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乳岩丸

消乳岩丸每服2-3錢,早、晚食後送下。用於清肝解郁,化瘀消岩;乳岩。

正文

消乳岩丸

來源

《瘍醫大全》卷二十。

組成

夏枯草 蒲公英各120克 金銀花 漏蘆各60克 山茨菇 雄鼠糞(兩頭尖) 川貝母(去心) 連翹 金橘葉 白芷 甘菊花 沒藥(去油) 瓜蔞仁 乳香(去油) 茜草根 甘草 廣陳皮 紫花地丁各45克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早晚食後用溫開水送下6~9克。一方去瓜蔞仁,加天花粉、桔梗、廣膠,用夏枯草熬膏為丸,

功用

清肝解郁,化瘀消岩。

主治

乳岩。

禁忌

服藥期間,戒氣惱。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