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水方

該藥方出自《江蘇中醫雜誌》。可以治療宣透滲濕,調氣開郁。

基本信息

辨證

風熱挾濕,遏阻清竅。

治法

宣透滲濕,調氣開郁。

方名

消水方。

組成

麻黃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遠志10克,木通10克,防風7克,防己7克,蟬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閉目捏鼻鼓氣10餘次。又以兩手掌磨擦至發熱時分掩兩耳門,一按一松20次左右。每日2次。

出處

江蘇中醫雜誌》。分類:中藥疾病:肝硬化、腹水。

用藥目的

治療劑型:湯劑
療效評價標準: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癒:腹水(經B超證實)及全身症狀緩解或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好轉:腹水及全身症狀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有改善;未愈:腹水未見減輕,其它症狀及肝功能無改善或惡化。

用法用量

對照組臥床休息,予清淡易消化、高營養飲食;輸注人血白蛋白l0~20g/l~2d,或與輸血漿200~400ml/1~2d交替使用;嚴重低鈉血症時適當補充高滲氯化鈉,血鈉<125mmol/L時,每日水攝人量應在lO00ml以內;口服安體舒通120~240mg/d。速尿40~80mg/d,分2次給藥;腹腔內注射速尿和多巴胺各20~40mg/d;隔日放腹水,每次2000~3000ml;注意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對症處理及防治併發症。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自擬消水方:桃仁15g,炮穿山甲(先煎),制鱉甲。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