120卷《說郛》本,於各頁頁眉出校勘記。此本校正了菉竹堂本的不少錯誤,較善,唯於吸收涵芬樓排印《說郛》本優點時稍嫌保守。

作品出處

---出《四庫總目提要》

宋元筆記小說

“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國典、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滿目,真是萬象包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