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癧湯

消癧湯,主要用於治療男性乳房異常發育症。

【方名】

消癧

【處方】

柴胡(10g)、制香附(10g)、橘葉、核(各15g)、生牡蠣(30g)浙貝母(10g)、山慈姑(15g)、三棱(10g)、莪術(10g)、炮山甲(15g)、仙靈脾(15g)、巴戟(15g)當歸(10g)。

【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15日為1療程。外用消癧散:山慈姑、芒硝、黃藥子、生半夏各10g研極細末,用黃酒調敷患處,外用紗布敷蓋,每日1次。加減變化:腫塊較硬者加桃仁、紅花、赤芍;氣滯疼痛甚者加玄胡、川楝子、鬱金;痰濕明顯者加陳膽星、白芥子;腎陰虛者加菟絲子、山萸肉、熟地;腎陽虛者加仙茅、肉蓯蓉。

【按】

根據祖國醫學乳頭屬肝、乳房屬腎,男子以氣為主的理論,消癧湯採用疏肝益腎、化痰散結的藥物組方。方中以柴胡、香附、橘葉核疏肝理氣、消核止痛;牡蠣、山慈姑、浙貝母化痰軟堅;當歸、三棱、莪術、炮山甲活血逐瘀;巴戟、仙靈脾益腎壯陽。在內服中藥的同時外敷消癧散能直接作用於腫塊,具有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治療效果,內外合治,療效更為明顯。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