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煇

周煇(1126—1198) 南宋學者、藏書家。字昭禮, 周邦彥之子, 錢塘人。 南宋紹興年間曾應試 博學鴻詞科,後來曾到 金國,晚年隱居錢塘 清波門。著有《 清波雜誌》十二卷,為筆記體著作,內容多為宋人雜事,於宋代官制有一定史料價值。還著有《清波別志》三卷和《北轅錄》一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隱居多年,不願為仕,以藏書為事,父子以師友相稱,當世名公卿多折節下之,亦簡亢自高,不予報謝。家有藏書數萬卷,並樂於為他人借閱,他曾寫有《借書》一文,間接地批評了古代藏書家“借書不孝”的藏書觀點,說“借書一瓻,還書一瓻,後訛為痴,殊失忠厚氣象”。 反對古代藏書家“鬻及借人為不孝”的思想:“鬻為不孝,可也,借為不孝,過矣”。他提出藏書是為致用而藏,“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書,唯恐子弟不讀,讀無所成,猶勝腐爛篋笥”。並告誡子孫首要讀其所藏之書,再要世守家藏圖書。

著作

著有《清波雜誌》十二卷,為筆記體著作,內容多為宋人雜事,於宋代官制有一定史料價值。還著有《清波別志》三卷和《北轅錄》一卷。

失調名

和人春詞

簾試約東君,問花信風來第幾番。

又和人蠟梅詞

生怕凍損蜂房,膽瓶湯浸,且與溫存著。

周煇在《清波雜誌》中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清波雜誌》是研究宋代歷史、社會、思想和文化的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