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清話》

《道山清話》

《道山清話》,小說,一卷,屬清代內府藏本。《道山清話》·一卷(內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道山清話》·一卷(內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

道山清話道山清話

李常為言官,言王安石理財不由仁義,且言安石遂非喜勝,日與其徒呂惠卿等陰籌竊計,思以口舌以文厥過,以公論同乎流俗,以憂國為震驚朕師,以百姓愁嘆為出自兼併之言,以卿士僉議為生乎怨嫉之口,而又妄取經據傳會其說,且言理財用而不由仁與義,不上匱則下窮矣。臣自知朝夕蒙戮,不憚開垂閉之口,吐將腐之舌,為陛下反覆道之。凡數千言。上覽之,驚嘆再三,撫諭曰:“不意班行中乃有卿也,從前無臣僚說得如此分明,待便為施行。”明日,安石登對,神宗正色視安石:“昨覽李常奏,豈不誤他百姓?”安石垂笏低手,作怠慢之狀,笑而不對。神宗愈怒,遂再問之,安石略陳數語,人不聞安石所言何事,但見上連點頭曰:“極是,極是。”常之奏竟不見降出。常後對人言,不知安石有甚狐媚厭倒之術。

《說郛》摘其數條刻之,題曰宋王暐。案書末有暐跋語云,先大父國史在館閣最久,多識前輩,嘗以聞見著《館秘錄》、《曝書記》並此書為三。仍歲兵火,散失不存。近方得此書於南豐曾仲存家,因手抄藏,示子孫。後題建炎四年庚戌,孫朝奉大夫主管亳州明道宮,賜紫金魚袋暐書。則撰此書者乃暐之祖,非暐也。周煇《清波雜誌》稱成都富春坊火詩,乃洛中名德之後,號道山公子者所作,亦不言其姓氏。書中記元祐五年其父為賀遼國正旦使,論范純仁、呂公著事,歸奏哲宗。哲宗命寄書純仁。後純仁再相,哲宗問曾見李某書否。則撰此書者李姓,非王姓也。然考李燾《通鑑長編》,是年八月庚戌,命吏部郎中蘇注、戶部郎中劉昱為正旦使,供備庫使郭宗顏、西京左藏庫副使畢可濟副之。後郭宗顏病,改遣西頭供奉官閤門陸孝立,無李姓者在其間。而所稱去年范純仁出守潁昌,呂公著卒於位事。考二人本傳,實均在元祐四年。則五年字又不誤,不審其何故也,或蘇字劉字傳寫訛為李歟。所記終於崇寧五年,則成書當在徽宗時。書中頗詆王安石之奸,於伊川程子及劉摯亦不甚滿。惟記蘇、黃、晁、張交際議論特詳。其為蜀黨中人,固灼然可見矣。其書皆記當代雜事。王士禎《居易錄》嘗譏其誤以兩張先為一,今考《歐陽修集》張子野墓志銘,《蘇軾集》張子野詩集跋及定風波引,士禎之說信然。又所記陳彭年對真宗墨智墨允出春秋少陽事,稱上令秘閣取此書,既至彭年令於第幾版尋檢,果得之云云,其說頗誣。案《春秋·少陽篇》,隋、唐志已不著錄,彭年安得見之?宋秘閣又何自有之。今考皇侃《論語疏》、陸德明《經典釋文》、邢昺《論語疏》皆引春秋少陽此條,其時尚未有昺疏,彭年所舉,非陸氏書,則皇氏書耳。是則傳聞者失實,此書因而誤載也。

宋元筆記小說

“筆記小說”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寫的志怪、傳奇、雜錄、瑣聞、傳記、隨筆之類的著作,內容廣泛駁雜,舉凡天文地理、朝章國典、草木蟲魚、風俗民情、學術考證、鬼怪神仙、艷情傳奇、笑話奇談、逸事瑣聞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滿目,真是萬象包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